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泽(辽宁省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1913班 辽宁 沈阳 110000)
对每一位高中生而言“得语文者行天下”,语文学科受到国家的重视,高考分数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在语文课堂上常常忽视学生思想状况与人文知识的拓展,甚至会有人认为,语文课就是语文课,跟思想、人文价值有什么关系,由此可见对人文价值的探寻是多么的必要。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着重带领学生们夯实基础、分析课文、阅读理解。尤其是对古诗词及文言文的延伸仅限于书下注解及课外辅导教材。学生们也往往机械地进行背诵,且一切出发点即为得高分。从未思考过“我为什么学习”、“我在学习什么”等等,学生们被动学习的多,主动学习的少,更谈不上对人文价值的理解与掌握,从而导致思想深处对学习的厌烦。
语文学科关联广泛,影响学生们的认知、思维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它还具有一个隐性特征,那就是对人文价值观的形成与培育。然而这一点往往不被教师及学生们所重视,这就导致了在追求语文高分的同时忽略了对其深度的挖掘和宽度的领悟,局限于够用就行的状态。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里,关注人的自由、社会的平等、自然的和谐,以人为本,天地融合是最高的理想境界。那么对人的文化、精神、伦理等方面的完美探究,则是一生甚至是世代相传的执着追求。在西方社会也充满着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热爱,这是全世界人民共通的语言,与大自然和谐共存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现代人文价值涉及宽广,远比《易·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礼乐教化要广义的多。对高中生而言,人文价值观的形成更有助于个体的成人、成才。用道德来约束行为,用礼仪来指导相互的交往,用勇往直前来面对困难,用自信来走向远方,用感恩回报社会等,环绕在高中生身边的不再是无感的词汇,而是赋予传统人文文化内涵的灵动生命,足以影响高中生的一生。
3.1加强语文课堂人文文化环境建设,营造人文价值氛围。利用名言警句等大力丰富国学内容,为高中生提供良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环境,充分利用班级文化专栏,让学生们在耳濡目染中获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3.2高中生们每天两点一线,过着披星戴月的生活。“书中自有黄金屋”要有目的地在语文教材中去汲取、去储备。目前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汇集了优秀的古诗词及文言文,高中生们可以从兴趣出发,切入一个点,用大量的课外资料去补充,达到领会贯通的目的。
3.3高中生在语文课堂上,要积极发言,开动脑筋。主动契合自身特点,与日常生活相融合,在与同学的交往,与老师、长辈的交流,在为同学服务等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整体人文素养。从看不懂、不愿学到理解和提升,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这种能量的转化需要大量的人文知识来匹配。
3.4倡导高中生在语文课堂上,应该积极拓展课本上的人文知识。从而将知识点转化成动力,转变成人文精神,辐射到思想、言行上来,通过言传身教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不要以为人文价值与已无关,是不切合实际的东西,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影响是对高中生最大的帮助。
3.5高中生在语文课堂上可以领略到大量的中华传统文化,应主动避免生搬硬套,为分而学。主动思考与当代社会价值的关系,从而形成肯定自我、懂得感恩、勤劳节俭、进取奋斗等传统美德。以宣传人文理想为理念,以提升自我为人生起点。
对高中生而言,语文课堂是最好的汲取人文价值的平台。在篇幅壮丽的文言文中可以体验到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培养学生们自强不息的、勤奋好学,助人为乐等优秀品质;在韵律优美的古诗词中,可以学习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提高学生们的审美与气度,充满对未来的追求与向往;在对一些古老节日的描述中,生活的一幕幕恍若在眼前,历史的长卷在我们手中传承与发扬。不难发现,原来在语文课堂上,在高中生身边存在着汲取人文价值的有利条件,但是需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用心灵去体会、用行动去转化。
谈到人文价值,有的人会认为就是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的有机整合,有的人会认为它不是科学,甚至有的人会认为它是不存在的。通过对人文价值理念的了解,告诉大家当代教育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学习,更主要是掌握学习的方法,个体的创造精神及对社会的责任感等等。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口中的科学,原本也是一种人文理想,并不是人文精神的对立面。当代教育资源丰富、信息量极大,科技手段飞速发展。人文价值的树立则对当代教育中存在的浮夸、舍本逐末等现象起到稳固根基的作用,对教育的良性发展功不可没。也足以见得对人文价值的重视是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当代教育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人文价值的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