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雨笛
摘要:老舍是“京味文学”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京味”也是老舍文学创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创作特征。本文将从老舍先生作为老北京市井人民生活出色的刻画者,擅长对自己因异乡的寂寞、回忆的情调、理想的图景三方面入手,对老舍文学创作中的“北京味”进行分析阐释。
关键词:老舍;京味儿;异乡;回忆;理想
老舍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代大家,提到老舍就会想起他用尽一生心力和笔墨勾勒的五朝古都——北京。金碧辉煌的宫廷城墙、悠长的胡同巷道、极具北京特色的民风民俗、四季风景生动地还原了老北京城的旧时风貌。他把北京城当作了自己文学创作的生活素材,自始至终将个人经历融入每一个故事中创作中,作品中所描写的各色人等、语言腔调、风俗景致处处凝结着浓郁的“京味儿”,无不流露老舍出对于北京城的痴情。
一、什么是“京味儿”
京味儿简而言之就是指具有北京味道的环境,它主要由人文和社会环境两大方面组成,并且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北京当时的精神文化和社会风貌。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北京的地方特色,包括了当地的饮食特色和民风民俗,例如豆汁儿、驴打滚、卤煮火烧,还有遛鸟、喝茶等等一系列耳熟能详的具有北京特色的事物。其二,老北京气息,这是京味儿中最有具特色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它传承着千百年来的文化习俗和精神内涵,这些都深深印刻北京人的性格品质之中。其三,市井气氛,主要反映的是北京中下层人民生活的真实情况。其身上有着诸多特点,比如简朴节约、勤劳善良,小肚鸡肠等等。这些都真实的体现了京味儿文化的多面性,同时这些人才是京味儿文化真正的缩影。
二、老舍文学创作中的“北京味”
(一)异乡的寂寞
1664年,以满族贵族为主的政权问鼎中原,从此满人进京,开始了清王朝的統治。而老舍作为一个满族人,更是与北京这座城市有一种命中注定的缘分。北京城从而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老舍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元素。
老舍在直到他出国留学之时,才从真正意义上的离开了北京。初到异乡时感到无比的新鲜,当新鲜感逐渐退去之后,留下的只有无限怀念和不可言说的寂寞。脑海的深处不断的着老北京城,回想那里的四合院、饮食、方言等等。在异乡,老舍只能用他最为熟悉的京腔京调诉说自己的心情和老北京的过往,而老舍也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心灵上得到了稍许的慰藉。
随着时间的推移,异乡寂寞的情感的越发强烈,这也使老舍不断创作他的北京故事达到排解思绪的目的,也是日后促成他成为作家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老舍的文学创作中北京城的始终怀有一种强烈的“恋京情节”。
老舍的文学作品中北京已经不再仅仅只是一个中国地图上的一个地理名词,而是一个承载着他过去岁月的城市。老舍和北京城合二为一,构造出一个和谐完美的情境,而这些都是由老舍远离京城之后的思绪所创造出的画面。
(二)回忆的情调
老舍善于用回溯性的笔调进行故事的创作属于老北京的故事。在创作的过程中,故事的主人大多秉持着客观冷静的态度,也把自身性格融入到了人物灵魂中,展示他对于北京城的独特感受,并且与之前“异乡的寂寞”形成了鲜明差异。
在1936年,老舍发表了《想北平》,本篇文章只有短短的几千字,但明确表达了他与北京城之间无法割舍的情愫,北京也成为了组成老舍丰富内心世界以及文学世界的重要原素。在文中对描写北京城的环境具体可感,反映着老舍内心中的理想世界,是老舍精神寄托的存在。他把儿时记忆中的北京具象化,通过文学作品传达出自身对于北京城的情感态度。
除此之外,老舍的《茶馆》、《四世同堂》等作品中也拥有相同的情感基调,描写都是老北京的往事,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老舍却通过现实主义的手法进行故事的讲述,追忆记忆中的北京城。
(三)理想的图景
老舍的父亲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在他的文学作品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父子”的创作模式,例如《二马》中马则仁马威父子之间价值观的差异,《四世同堂》中祁老人与三个孙子之间难以跨越的代沟。父代往往想要追求稳定舒适,做中庸之道的躬行者;子代则是想要打破父代的束缚追求个人理想化的生活,从中可以体会到以及父代与子代之间的差异,以及深刻的矛盾等等。
虽然,老舍的作品中总是不乏各类“新派”人物的出现,令人应接不暇,但从老舍个人来讲,他更为擅长“老派”人物的刻画。因为他见证了清王朝灭亡之后,下层旗人从事低微职业为求生存的残酷现实,因此也就对“老派”人物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相比较而来,“新派”人物的存在感就略显单薄了,最终“老派”人物也就成了老舍自己的理想图景的代言人。
三、结语
京味文学是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学里都是一颗独特而璀璨的明珠,它不拘泥与任何文学体系,自成一家,不可复制。其中的京韵京腔、风土人情使读者真真切切的体会到地道的老北京味儿,而这些就是老舍的京味儿文学创作中最具有价值、最具有永恒意义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张炜.老舍小说中的北京文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 (02).
[2]关纪新.老舍与北京[J].兰州大学学报,2006 (04).
[3]徐海冰.论老舍与北京[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