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方言中的名词重叠现象研究

2018-12-27 01:16余江英
北方文学 2018年30期
关键词:构形构词

余江英

摘要:本文以利川方言词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利川方言词汇的调查和整理,从词汇学的角度分析利川方言词汇中名词的重叠形式及其特点。

关键词:利川方言;名词重叠;构词;构形

利川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在利川方言词汇中名词的重叠现象非常丰富,重叠形式多样化,并且不同的重叠形式都有它们各自的特点。利川方言中名词的重叠形式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AA”式、“AA儿”式、“AAB”式、“ABB”式和“AABB”式。下面就利川方言中名词的重叠形式及其特点进行分析。

一、“AA”式

在利川方言词汇中,名词的AA式重叠除了有与普通话相似的亲属称谓以外,还有大量的名词的AA式重叠。例如:

以上例子中的“AA”式的A是可以单独成词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利川方言词汇中有一部分与动物(都是当地常见的)相关的词是不可以叠用的,例如:“鸡”不可以叠用,因为重叠后的发音就变成了当地骂人的脏话;“鸭”也不可以叠用,因为重叠后“鸭鸭”的发音和利川方言中对姑姑(方言中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字)的称呼发音一致,为了区别二者,以及显示对“姑姑”的尊重,不会将“鸭”重叠使用。名词“AA”式的重叠在当地的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见到,与食物相关的重叠也不在少数。除此以外,还有很多与“生活”相关的各种使用工具都可以重叠,例如:盆(盆子)—盆盆、水瓢—瓢瓢、盘子—盘盘、碗—碗碗、叉子—叉叉等等,就這一类“AA”式来说,名词重叠后增加了“逐指”的语法意义,即变化后的形式都有“每一”的意思。[1]

通过对以上例子进行对比发现,对于利川方言中的“AA”式重叠,存在词义扩大的现象,诸如上面所提到的“珠珠”不仅可以指玻璃珠,而且诸如钢珠、弹珠、珍珠一类的都可以称为“珠珠”;上面所提到的“面面”不仅可以指面(这一含义带有显著的儿童用语色彩),还可以指面粉,以及各种粉末状的东西。

还有一类的重叠与普通话相同,例如:门门、床床、凳凳、桌桌等,这一系列的词的词义并未发生变化,而且还带有亲昵、喜爱的色彩,多属于儿童用语。

二、“AA儿”式

利川方言由于其西南官话的区域性,儿化现象较多,重叠与儿化的结合也较为紧密。在利川方言词汇中名词的重叠后加“儿”表示一种“细小、亲切、轻松或喜爱”的情感色彩,“AA儿”式的重叠在方言中有很多的例子:

洞洞儿 篮篮儿 柜柜儿 辫辫儿 板板儿 箱箱儿 棍棍儿 罐罐儿 锤锤儿 褂褂儿 桌桌儿 鞋鞋儿

在利川方言词汇中的“AA儿”式主要由单音节的名词重叠加“儿”构成,这一类的名词重叠很多,大多数的“AA”式都可以说成“AA儿”式的。重叠形式在利川方言词汇中非常常见,在利川方言词汇中名词重叠后儿化就具有表示亲切、喜爱的感情色彩。上述的例子,不能单说一个单音节名词,但可以说成单音节名词加上“子”尾,即“洞洞儿—洞子”、“篮篮儿—篮子”、“柜柜儿—柜子”、“辫辫儿—辫子”、“棍棍儿—棍子”、“罐罐儿—罐子”等等。在这里,“A子”式与“AA儿”式对比,“AA儿”式的名词重叠形式所指的大多偏“小”意思,多了份亲切、喜爱的色彩。

三、“AAB”式

“AAB”式重叠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重叠方式,利川方言中名词的“AAB”式重叠,既有构词,也有构形,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构词:裆裆裤 衩衩裤 月月红 粑粑饭 箱箱菜 毛毛瓜 板板床 尖尖帽 巔巔上 叶叶菜 瓢瓢菜 娃娃菜 垰垰头 角角头 毛毛菜

构形:顶顶上 边边上 坡坡上 坎坎上 坎坎下 分分钱 毛毛虫

在利川方言中,名词的“AAB”式重叠大多是构词形式,因为重叠之前都不是词,“月月红”指的是当地的一种花;“箱箱菜”和“瓢瓢菜”分别是当地的一种菜;而“叶叶菜”则指的是带菜叶的菜的统称,并不单独指某一种菜;“坡坡上”、“顶顶上”、“边边上”、“坎坎下”和“坎坎上”都是方位名词;“巅巅上”指的是“某物的顶部”,如山的顶部或者树梢,山的顶部还可以说成“ABB”式的“山巅巅”和“山顶顶”,树梢也可以说成“ABB”式的“树巅巅”;“垰垰头”和“角角头”意思相近,都是指“角落”。

构形的例子比较少,仅有“顶顶上”、“边边上”、“坡坡上”、“坎坎上”和“坎坎下”这几个,这几个在重叠之前在利川方言中已经是独立存在的词了,即“顶上”、“边上”、“坡上”、“坎上”和“坎下”,重叠构形后,词汇意义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增加了强调的意义。

四、“ABB”式

在利川方言中名词的“ABB”式重叠基本上都是构形形式,仅有少数属于构词形式,其余大部分都属于构形,如:

构词:洋娃娃 羊丁丁 布筋筋

构形:墙角角 木瓢瓢 门缝缝 笔尖尖 鼻尖尖 针眼眼 山顶顶 笔头头 笔盖盖 瓦罐罐 菜叶叶 铁罐罐 瓶盖盖 奶嘴嘴 瓶嘴嘴

在利川方言词汇中名词“ABB”式重叠的构词形式较少,“羊丁丁”指“蜻蜓”,“布筋筋”指的是“碎布条”。其构形特备丰富,除了上述例子外,还有很多的例子,如:“铁桶桶”、“木桶桶”、“木碗碗”、“布包包”、“米桶桶”、“铁瓢瓢”、“鸡爪爪”、“水塘塘”、“胶碗碗”、“木杆杆”、“鸭脚脚”“石板板”和“木板板”等等。除了少数词汇外,利川方言中名词的“ABB”式重叠形式是很好理解的,意思和普通话的一样,没有什么差别。

五、“AABB”式

在利川方言名词的重叠中,还有由两个名词重叠后并列而成的四音节名词,例如:

菜菜□□(1)[tshai24 tshai lɑu42 lɑu]坛坛罐罐 前前后后

垰垰角角[khA44 khA ko21 ko]汤汤水水 上上下下

巾巾□□[?in44?in tiɑu42tiɑu]花花草草 边边角角

在上面的例子中,“菜菜□□”指的是各种菜;“垰垰角角”指的是“角落”;“巾巾□□”指的是繁多的装饰物。这类重叠式名词通常具有泛指一类事物的附加意义,情感色彩上则属于中性或贬义。[2]上述例子中,除了“巾巾□□”在交际时带有贬义外,其他几个例子都属于中性名词。

除此外,这种形式的名词重叠带有“众多、遍指”的含义。如“花花”与“草草”融合在一起,泛指无数的“花”和“草”;“前前”与“后后”组合在一起,表示处所的遍指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重叠形式是约定俗成的,并不是任何两个名词加以重叠都可以构成这种重叠形式;而且“AABB”重叠式的前后位置不能颠倒,不能说成“BBAA”,即不能说成 是“草草花花”、“水水汤汤”和“下下上上”等。总的来讲,最主要的是要符合当地人的交际习惯。

六、结语

与现代汉语词汇中名词的重叠形式相比,利川方言词汇中的名词的重叠形式具有形式多样化的特点。现代汉语词汇中名词的重叠形式很少,但利川方言词汇中名词的重叠形式有五种,分别是“AA”式重叠、“AA儿”式重叠、“AAB”式重叠、“ABB”式重叠和“AABB”式重叠,结构关系复杂,如:“AAB”式重叠中AA与B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偏正式中的定中结构为主,这些重叠形式及结构关系在普通话中较少见,并且在利川方言名词中这种结构形式的重叠部分,有强调事物及事物特征的作用。

总的来讲,利川方言词汇中的名词重叠独具地域特色,有着丰富的表现力,有的甚至难以在普通话中找到对等的描述,针对一些特定的语言环境,用方言表达会更加贴切、自然。

注释:

注:在方言词汇中,有的字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汉字,所以用“□”代替,后同。

参考文献:

[1]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M].商务印书馆,2014,6:100.

[2]蒋静.湖北建始(城关)方言词汇重叠式[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5,24 (2).

猜你喜欢
构形构词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双星跟飞立体成像的构形保持控制
论朝鲜语与蒙古语名词构词后缀之共性关系
通有构形的特征多项式
汉字构形系统的发展与六书“转注”
认知视野下“好”、“坏”构词的对称性研究
对一个几何构形的探究
“分”的音变构词及其句法语义特征
二维欧氏空间中混杂构形的Möbius函数
甲骨文构形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