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霞(重庆市涪陵区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 408000)
关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现状,笔者提出,目前中职院校由于改革没有落实到实处,学生的技能和实力没有在改革中得到确实的提升,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已经进行了改革,但是其根源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2.1改革缺乏目标,缺乏及时性。首先讲改革目标不明确,许多中职院校的教师对改革计划、目标和内容不够重视,对所带班级和学生也不够了解,导致在课堂改革内容安排上抓不住重点,过多的依赖课本,为了改革而改革,课堂上仅是完成课本上的教学任务,缺乏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单一的进行零件加工的操作,忽略了各种其他技能的综合训练和培养。
2.2改革的重点仍然在理论知识层面,实践教学没有得到重视,专业的实用性不高。承接上一点,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上的缺乏,其根源在于学生缺乏应用和实践。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节的问题在改革中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原因在于,一是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教师往往采用先基础文化课,后专业基础课,目的是打好理论基础,再是专业课和实践为“三段式”的固定模式教学方法;二是学校资源和课时设置的局限,所以有时候最为重要的实践可能根本无法实现,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涉及的细节方面的要点,往往通过理论教学无法深刻理解和记忆,比如,工艺路线选择、刀具选择、切割用量设置、数控机床的维护和维修等专业技能,这些应用于实际工作的操作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
2.3改革中忽略了任课教师的重要性。现在中职学校的教师仍然擅长理论大于实践教学。随着近几年数控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引起了数控技术这方面的人才大量短缺,现在各个中职院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普遍存在缺乏“双师型”教师的问题,造成很多教师往往同时担任着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的教学的现状,但是大多数教师只是经过短时间的实际操作方面的培训,理论教学经验丰富,实践操作能力不强,改革中,这一问题并没有被重视,优秀的实践型老师仍是凤毛麟角。
2.4教学中的检查、评价以及等级的评定标准在改革中并未提及。我们都知道,在反应学生一段时间内努力程度和学习结果的时候,往往通过检查、考试、评定等方式,在学校有考试,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也有相应的等级证书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但是这些考试成绩和等级证书的“含金量”真的高吗?成绩和证书已经不是教师和学校衡量学生专业技能的唯一标准了,而且这些标准难以保证学生是否真正的掌握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1明确改革目标,及时更新和调整教学模式。首先充分了解教材内容,合理运用教材、整合教材,删繁就简,取其精华,根据其具体内容分成不同的模块进行教学。比如说,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在各个模块中,教师可以比较轻松的确立教学目标以及抓住教学重点,以便复习和整合,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增加学生和今后工作性质的接触。
3.2继续构建实用性教学体系,加强实践的改革路线。上文中提到的课本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强重视力度和改善要求,从根本上扭转传统的教学的思想,一步步改变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让数控技术应用去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不仅要帮助理解,更要填补理论上的空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和实践的思维。在构建新型教学框架的同时,还要优化实践流程,增加事件的课程频率,加强实践环节的考核评定。使学生能够合理运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保证专业素质得到根本上的提升,以符合企业、市场的需求。
3.3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上作出更大力度的支持和改革,引进更多专业教师。随着市场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教学改革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新的高要求,“双师型”教师更是供不应求,所以改革中需要着重培养或者引进既能讲理论知识又能进行实际操作的专业教师,一方面可以聘用企业的高级技师到学校解决“实践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针对学校的任职教师,组织其参与进修、培训、再教育等专业的学习过程,提高其综合教学素质,让他们的实践教学更加专业,另外院校可直接引进更多的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实行分工合作的方式完善教学目标,各司所长,保证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是必然趋势,在改革这条路也必然存在一些挫折和问题,所以,在理论知识教学,实践教学、教师的综合素质、评测标准等方面都要具备适合的改革流程和明确的改革目标,完善教学改革机制,逐步提高中职数控技术教学的质量,为企业及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