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益飞(浙江省诸暨荣怀学校 浙江 绍兴 311800)
前言:高中生不仅要对语文等基础学科知识进行探索,也需要对信息技术的学科知识进行思考,以此提升他们运用信息技术的课程能力。但是结合学术研究发现教师对高中生讲解信息技术时存在学科教育重视度较低与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等问题,不能给学生营造高质量的课程教育。为此,教师必须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思考,制定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以此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这样能提升学科教育的先进性,增加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强化课堂教学的创新性。
1.1课程结构不科学。教师在对高中生实施学科教育时存在多种问题,不能提升学科教育的科学性,需对此内容进行思考。当前,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结构不科学的问题,制约学科教育的成效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教材内容存在不科学的问题,不能对学生讲解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也不能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1]。其次,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存在结构不科学的问题,不能对学生实施高水准的知识讲解。最后,教师所开展的教学评价存在不科学的现象,不能提升学科教育的科学性。
1.2学科教育重视度较低。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高中学校主要是思考怎样提升高考成绩,如何扩大学校的影响力。所以在安排课时的时候,主要将课时安排在英语、语文以及数学等课程,仅是将小部分的课时安排在信息技术上。这样就导致教师不关注课程教学,高中生也认为信息技术不是重要的课程,所以很少将关注力投放在信息技术的教育上。同时,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师也不愿意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手法,课程教育存在明显的边缘化,课程教育效率比较差。
1.3教学手段教单一。课程改革要求学科教师积极改变知识教育的方式,重视对学生进行学科能力的培养,积极运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开展知识教育。但是,信息技术教师在对高中生开展知识教育时,主要是依照教材内容实施知识教育,然后安排学生在某个课时中上机操作。这样的学科教育不能引导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深层面的思考,也不能对学生进行学科能力的培养[2]。同时,教师主要是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不能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实施知识教育,不能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1.4高中生未能在实践中实现学科能力的培养。学科教师在对学生实施信息技术知识教育时,主要是对学生讲解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不能给学生营造实践教学的平台,影响学科教育的成效性。信息技术的课时安排比重较少,教师很难在有限课时中讲解众多学科知识,更加无法给学生营造实践探索的平台。同时,受到教学设备以及资源的影响,教师不能给学生搭建上机操作的机会。这样就导致高中生未能在实践中实现学科能力的培养,必须要解决该教学问题。
2.1明确学科教育目的,增加学科教育重视度。首先,教师必须要革新学科教育的观念,重视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详细讲解教材知识,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对高中生实施创新性的知识教育。其次,教师应该认知对学生实施课程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3]。最后,教师也需要拓展学科教育的空间,运用发展眼光看待学科教育,让学生主动探索学科知识。
2.2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法实施知识教育。教师要想提升学科教育的成效性,就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法实施知识教育。第一,学科教师可以实施分层教学,让学生都参与到课程教育中。第二,教师可以开展翻转教学,提升学生在信息技术知识传输中的主体性,增加学科教育的创新性。第三,教师应该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思考,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第四,教师也需组织学生开展分组讨论,更好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2.3教师需重视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教师要想提升学科教育的成效性,就需要重视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教师必须对课程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给学生留下探索以及上机实践的时间,促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实现学科能力的培养。例如讲解Excel表格的时候,教师应该让学生上机操作,并进行分组比赛,看哪个小组可以最快计算完表格数据。这样就可以增加学生参与实践操作的主动性,也能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结论:教师对高中生讲解信息技术时存在学科教育重视度较低以及手段单一等问题,制约学科教育的成效性。正是因为教师对高中生讲解信息技术时存在多种问题,教师必须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思考,积极制定创新性的教学策略。教师应该明确学科教育目的,增加学科教育重视度,提升课程教育的科学性。同时,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法实施知识教育,提升学生在信息技术知识传输中的主体性。此外,学科教师需重视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