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在晚期肿瘤淋巴结转移中的疗效及对VEGF表达的影响观察*

2018-12-28 01:43李勇沈新颖孔健郭坚溪张彦舫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35期
关键词:毒副粒子导向

李勇 沈新颖 孔健 郭坚溪 张彦舫

淋巴结转移是恶性肿瘤最为常见的转移方式之一,其在晚期肿瘤中的发生率相对更高,而淋巴结转移的存在导致治疗难度的增加,并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对晚期肿瘤淋巴结转移患者进行治疗的需求较高。临床中近年来以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研究不断增多[1-2],但对疾病治疗的细致效果,包括临床疗效与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的研究仍相对不足,同时对复发转移指标VEGF表达的影响研究也十分不足。因此本研究就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在晚期肿瘤淋巴结转移中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于本院收治的晚期肿瘤淋巴结转移患者70例。纳入标准: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检查确定有淋巴结转移者;≤75岁者;对研究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合并多系统器官功能不全者;合并影响治疗依从性的情况,如精神病、认知障碍者;<20岁者;合并代谢性疾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进行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和对照组(进行药物灌注治疗),各35例。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本研究已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治疗方法 (1)对照组进行药物灌注治疗,首先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穿刺成功后将注射用顺铂(生产厂家: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23460;规格:10 mg×5支 /盒)20~4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500 mL中,注意氯化钠溶液加热至43℃,并将药液注入腹腔,患者变化体位,以保证药液在腹腔内有效分布,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4周。(2)观察组进行CT导向下125I粒子[生产厂家:上海欣科医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350;规格:3.7~222 MBq(0.1~6.0 mCi)]植入治疗,常规术前准备及制定治疗计划,在CT辅助下进行穿刺部位的确定,穿刺成功后进行125I粒子植入,间隔距离为1.0~1.5 cm,植入计划的粒子后进行CT检查,确定植入数量与部位,必要者进行补种,进行后期处理。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及血清VEGF(VEGF-A、VEGF-C及VEGF-D)表达水平。(1)疗效评价:参照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估,于治疗后12周进行评估,以肿大的淋巴结完全消失为完全缓解,缩小幅度在50%以上为部分缓解,缩小幅度在25%~49%为稳定,缩小幅度在25%以下或增大,出现新的病灶为进展[3]。总有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2)疼痛程度: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依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分值为0~10分,指导患者根据自身感受到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分值越高则疼痛越重,其中≤3分、4~6分、7~10分分别为轻度、中度、重度疼痛[4]。(3)血清VEGF检测方法: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采集两组静脉血标本进行离心处理,取血清进行VEGF相关指标中的VEGF-A、VEGF-C及VEGF-D等方面的检测,检测方式为ELISA法,进行定量检测,然后统计检测结果。(4)毒副反应主要包括白细胞及血小板降低、胃肠道反应等。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38~74岁,平均(61.2±8.9)岁;疾病种类:胃癌20例,结直肠癌10例,其他5例;转移淋巴结共39枚,直径≤2.0 cm者22枚,>2.0 cm者17枚。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9~73岁,平均(61.6±8.8)岁;疾病种类:胃癌21例,结直肠癌10例,其他4例;转移淋巴结共39枚,直径:≤2.0 cm者21枚,>2.0 cm者18枚。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51.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545,P=0.002),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 两组毒副反应比较 观察组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16,P=0.752);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Z=3.498,P<0.001),见表 3。

2.5 两组治疗前后的VEGF表达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VEGF-A、VEGF-C及VEGF-D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VEGF-A、VEGF-C及VEGF-D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2 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比较 例(%)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的VEGF表达水平比较[pg/mL,(x-±s)]

3 讨论

晚期肿瘤患者中较多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导致患者的治疗难度增加,预后变差,因此对晚期肿瘤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诊治研究多见,且仍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临床研究显示,本类患者的侵袭转移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较多患者的较多血液指标随之呈现明显波动,其中VEGF是表达水平显著提升的一类指标[5-6]。VEGF相关指标中的VEGF-A、VEGF-C及VEGF-D的血清表达水平即呈现显著升高的情况,与内皮细胞增殖等情况有关[7-8],是与肿瘤内外脉管生成等密切相关的指标,对肿瘤转移过程中的淋巴管生成等方面也有调节作用,因此对本类患者进行上述指标表达的监测意义较高,同时对其表达水平的控制也成为疗效评估的重点方面之一[9-10]。临床中近年来采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研究不断增多,其在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面均有较大的优势,其在晚期肿瘤淋巴结转移中的治疗研究可见的同时,对于患者VEGF表达的影响研究相对不足,且研究差异较大[11-13],因此对此方面的研究仍十分必要。

本研究就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在晚期肿瘤淋巴结转移中的疗效及对VEGF表达的影响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51.43%(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VEGF-A、VEGF-C及VEGF-D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可取性较高。分析原因,可能与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的治疗靶向精准及直接的肿瘤细胞杀灭作用有关[14-15],同时与125I粒子对遗传链条的干预作用有关[16-17],其对自由基与组织细胞损伤等作用直接,因此临床应用价值相对更高[18-19]。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在晚期肿瘤淋巴结转移中的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对VEGF表达的影响更为有效,在晚期肿瘤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毒副粒子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大剂量MTX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毒副反应分析
“偏向”不是好导向
基于膜计算粒子群优化的FastSLAM算法改进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Conduit necrosis following esophagectomy:An up-to-date literature review
改良式静脉水化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后的应用效果
局部晚期鼻咽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后卡培他滨节拍式辅助化疗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
胸苷酸合成酶变化与结直肠癌5-氟尿嘧啶化疗敏感性及毒副反应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