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吴限
淮安,地处江苏省长江以北,邻江近海,是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古代,商人一般都很讲诚信,徽商就是其中之一,徽商以诚信经营为本的理念一直延续至今。今年6月,由淮安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淮安市工商业联合会、淮安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淮安日报社联合举办的“淮安市首届淮商诚信企业”评选活动也正式开始。通过开展评选活动,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全面提升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正面引导和示范表率作用,充分展示企业的良好形象,在全社会形成规范经营、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
淮安市不仅注重企业诚信,近年来,淮安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要求,围绕“诚信淮安”发展目标,切实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应用全链条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首先,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市级层面先后制定出台了“十三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社会法人和自然人严重失信惩戒办法、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系列政策性意见和规范性制度文件,各县区各部门也相继制定出台了一批行业性和区域性信用管理制度,为地方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工作指引和具体遵循。
其次,系统集成进一步优化。在全省率先建成市、县(区)一体化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实现市、县两级信用信息互联共享。扎实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加大“双公示”信息归集力度,实现“双公示”专栏建设全覆盖。
第三,服务应用进一步增强。淮安市信用服务大厅和“信用淮安”网站的信用查询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效能不断提升。深化市场主体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深入推进“红黑名单”信息归集公示,在文明交通、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实施分类监管和联动奖惩举措。
2017年,淮安市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在“国考”“省考”中均实现突破,市信用办荣获全国信用工作创新奖“国”字号荣誉;在全省信用工作综合考评中,排第5名,被江苏省经信委、省信用办向国家发改委推荐为国家信用示范创建城市……面对着这些成绩的取得,淮安市下一步就推进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争创全国信用建设示范城市将持续发力,筑造“诚信淮安”。
诚信是立身之本,社会信用体系则是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重要基础。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综合服务层次、优化地方发展环境、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因此,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至关重要。
宏观上看,新形势新要求促使我们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李克强总理连续三年在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对信用建设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建立健全市场主体诚信档案、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建立起联合激励与惩戒机制,使“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去年以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先后四次研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通过了政务诚信、个人诚信、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的指导意见,省级层面也陆续出台了有关实施意见,以及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等6份制度文件,由上而下传递出要更加重视信用体系建设的鲜明信号。对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新定位、新部署、新要求,不断深化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持续加大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力度,将该项工作稳步向纵深推进。
微观上看,补短板与促发展激励我们必须持续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市长亲自任组长,副市长任副组长,历经多年的先行先试,取得积极进展。但同时,淮安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仍存在诸多差距和不足,需要“下更大功夫、用更多智慧。”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长期性、持续性、渐进性工程,必须坚持“站高一步、想深一步、看远一步”,紧扣制度、数据、平台、应用、人才、示范等重点环节,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布局,不断完善体现淮安特色、覆盖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信用体系,倾力铸就“诚信淮安”宏伟大厦,努力使“诚信”成为淮安作为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显著标识。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推进三大体系建设。坚持系统化、项目化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建设法律体系、标准体系、共享体系。一要完善法律体系。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信用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对照国家、省相关法律法规,尽快研究出台淮安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为信用建设构筑法治屏障。二要完善标准体系。要加快市、县区信用系统“一体化”和“一个平台管信用”步伐,设立统一的架构标准和运行规范,打造横向联通、纵向连接、开放共享的信用信息平台。三要完善共享体系。把握大数据、云计算迅猛发展形势,探索部门信息归集考核和利益共享机制,构建“城市+信用”的发展模式。
重抓四个重点领域。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公职人员诚信档案制度,按照“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将政务信息晒在阳光下、置于监督中。建设政务诚信信用信息系统,建立政府部门和公务员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维护和提升高效政府、法治政府、诚信政府的良好形象。加强商务诚信建设。弘扬重信守诺、义利兼顾的淮商精神,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加强食品药品、医疗健康等重点行业和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信贷纳税等重点领域的诚信体系建设。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坚持法律约束、道德引导并重,加强个人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处理和应用,完善社会保障、社会组织和自然人等方面的信用制度,营造良好社会守信风尚。加强司法诚信建设。把提高司法公信度作为维护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崇高地位的重要措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放大“阳光警务”、法律文书公开、检务公开效应,保障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始终以高压态势惩戒失信被执行人,想尽办法解决“执行难”问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维护法律的尊严和人民群众的公平正义底线。
构筑五项推进机制。一是信用主体监管机制。按照“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寸步难行”的原则,出台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办法,健全诚信监管机制,让企业和个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想失信。二是信用服务拓展机制。树立“信用是有价值的”理念,推进“信用+市场”,提升信用应用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大力培育信用服务机构,探索信用信息适度、规范向信用服务机构开放。三是信用产品应用机制。持续推进政府部门带头示范运用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许可、备案、信用承诺信息公示制度。学习借鉴“市民诚信卡”“芝麻信用”积分等做法开发淮安市信用产品,探索建立全市“个人信用”积分奖惩机制,在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日常消费、普惠金融等场景推广应用,使信用走进公众日常生活,增强信用建设的生命力。四是信用示范创建机制。积极开展信用示范街道、乡镇、社区信用体系建设试点,推动各地区、各部门逐步建立健全政务和行政承诺考核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持续开展企业信用管理示范创建活动,建立企业法人信用档案,逐步完善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全力营造浓厚的企业诚信经营的良好氛围。五是诚信文化建设机制。广泛开展“诚信活动周”“诚信兴商宣传月”等形式多样的诚信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继续推进诚信“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活动。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社会风尚。
2018年8月,淮安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暨全国信用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动员会召开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开展信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工作难度大、创新要求高。各部门高度重视,统筹安排,扎实推进。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凝聚合力。各地各部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用更多精力研究,以更大力度推进落实好各项工作。淮安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加强沟通,主动作为,力求避免成为全市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短板弱项。市信用办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综合推进作用,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强化政策扶持、精准发力。优化信用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加大对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信用标准体系建设、信用服务机构培育、重点领域创新示范工程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各地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新示范领域先行先试,并在政府投资、融资安排等方面给予支持。各级信息化、相关科技专项资金和服务业发展等专项资金,要对符合条件的信用体系建设项目优先给予支持。
三是强化督查考核、传导压力。今年市委考核办已将信用考核纳入全市各部门、各县区科学跨越目标考核体系,市信用办要根据市确定的《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目标任务分解表》和年度考核方案,定期对各部门、各县区信用体系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把信用信息归集、“双公示”和“红黑名单”信息的报送公示、以及联合奖惩作为考评重点。对相关部门完成工作不力、质量不高的,市政府督查室和市信用办要采取发送任务“交办单”的方式进行督促问责,做到工作有目标、绩效有考核、结果有奖惩,确保信用工作扎实有效。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关乎公民切身利益、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