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海上部落的前世今生

2018-12-27 09:55陆金英金沙江
文史春秋 2018年8期
关键词:北海华侨家人

陆金英 金沙江

魅力侨港

在北海的北部湾畔,毗邻天下闻名的银滩,有一个占地面积1.1平方公里,人口1.73万人,充满魅力的海滨小镇——侨港镇。

这个陆地面积只有0.7平方公里,中国面积最小的城镇,昔日曾经是杂草丛生的一片荒滩之地,自当年成为全国最大的归难侨集中安置点以来,历经40年沧桑,今天的侨港镇,以一个崭新靓丽的滨海城镇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侨港人,这些在北部湾以从事渔业为生的疍家人的后裔,这些流浪他乡又返回祖国的华侨,在这片土地上,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启了栖居陆地、以艇为业的两栖幸福生活,用自己的智慧与勤劳书写出了一片新的天地、新的辉煌,彰显出海上部落这一古老族群生命的华彩。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侨港全镇共有各类渔船800多艘,总功率15000匹,其中大功率钢质渔船150艘,年捕捞量达10万吨以上,年水产品加工达8万吨,是广西最大的海产品深加工基地和北海市重要渔业生产基地。仅201 1年,农牧渔业总产值85001万元。华侨风情街、滨海风光、蛋家风情、越式餐饮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受到国内外游客的追捧与青睐。2017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002万元,比增13.7%;财政收入1354万元,比增11%:利用外资85万元,比增11.8%;内联引资2724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62768万元;人均纯收入6867元,比增12%。

当年华侨一路逃难带回来的600多艘破旧小艇的“家当”,现在已经发展为千多艘大船。风帆船变成机动船,小艇换成了大型灯光渔船、拖网渔船等,采用了现代化的渔业生产技术,侨港镇成为北海乃至广西的渔业重镇。侨港镇建镇初期仅有两家极小规模的工业企业,现在已发展到30多家,侨港半岛水产品加工区已成为北海市重要的水产品加工基地。

如今的侨港镇,街道宽阔,道路纵横交错:港口帆樯林立,百舸争流;海边别墅、公寓鳞次栉比;学校、公园、医院、敬老院、电影院、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样样不缺:各类商场、生意门市星罗棋布。

2009年1月,侨港镇被评为第二批“全国文明村镇”。2017年8月,侨港镇入选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同年,侨港镇电建渔港侨港海上部落被自治区住建厅等六部门列入第三批广西传统村落名单。

侨港镇95%以上为归侨侨眷,他们是号称“海上吉普赛人”的疍家族群的一支。他们依海而居,绕海而行,面海而旺。在历史的光影流年中,他们是从北海浪迹到异乡,又从异乡回归到北海的游子:他们是侨港镇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过去到今天的参与、亲历、见证者和体悟最深的人。

北海疍家人

北海三面临海,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具有天然的优良港口、辽阔的北部湾,以及与北部湾紧紧相连的南海,是海产丰富、自然生态优良的天然渔场。古代合浦郡曾是声名遐迩的“海上古丝绸之路”早期始发港,向南连接着东南亚乃至波斯湾地域诸国,朝北沟通着长江、黄河流域的广袤的内陆腹地,可谓商贾云集,市井兴隆。这些都为蛋家族群迁徙于北海繁衍生息提供了独特的先决条件和自然环境。

迁徙而来的蛋家人,在北海的外沙、地角、南、白虎头、高沙龙等地落脚生根。

外沙岛,狭长,东西走向,全长2.6公里,西宽( 130米)东窄(40米),面积25.1公顷。到清光绪末年,外沙岛已有居民200余户,约700人。他们的居所尽是傍岸邻水架设的棚户,竹瓦板壁,鳞次栉比,湫隘简陋,被称之为“疍家棚”。因为终年涉险,安危由天,所以休咎吉凶都托付给诸神灵。尤其虔诚地信奉“三婆婆”,即“天妃”海神。 “龙母” “关帝” “华光” “三皇”等,也在蛋家人虔拜之列。自清道光年至抗战前,渔船形制,有大型的“硇州密尾船”、中型的“打开尾船”和小型的“海南艇”。小艇在浅海作业,大、中船只到远海生产作业。多集中在北部湾西界毗邻越南的老鼠山、青鳞山和狗头山海面上捕捞。据有关部门统计,1949年,外沙岛的驳艇大约有400艘左右,以一艇一人计,业者则不下400人。

北海疍家人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勇敢和坚韧,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新生活,为北海历史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创造了北海的蛋家文化,创造了独属于北海的一段历史。

1930年代全面抗日战争期间,大量的日本军舰涌入北部湾海面,在北海实行大肆烧杀掠夺,封锁海面,使成千上万以渔为生的蛋家人民不聊生,性命难保。无奈,大批的蛋家人被迫背离家园,远走异乡,流浪去了越南的吉婆岛(婆湾岛)、姑苏群岛等海岸线畔,开启新的谋生之旅。

钟应伦和周胜林,就是在这些告别故土大海、在他乡大海上耕耘生活的人群中的典型代表。

钟应伦,祖籍广西,祖辈在北部湾海上捕鱼为生,为了逃离战乱,钟应伦的父亲乘坐小船,逃往越南的吉婆岛(婆湾)谋生。由于身上具有蛋家人那种面对大海的坚强、勇敢和勤劳以及出海的聪明智慧,三十出头的钟应伦,很快就被委以重任,成为婆湾仔合作社副主任。婆湾仔合作社相当于我国当时的公社,是越南全国渔业生产先进单位。由于工作出色,他多次受表彰,有一次他还去了越南首都河内领奖。

今已七旬的周勝林,祖辈在明清年间曾经在广东中山市的石歧一带沿海居住。为了寻求生计,周家的祖先周以尚带着子孙们乘着小木船,沿着海岸线由东至西一直漂流到北海,在东泰街下面的海滩搭起简易木棚扎居下来。当时在北海北岸海边的外沙、地角这两个地方已经居住了不少疍家人,他们大都从福建等地迁徙而来,逐渐形成了相对集中的蛋家人聚居区,世代繁衍并延续着蛋家人的生活习俗和风情文化。他父亲周德耀1918年出生于北海。在北海,他们一家主要以出海打鱼为主,同时在东泰街上经营渔具店。

旧时科技落后,蛋家人驾驶着小艇小船去打鱼,常年在海上与风浪搏斗,生存坏境十分险恶。周胜林家族在1930年代就遭遇过一次海难,造成很大的损失。后来日本军舰入侵北海封锁了整个海面,他们无法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一家人只好背井离乡,流落到越南一个叫吉婆岛的地方。当年流落到吉婆岛的基本都是蛋家人,大家有着共同的语言和风俗习惯,一起沿港湾搭起居住的简易木棚,从事打鱼、做小买卖等异乡的谋生生活。

周胜林是在越南出生的,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老三。1965年,他参加了吉婆当地的海燕渔业合作社,后来担任了当地渔业合作社领导成员.1976年被推荐到越南中央水产技术学校学习。不久,世事突变,打破了他对生活的美好愿景,等待他以及和他一样的蛋家族群的华侨们的命运需要一次重新的书写。

安置归国难侨

1970年代后期至1980年代初期,爆发印支难民潮,据联合国难民署的统计,先后逃出印支三国的难民,总数约达150万人。华侨华人首当其冲。1979年时有7000多人从越南回归祖国的归难侨需要在北海安置,他们大多是当年在北海沿海以海为生的蛋家人。

北海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有关“一视同仁,不予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安置方针,突破旧有的模式,把“分散安置”改为“集中安置”,把“改行安置”改为“归行安置”,并大胆实践“一社两制”模式,建立了以难侨渔民为主体的北海华侨渔业公社,积极组织归侨生产白救,并在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扶持,让回归的疍家人行政上融入地方、经济上融入市场、管理上融入社会,探索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的“陽光安置”之路。这在中国难侨安置史上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被联合国难民署誉为“难民安置工作取得完满成功的范例”。

至此,这一命运多舛、特殊的疍家族群,这些步履沉重、满身疲惫的归国游子,在故乡的土地上处处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和照顾。

从下船伊始的接待安置,到后来建渔港、住房、医院、学校等等,大规模的重建家园行动,祖国故乡的亲人们引领着蛋家游子一步步找到了归家的感觉,这是一条归乡安家之路、重新创业之路;这是一条充满了眼泪与汗水、悲情与豪情的寻根之路。

历史的时光回溯到1978年3月21日,第一批3只小渔船共载23人从海上来到北海口岸。4月以后继续增多,高潮时期一天就多达70艘渔船1800多人逃难回国。据不完全统计,至1979年12月底,从海上和陆地进入北海口岸办的华侨、华人难民超过7000人。他们在船上居住得十分拥挤,不少难侨露宿海滩、码头,或流落在街上。这一突如其来的状况,打破了北海市民正常宁静的生活。

这些归国难侨,数量众多,来势如潮,行业特殊,群体性强,流动性大,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极大关注,从而拉开了北海市接待安置难侨工作的序幕。1978年5月,北海市委、市政府遵照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指示,成立了北海市接待安置难侨领导小组,由时任市委副书记任组长,下设办公室,从市直机关有关单位抽调63名干部、职工以及医务人员作为骨干力量,直接参加到接待安置工作中。

为了稳定社会秩序,使难侨先有个柄身之所,搭建临时住房成了接待安置工作的当务之急。接待安置难侨领导小组在全市组织专业人员和部分难侨中的懂行人员一起动手,在海角路尾至地角港一带的马路两旁,以竹木、油毡纸搭建了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比较坚固的临时住房,共有1.4万多平方米,成为北海市安置难侨的临时安置点。临时安置点都安装了电话、自来水,安排了为难侨注射疫苗的医疗室。难侨入住后,接待站按规定每月发给每户木柴50公斤,每人每月发给大米15公斤、猪肉0.5公斤、鱼1.5公斤、食糖0.25公斤、肥皂1块;还根据每户人口情况,发放了衣服、棉被、蚊帐、生活用具等。归难侨安置工作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接下来,安置机构人员在积极做好中转难侨思想和实际共作的同时,抓紧研究制定留在北海难侨的安置具体实施方案。当时对归侨、难侨的安置去向存在很大分歧,主要是“上山下乡”还是“上船下海”之争。“上山下乡”就是要将这些归侨、难侨渔民分散安置到农场、林场。但是,一大的归难侨渔民态度明确,坚决不同意。他们认为,他们祖籍在北海,祖祖辈辈是从事捕鱼的蛋家渔民,说“咸水鱼放到淡水里养,肯定活不成的”,一致要求“上船下海”。经过各级有关部门的调查论证,1979年6月2日,国务院侨办和自治区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这些从越南逃难回国的华侨在北海就地安置。这一文件的下发,让这些疍家的后裔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落了地。文件确定为他们组建华侨渔业公社,并迅速配强配齐了公社领导班子。同时,根据当时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广大归国难侨的思想意愿组建的渔业公社,实行了以集体所有制为主,集体、个体两种所有制并举的体制。这一体制在中国难侨安置史上,实现了突破和创新,收到了十分良好的效果。

华侨渔业公社

华侨渔业公社成立后,摆在北海各级领导面前的紧迫任务,就是如何解决这些归国难侨安居乐业的问题。一个7000多人的公社,既要有住宅,又要有渔港:既要有学校,又要有医院。真可谓从零做起,百废待兴。

为了加快建设进度,很快成立了由当时北海市市长兼任指挥长的华侨渔业公社基(筹)建工程指挥部,并开始了高速工作运转。首先,他们为了选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公社地址,绞尽脑汁,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踏查和科学论证工作,思路既要立足于当前,又要着眼于长远。为此,指挥部领导多次邀请渔业、城建、港建等方面的专家,以及归侨、难侨代表一起实地考察,共同研究论证。

经过几个月夜以继日的工作,最终选定了离北海市区7公里路程的南边岭。这里南面面邻大海,可以建设大型渔港码头:背依北面斜坡的大片荒地,可以建设容纳万人的住宅生活区。总面积为1.1平方公里。选址下来后,工程人员经过现场勘查、测量,指挥部很快就有了平面规划:南面建港;坡地建房,作为公社的中心区;东面建医院;西面建学校;北面是通往北海市区的道路。规划具体为:建设一个能容纳300艘船只的港池及1200米的码头。建设52栋3层至5层的居民公寓楼。还有机关行政办公楼、医院、小学、幼儿园、造船厂、冷冻厂、商店等一批生活生产设施。当时,联合国难民署给予了援助,并提出要求,所有援助项目要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

这么多的工程,一年内完成,在北海的建筑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经过快马加鞭的筹备,1980年6月,华侨公社的基建工程正式开工。

为了早日完成华侨公社的基建任务,让这些回家来的蛋家人不再拥挤在简易临时的蛋家棚里,恢复正常的生活生产,给联合国以及上级党委、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指挥部的同志们全部吃住在工地,只有星期天才回家。在北海六七月的时候,太阳像喷火一样,晒得工棚的油毛毡都冒出油来,光是坐着都要流一身汗,但指挥部的同志们依然赤膊劳作,工人也挥汗如雨地忙碌在工地。

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奋斗,1981年5月1日,首批28栋公寓终于竣工,同年7月,华侨公社的医院、小学、幼儿园也提前投入使用:当年底,大部分公寓楼如期完工,大多数难侨有了自己的新家。

第二年,造船厂、冷冻厂、鱼露厂相继建成,一个有供电、供水、交通、道路和环保等配套设施的华侨公社基础建设大部分完成。到1984年,最后一批难侨全部喜迁新居。华侨公社建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联合国官员以及大批外国记者再次来到北海,一座崭新的华侨公社矗立在眼前,他们无不交口赞叹,给予了高度评价。

截至1988年,在这片新一代疍家人的落脚热土上,居民住宅共建3层至5层配套楼房52栋1030间,建筑面积93739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6.93平方米。1987年至1988年两年间,私人新建2层至4层楼房95栋,建筑面积12260平方米。幼儿园(含托儿所)的占地面积为2000平方米,教室和附属设施建筑面积947平方米。华侨小学的占地面积为58523平方米。教学楼7栋共34个教室,建筑面积4857平方米。教师宿舍2栋,建筑面积997平方米。华侨中学,占地面积35156平方米。教学楼3栋16个教室,建筑面积2514平方米。教师宿舍2栋,建筑面积722平方米。医院的占地面积为7326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侨港文化中心一座,包括影剧院(座位1300个)、放映室、图书馆、篮球场、公园。造船厂,占地面积14652平方米,每年可造4艘60至70吨的渔船。冷冻厂日产冰块15吨,急冻容量20吨,冷冻容量200吨。鱼露厂占地面积7992平方米,年生产能力200吨。

为了帮助难侨发展生产、建设家园,中国政府拨款2908万元人民币,联合国难民署资助785万美元。

今年已经70多岁的钟应伦,1979年4月随着难侨潮来到北海。这位曾历任侨港镇副镇长、镇长的归国难侨,回忆起当年的一次有关安置难侨座谈会的情形仍然记忆犹新,感慨万端。那是中央的一个难侨工作组组织召开的一个座谈会。会上有人提出,这批难侨对北海究竟是包袱,还是财富?钟应伦在会上发言,他说,他们这些从越南回来的难侨,都是北海蛋家的后裔,在越南的沿海一带生活,从小到大出海打渔,对海性、船性、气象等各方面情况了如指掌。虽然当时的生活条件和设备都很差,但是他们凭着蛋家人在大海上練就出来的干劲、闯劲、智慧、踏实,他们工作的所在单位曾被越南政府机关评为先进单位,赢得了当地人民的一致好评,如今,回国了,不但物质条件、生产设备优越了许多,更重要的是他们一颗漂泊的心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只要组织得力,就一定能为国家、为北海创造财富,就应该是财富而不是包袱。

如今,这个海上部落,俨然成为了北部湾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面对侨港今非昔比的沧桑巨变,归国华侨周胜林感慨万千。他永远不会忘记当年一路逃难回国的情景。1978年4月30日,他们一家九口离开越南吉婆岛,乘坐两只小艇沿着海岸线由南至北,经过近半个月的风浪颠簸,艰难地回到了曾经居住过的北海。踏上祖国的土地,他们得到中国政府和联合国难民署的高度重视并提供资助,经过当地各级政府部门的热情帮助,成立华侨渔业公社,使他们逐渐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1979年,华侨渔业公社组建了兴华、盛华、富华3个渔业大队(后来改称为公司),组织归难侨发展渔业生产,他被推选为富华捕虾公司副经理。1990年,他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并担任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带领归难侨出海捕鱼、从事水产加工、努力改善生活条件,把富华捕虾公司的工作搞得风生水起。

现在,他虽然退休了,但仍关心着侨乡的发展,热心做好归侨侨眷联谊工作。他时常眼含热泪说起自己的父亲,作为蛋家人,他在年青时因海难和躲避战乱,追不得已带着妻儿漂泊到越南去谋生,想不到几十年后却被驱赶,庆幸自己回到生养自己的祖国后,过上幸福的晚年。

随着“北海华侨渔业公社” “新港镇”“侨港镇”更迭变迁的一路走来,一个崭新的滨海城镇展示在世人面前。近年来,侨港镇结合越南归侨多的特点,提出“风情小镇”的构想和“吃在侨港”的口号,全力发展旅游业。目前,侨港镇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著名的美食小镇,2017年被列入国家第二批特色小镇名单,吸引着大批来自国内外各地的游客。

随着国家建设“二十一世纪新的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深入实施,特别是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海时提出的要发展向海经济的重要指示过程中,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的进一步加快,这些向海经济的重要群体海上蛋家部落必将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北海华侨家人
我的华侨老师
北海北、南海南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最好的养生是对家人和颜悦色
北海 美丽的地方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汉北海淳于长夏承碑
南方的北海
家人不支持直销怎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