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榕煊
摘 要:北宋铜钱上常见的文字错位、混用等现象表明在铸钱工艺中可能采用了活字技术。而唐、五代时期在铸造钱币时使用的“印戳”“镶置钱”等方法为活字技术在北宋的大繁荣奠定了基础。采用活字技术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效率,这与北宋铜钱惊人的铸额不无关系。北宋时期的“钱荒”有可能是促成铸钱技术手段进步的一个主要因素。此外,钱币上表现出来的活字技术可能与活字印刷术有一定关联。
关键词:北宋;铜钱;活字;铸钱工艺;操作链
1 引言
钱币与活字印刷术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听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有证据表明在北宋时期铜钱的铸造工艺中可能采用了活字技术。
日本学者小川浩先生在他的著作《新订北宋符合泉志》中提到:“我想起邦泉田中启文先生生前就符合钱所说的话:‘我想也有的北宋钱是由母钱制造出来的,大概很多钱使用了活字的方法。同一书体的文字存在于一种钱的各种版别中,压制钱范的时候,随着手用力的情况或昂或降,或左右俯仰。我们来看钱文,各钱上相同的文字果然很多。”[1]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小川浩先生所说的“活字的方法”,笔者列举了两组例子[2][3][4](图1,凡文中涉及的光背钱币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均不展示背图)。
观察图1-1、图1-2、图1-3不难发现,“同一书体的文字存在于一种钱的各种版别中”,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在铸造钱币的某个过程中,钱币上的文字是独立存在的,可以任意组合。这就是所谓的“活字的方法”(下文第三章第二节对此做出了具体解释)。
图1-4、图1-5、图1-6则显示出虽文字写法完全相同,“通”字的位置却存在细微的差别。小川浩先生认为在铸造錢币的过程中,钱币上的文字是利用活字印上去的,所以“压制钱范的时候,随着手的用力情况,或昂或降,或左右俯仰”。这种情况为“活字的方法”提供了另外一个证据(下文第三章第一节对此做出了具体解释)。
近来日本学者吉田昭二先生进一步提出对于“活字铸钱工艺”的一些思考:“宋朝时期的铸钱工艺里,母钱的做法有两种……另一种方法则是我的独创。称为‘活字母式。也就是把‘钱体和‘独立的四个字形分别做出,每个字再压上去、贴上去,做出‘模型后,再制作成母钱。”[5]笔者将他的想法归纳为如图所示的操作链(图2)
然而,两位先生对于活字技术的解释还显得单薄。至于活字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北宋铜钱上留下的活字的痕迹具有哪些普遍的特点?这些特点与当时铸造钱币时使用的活字的方法可能有什么关系?将活字的方法用于铸造铜钱的原因是什么以及这种方法没有被后代继承的原因又是什么?两位日本学者并没有讲清楚。本文尝试梳理钱币表面留下的活字的痕迹,为上述问题寻找答案。
2 唐五代铜钱上所见活字技术
整个唐代均铸造开元通宝钱,会昌开元就是其中的一种。唐武宗会昌五年(845),朝廷下令各地所铸钱币均于钱背增添地名,统称“会昌开元”。这种钱的背文清晰程度远不如面文,而且背文常常压在钱背内外郭之上,甚至背文高高凸起于钱币背面显得很不协调,应该使用了特别的铸钱工艺。虽然关于会昌开元的铸造方法一直存在争议,但是以下这种观点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即利用旧的开元通宝钱作为母钱印制沙盘,另外单刻一个字戳在沙盘上印出背面的文字[6][7]。换句话说,这里所说的字戳就是钱币中使用活字的雏形。
仔细观察图3中的六组钱币,其中每一对钱币的面文的写法都是完全一致的,如果排除背文的干扰那么每一组钱币的版式是相同的,即证明下面的会昌开元是由旧的开元通宝作为母钱生产的。
图4中的一组例子则证明会昌开元的背文是由字戳印上去的。同一个“洪”字分别出现在上、下、左、右四个方位,很显然是工匠在印制翻砂用砂型的时候把方向弄错了。因为“洪”字在背面的位置是游离的,所以不难推测母钱和字戳也是分开的。
唐至五代时期出现了一种被日本学者称为“镶置钱”的工艺[8],以唐朝的乾元重宝(公元758年始铸)和后汉的汉元通宝(公元947—950年铸造)为代表。“唐乾元重宝的小平钱是把开通元宝的‘开字变成‘乾字而做出来的……特别是汉通元宝更是全部以开通元宝为基础做成母钱,然后再制作出通用钱。”[9]如图5-1、图5-2和图5-3、图5-4两对钱币都是利用唐朝旧钱作为母钱,然后使用活字“乾”和“重”替换了原来的“开”和“通”。同理,图5-5、图5-6和图5-7、图5-8中“汉”都是活字。直到北宋初期铸造宋元通宝钱时(公元960—976年铸造)仍然有少部分铜钱采用了相同的铸钱工艺(图5-9、图5-10)。发展到这个阶段,活字技术在钱币上的使用已经算比较成熟了。
3 北宋铜钱上所见活字技术
在接下来一段中,笔者将北宋铜钱上所见的活字痕迹分为三个部分介绍。通过对这三个部分的阅读,读者不仅会相信活字的方法确实曾运用在北宋铜钱的铸造上,而且可以认识到活字的方法内在的优越性。
前文提到活字通常都是成套的,一套活字通常是四个书法风格一致的字戳,这四个字戳会被用来反复铸造钱币。由于每次铸造钱币的时候字戳在沙盘上印字的位置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就导致了有些钱币书体完全相同但是个别文字的位置却存在诸多细微的偏差,这是北宋铜钱上极为常见的现象。
观察图6中的一组皇宋通宝钱币:六枚钱币上的文字的写法完全一致,但是仔细观察,四个字的位置却稍有不同。同理,引言中提到的一组皇宋通宝钱币又是一例(图1-4、图1-5、图1-6)。如果说不是采用了活字技术,那么这些钱币上文字的位移现象是很难解释的。
有时候不同版别的活字被混用,产生了新的钱币品种。其原因可能是工匠的粗心(图7),也可能是为了替代损坏的某个活字(图1),甚至是为了创造新的版别(图8)。
如图7-3中的“宋”“元”“宝”三个字都是篆书的,来源于图7-2;而“圣”字却是楷书的,来源于图7-1。图7-1和图7-2是一对对钱。图7-3的产生可能是工匠在取字戳的时候把这套字戳中的篆书“圣”和真书“圣”弄混淆了。
图1提供了用来替换原来的一套字戳中损坏的那个字戳的新字戳的来源:图1-2中的“元”字被图1-1中的“元”字替换后形成了图1-3。由此可见,如果一套活字中有某个字戳损坏了,工匠会借用另外一套活字中同一个字的字戳替代坏掉的字戳。在不用重新雕刻一个新的字戳来更换那个损坏的字戳的情况下,铸钱工匠仍然可以继续使用这套缺字的字戳。
图8中的四枚钱币的文字风格相似,大概是一个钱监生产的。无论是元祐通宝钱还是绍圣元宝钱当中都存在行书的“元”被草书的元替换的现象,这显然不是偶然,而是铸钱工匠为了生产新的版别的钱币而有意为之。
③有不少活字的寿命很长,它们出现在不止一個年号的钱币上——这样显然可以节约成本。如图9中的“通”“宝”,图8中的行书“元”和草书“元”。
4 活字技术铸钱工艺操作链
中国铸钱工艺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平板范竖式浇铸法是东周到西汉时期最主要的铸钱工艺;随着社会对钱币需求的不断增长,钱币铸造开始使用生产效率更高的叠铸技术,这种被称为叠铸法的工艺成为我国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铸钱的主要方法;唐宋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致使铸钱工艺发生了重大变革,出现了母钱翻砂快速铸钱工艺,它以金属母钱为模,细砂为造型材料,不需要使用泥料了[10]。由于传世和出土的各种材质的钱范和范母存世量较大以及一些重要铸钱遗址被发现[11][12],学术界基本能够复原唐代以前的各个时期的铸钱工艺操作链,而对母钱翻砂法工艺的了解主要依赖文献记载。
北宋时期也采用翻砂法铸钱,虽然当时的铸钱工艺操作链还不甚明了,但根据《宋史·食货志》《大冶赋》《天工开物·冶铸篇》等古代文献的记载以及周卫荣[13]、华觉明[14]等先生的研究,目前我们对于北宋铸钱工艺有一点基本的认识:“它在造型方法上已与砂型铸造相近,并且很可能已使用湿型。”[15]即与现代翻砂工艺相似。基于以上事实,并且类比明清时期铸钱工艺操作链[16],笔者对吉田昭二先生的“活字技术”操作链稍作修改(图10)。
如图10所示,北宋时的活字并不直接用于铸造通用钱,它的作用相当于明清时期的雕母,是工匠用来在翻砂的沙盘上印制钱币文字的模具。不同的是北宋“活字技术”钱形与文字是分离的,而明清时期雕母则是一个整体,但是两者的原理和功能无疑是相同的。那么北宋时的工匠为什么不直接使用活字铸造通用钱呢?在明清时期,雕母的数量非常少,因为雕刻母钱是一件很费工的事情。为了满足钱币的大量铸造,就要用雕母翻铸一批母钱投入到实际的生产中。同理,北宋时活字数量也不会太多,但是北宋铜钱的发行量却非常大,如果直接用活字翻铸通用钱,活字肯定不够用。不仅如此,同样因为北宋铜钱的铸额惊人,如果每一枚钱币上的文字都是用字戳印在沙盘上的,那么铸币的速度将非常得慢。至于吉田昭二先生认为“母钱”和“活字”之间还要“原母钱”作为过渡,这似乎有些多余。他大概是觉得用活字直接翻铸大量的母钱,产生的变化太多、不好控制,在笔者看来这恰好解释了北宋铜钱有如此多的相互之间差别甚微的小版别存在的原因。
关于上述活字的方法有何优势,笔者在文章的第三部分已经涉及,不再赘述。总得来讲无非以下三点:①如果某一个字戳磨损了,同一组的其他三个字戳还可以正常使用。工匠只需要重新雕刻一个字戳而不是一个母钱,甚至他可以拿另外一套活字中的这个字替换损坏的字。②工匠通过将不同风格的活字组合在一枚钱币上,或者将同一组活字与不同形态的无文母钱搭配,便能创造出诸多版别。假设没有活字的方法,他就不得不雕刻大量的不同版别的雕母。③随着年号的更迭有些活字仍然可以继续使用,如“元”“通”“宝”等。
5 采用活字技术铸钱工艺的原因
活字技术在钱币上留下的痕迹在北宋以后就消失了,换言之,这种先进的技术为什么在北宋极盛又突然被遗弃?以下的北宋铜钱铸造额表[17]和中国历朝铜钱年铸额比较表[18]可以合理地解释这个问题(表1,表2)。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铜钱年铸行量最多的时期,平均年铸行量达到二百多万贯。最高年铸行量达到四五百万贯,约相当唐代年产量的十余倍。北宋铜钱生产波动相对较小……连续一百多年高额生产。”[19]为何需要铸造如此多的铜钱呢?唐石父先生将此现象归因于以下四个方面:①由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得到相应的发展,需要的钱币数量增加。②铜是国家的禁榷物,民间缺铜,通过销毁铜钱制造工具可以获利五至十倍。③虽然政府严禁铜钱流出塞外及南蕃诸国,但是铜钱私下外流的情况越来越多。④铁钱越来越轻,铜铁钱的比值不断增长。民间多储藏铜钱,钱荒现象在北宋无法克服[20]。此外,彭信威先生还特别指出:北宋钱荒的持续发酵一定程度上“归因于役钱的收敛”[21]。在熙宁、元丰年间,钱荒的现象已经非常严重,所以国家不得不铸造更多的铜钱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熙丰间,王安石的免役法把通货集中国库,冲销了一部分通货的作用。免役法包括免役钱、助役钱和免役宽剩钱。免役钱是劳役的货币化,其作用应当同杨炎的两税法差不多。助役钱和免役宽剩钱则和西汉的算赋相像,这些都使货币流进国库。单就免役宽剩钱一项来说,熙宁十年吕陶报告四川彭州四县在四年间便积了四万八千七百多贯,他计算全国应当有六七百万贯在官库里。元祐元年苏轼说自取宽剩钱以来,十六七年间已有三千多万贯积而不用。所以熙丰年间钱币虽然铸造得多,但实际流通数却没有那样多;有些钱铸造后根本没有发行出来流通。”[22]
可以说,铜钱供不应求的现象在北宋一直存在,而南渡以后情况反而出现了好转。“北宋的时候,铜钱是主要的货币,流通面也广……(然而)到了南宋,铜钱的流通受到很大的限制,许多地方,根本不用铜钱,或用交会,或用铁钱;用铜钱的只有政治中心的东南,而这东南也不专用铜钱,而是以会子为主,铜钱也以折二为主,所以(铜钱的)铸钱额一定不多。”[23]正如引文中指出,纸币的流通是导致铜钱需求量、铸行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北宋铜钱上显示的采用活字技术铸钱工艺的迹象与北宋铜钱惊人的铸造量之间存在联系吗?是否可以做这样的假设:北宋时的铸钱工匠正是运用活字这种省工的方法,才能够完成每年如此庞大的铸造任务。北宋以后的历代,随着铜钱铸行量的锐减,活字技术逐渐被铸钱的工匠弃用。
6 结语
北宋铜钱上常见的文字错位、混用等现象表明在铸钱工艺中可能采用了活字技術。而唐、五代时期在铸造钱币时使用的“印戳”“镶置钱”等方法为活字技术在北宋的大繁荣奠定了基础。采用活字技术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效率,这与北宋铜钱惊人的铸额不无关系。北宋时期的“钱荒”有可能是促成铸钱技术手段进步的一个主要因素。此外,钱币上表现出来的活字技术可能与活字印刷术有一定关联。在胡道静校正的《梦溪笔谈》中引用了这样一条注释:“王国维《梦溪笔谈手识·卷二十》云:‘祥符中有老锻工毕昇,曾在禁中为王捷锻金。云云,当即其人。”[24]如果毕昇果真是铸造业出身的,那么活字印刷术受到活字铸造钱币的影响就是很有可能的事情了。
几千年来钱币铸造的效率总是伴随着经济活动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总体上经过了两次变革——从平板范竖式浇铸法到叠铸法、从叠铸法到母钱翻砂法。如果北宋时期确实采用活字技术铸造钱币的话,那么这无疑可以被看作提高铸币效率的第三次变革。遗憾的是,由于北宋以后对铜钱需求量的减少,这种技术没有传承下去,也就没有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而古人是如何认识到活字的便利并逐步将活字思想应用于生产的?这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话题。通过考察从中唐到北宋这一段时间发生在钱币铸造上的变化也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点启发。
参考文献
[1](日)小川浩.新订北宋符合泉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阎福善.北宋铜钱[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中国钱币大辞典》编纂委员会·中国钱币大辞典·唐五代十国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3.
[4][8](日)吉田昭二.乾元重宝钱谱[M].日本:田中制本纸工,出版时间不详.
[5][9]边仁.中日货币研讨会述要[J].中国钱币,2000(1):45.
[6]唐石父.中国古钱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7]杨心珉.唐代货币史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5.
[10][13]周卫荣.中国传统铸钱工艺初探[M].周卫荣,戴志强.钱币学与冶铸史论丛.北京:中华书局,2002.
[11]陕西省文管会,澄城县文化馆联合发掘队.陕西坡头村西汉铸钱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2(1):23.
[12]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汉钟官铸钱遗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4][15]华觉明,张宏礼.宋代铸钱工艺研究[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8(1):38-47.
[16]钱屿.钱样、雕母、母钱与样钱[J].中国钱币,1986(3):38-39
[17][18][21][22][23]彭信威.中国货币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9]汪圣铎.北宋钱币概论[M].阎福善.北宋铜钱.北京:中华书局,2008.
[20]唐石父.中国古钱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4]胡道静.梦溪笔谈校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