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刘梦雨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随着我国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刷单炒信”行为已经从最开始的熟人操作,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形成了完备的灰色产业链,涉及刷单平台、快递公司等,花样也不断翻新。与此同时,针对这一问题的法制化进程不断深化,监管部门与平台政企合作,多措并举,联手出击,连续追击,打击力度持续加强,让刷单炒信无处遁形。
——题记
11月8日,阿里巴巴、网易考拉、云集、美团、顺丰等22家电商和物流企业联合发起成立浙江省电子商务失信惩戒联盟
一个月前,第十个“双十一”网购狂欢节落幕,交易额不出所料创出新高——据商务部统计,2018年“双十一”期间全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超过3000亿元,同比增长约27%。在互联网时代,流量是该行业生存发展的核心元素之一,流量关乎消费者有多少,更决定市场有多大。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我们看到,假货和炒信问题以及市场无序竞争问题依然存在。
流量一旦与刷单挂上钩,就脱离了其代表的实际价值。随着我国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除了网购电商平台,餐厅、外卖、短租、网约车等新平台商家,在通过互联网实现展示、预定、销售等功能时,也都希望能通过更多的好评吸引人们的眼球。但遗憾的是,有些商家在追求更多“好评”时,采取了不正当的手段,让反映商品、商家情况的好评率、销售量、评论经过刷单的“美颜”,失去了本来的客观真实。“84.5%的受访者关注《电子商务法》,60.8%的受访者关注不得‘刷好评’‘删差评’的规定。”今年10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进行的一项调查反映出的结果,广大消费者对法治领域治理“刷单炒信”相当关注。
针对刷单炒信问题,我国的法制化进程不断深化,监管部门与平台政企合作,多措并举,联手出击,连续追击,打击力度持续加强,让刷单炒信无处遁形。
急速驱利
刷单炒信风生水起
“在电子商务及分享经济领域以虚构交易、好评、删除不利评价等形式为自己或他人提升信用水平,包括但不限于因恶意注册、刷单炒信、虚假评价、刷单骗补以及泄露倒卖个人信息、合谋寄递空包裹等违法违规行为。”在百度百科里,“炒信”一词如上定义。
与传统消费活动能够接触商品实物不同,网购评价则是很多网购消费者判断商品优劣的重要依据。
“质量非常好,与卖家描述的完全一致。”“瓶身质感超棒,看来是正品。”“正品,而且价格实惠。”……在仔细浏览了两百多条宝贝评价后,小王下单了某韩国代购润唇膏,认定应该是正品。收到货后,小王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装,外型几乎与真品并无两样,但打开后与之前用完的那支比较,唇膏内侧比自己之前在柜台买的矮了2毫米。凭借多年网购经验,还是“失了手”。“看来是碰到‘假’评价了。”小王无奈地说。
让小王“失手”的原因显而易见——先制造虚假销量,进而炮制虚假好评,把一些并不太好的商品包装成所谓的“爆款”,诱导网购者下单。
原国家工商总局曾发布报告称,网购中的信用评价问题是制约电商发展的障碍之一。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9月,全国网上零售额62,785亿元,同比增长27.0%。可见,网上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然而电商领域仍存在不法商家通过“刷单”“删差评”“炒信”等手段欺骗消费者的现象。
其实,刷单炒信并不是什么新现象。最初,店主之间互刷好评,或拉亲戚朋友来帮忙,到给顾客“好评返现”,只要顾客给了好评,就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的返现奖励,再到直接花钱请刷单公司刷好评,并且衍生为灰色产业链,刷单、刷信誉等兼职层出不穷。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
其一,刷单炒信可以给商家带来更多交易机会。随着电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卖家通过安排刷手进行虚假交易,提高商品销量、好评率和店铺的信誉,从而提升商品或店铺检索排名,增加被消费者选择的交易机会的行为。
其二,刷单炒信是商家“走捷径”的成本最低选择。不论是网络商家还是实体商家,积累信誉所需要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等太高,不少卖家私下在讨论运营技巧时总将刷单挂在嘴边,互相交流躲避监管的方法,有卖家甚至固定用一大笔流动资金作为刷单专用。
“大家都刷你不刷,生意很难做。”“不刷单等死。”“当然要刷,不刷哪来的流量?”这不仅说出了商家的无奈,也反映出电子商务领域的“剧场效应”——一个剧场,大家都在看戏,每个人都有座位。忽然,有一个观众站起来看戏,周围的人劝阻无效,管理员又不在岗,最后全场的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同理,网店本来按照规矩有序经营,但有的网店通过刷单炒信提升了销售数量、好评不断,从而吸引了真正的销售量,销售利润增加,于是其他商家纷纷效仿,刷单炒信也就成为了网店经营公开的秘密。
“消费者有权了解真实情况,也有权利了解与商品相关的真实交易量。”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研究员赵占领看来,刷单和删除差评都是虚假宣传,都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研究员、副教授朱巍认为,刷单和删差评损害的是网络信用,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因为现在电商的口碑是通过交易量和好评度、差评度显示出来的,刷单和删差评向消费者提供了错误的信息,基于这种信息作出的选择也违背了消费者的消费愿望。
“专业化服务”
闪转腾挪“商机”无限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行业迅速发展,“刷单炒信”行为已经从最开始的熟人操作,走向规模化、产业化,产生了大量的“刷单群组”“刷单平台”,发布需求、刷手接单、垫付资金、快递作单、代为签收、完结交易、好评截图,俨然“一条龙服务”,形成了完备的灰色产业链,涉及刷单平台、快递公司等。
火爆的“双十一”刚刚落下帷幕,为了吸引客流,有的商家设计促销方式,而有的商家刷销量、刷好评,以此来提升商品在“双十一”的关注度。
几元钱能买一条好评,一两千元能升一颗钻,100%朋友精刷……目前的刷单已经不仅仅是依托聊天软件的“游击队”,而是演变成与正规推广网站看起来并无明显差异的网络平台。
今年“双十一”前,《新京报》对电商平台刷好评、刷销量等刷单现象进行调查,发现包括握手网、宝宝刷单网等在内的多家刷单平台,通过APP或社交软件、语音软件进行刷单交易,握手网客服还号称该平台有60万名刷手。被曝光后,此前业务频繁的上述刷单网站已经关停网页,但握手网只是更换了APP名称,刷单业务仍在进行,宝宝刷单网仍在群聊和语音频道中继续开展。
在及时通信软件方面,记者在QQ群内搜索“刷”字,发现不少“淘宝互刷群”“拼多多互刷群”“百度口碑互刷群”等群组,虽然名称中多引用繁体字或符号加以掩护,但仍可识别出是刷单群,而且不乏2000人的大群已经满员。
因为满员被拒后,记者终于在第四次尝试后加入一个QQ刷单群。加入QQ群前要求先加群主微信,在确认记者是新手刷手后,才通过申请加入QQ群。群里刷单的链接不停地跳出来,群主不时“催评”——“最后一次催评了,儿童皮草、生蚝、羽绒服、配电箱、面膜,这几家物流到了过了一两天就收货好评吧,评语多写点!!不会的私聊我,我给你图文~”
有媒体调查发现,兼职刷单的群体主要包括三种,一种是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一种是工资不高,有大量业余时间的人;还有一种就是赋闲在家的无业者。目前大学生、家庭主妇都参与到炒信、刷单产业当中,通过阿里巴巴的调查摸底发现,上百万全网平台刷手其70%的年龄都在20岁~24岁,且大部分是大学生。缺钱、有时间,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快递物流完整是网购订单完成的关键要素,这也就催生了专业代发物流空包的组织。
11月7日,36名犯罪嫌疑人从菲律宾押解回国,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其中22人涉及刷单诈骗
记者在百度上搜索“空包网”,即可跳出“发单100”“千牛空包网”“9766空包总站”等空包代发类网站。
以“发单100”为例,号称“最便宜最专业的空包单号网空包代发网”,百世快递购买价格普通会员2.20元、VIP会员2.10元、代理商2.00元,速通物流购买价格普通会员1.45元、VIP会员1.35元、代理商1.25元......充值50送VIP价格,充值100送代理商价格。具体操作时,需要首先充值到制定支付宝账号,依据支付宝交易号在该网站上填写发货地址和空包类型,之后可批量填写收货地址,提交订单后,出现“等待发货的单号”就是“下单的单号”,复制出来在相关电商平台上填写即可。
据某网店店主透露,一些电商平台也注意到了发空包的问题,所以增加了快递重量的监测。为了应对这样的监测,发空包时甚至会放砖头等同等重量的东西应对。此外,电商平台还会对买家进行购买行为的监测。“真正的买家在购买产品时会存在输入关键词检索、货比三家、浏览商品详情等行为。如果刷手在下单时直接进入店铺下单,就很有可能被认定为存在不规范的交易行为。”这位网店店主说,为了规避电商平台的这种监测,很多刷单组织者“见招拆招”,要求刷手在下单之前,先要在电商平台上对同一品类商品进行关键词检索,并货比三家后,才能再进入店铺进行下单,以此来规避被电商平台监测。
一路蔓延
畸形业绩影响行业生态
其实,近年来“刷单”已不单单在电商平台上出现,在短租平台、在线旅游平台等点评类网站、网约车平台、二手车平台上也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刷单迹象,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在今年的“十一”小长假旅游中,山西太原市民的郭先生对住宿有些失望,“‘十一’带着全家自驾游,这两年不都流行住民宿嘛,能深度体验当地风情,一家人住起来也方便。”但是到了地方郭先生却发现,实际与旅游网站上的评价存在很大出入,评论中的照片不可谓“照骗”。
民宿“刷单”并非第一次进入公共舆论视线。去年,央视就有报道,云南丽江有不少客栈实行网络刷单,利用虚假网络宣传误导消费者。其实与电商平台一样,巨大的需求和利益是助推刷单的主要原因。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从电商平台的评价体系来看,很多平台是根据民宿客栈销售额的高低来决定是否将其优先推出。而影响从业者在平台内的默认排名因素,主要是销售分、佣金分、点评分等,分别对应销售量、向平台交纳的佣金高低、好评数量,这就为从业者刷单提供了动力。
今年10月,一篇自媒体爆料《估值175亿的旅游独角兽,是一座僵尸和水军构成的鬼城?》,让在线旅游平台平台马蜂窝深陷空前的信任危机之中。相关报告称,如果“以‘一字不落’才算抄袭的标准,共发现了7454个抄袭账号,这些账号合计抄袭了携程、艺龙、美团等竞品网站572万条餐饮点评,1221万条酒店点评,占到官网声称的总点评数的85%”。《经济参考报》刊载的文章《刷单刷不出互联网行业未来》显示,数据造假问题涉及刷单、刷量、刷分、搬运原创内容等,也是目前许多点评类网站的“潜规则”。
早在2008年,旅游网站携程与“去哪儿”同样发生过“点评数据之争”。2008年4月起,携程发现“去哪儿”网站酒店栏目内,有数万个页面均转载有携程酒店点评文章,携程将“去哪儿”告上法庭。最终经法院审理确认,携程拥有该网站内容及资源的版权,酒店点评等相关内容的著作权归携程公司所有,“去哪儿”行为明显属于侵权,应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在二手车交易平台,同样存在着拆单、刷单制造虚假交易量的现象。今年9月,新华网曝光,某些二手车平台销售人员的火热业绩则是直接“刷”出来的。曾在某二手车平台任职区域公关经理的张先生透露,为了让平台交易数字更“漂亮”,平台往往编造明明不存在的“交易”,或者将一个单子拆成好几单。公司也默许业务员和二手车商共同合作刷单,实际只买一辆车,合作刷单后就变成3辆最多甚至8辆。张先生表示,刷单、拆单、做大交易量,对平台销售人员、区域主管人员以及平台总部都有好处,销售人员借此挣得提成,平台借此快速提升交易规模,顺利融资并且获得较高的估值。
“这么烂的推送文章怎么会有几万的阅读量?”之前我们在浏览微信公众号文章时是否也有类似的感受,作为广告商,更是会因为虚假数据白花不少的冤枉钱。此前有媒体揭秘微信公众号上的“刷单”灰色产业,图文阅读量千次15元,转发分享百次40元,吸引有活跃度的微信粉丝500个20元,而付费“刷单”“关注”虚高更折射出自媒体营销领域的刷单乱象。
“为保证平台的健康运营,公众号运营后台的文章阅读数据于8月8日开始,剔除机器等非自然阅读带来的虚假数据。因统计口径切换,新的统计数据与历史数据对比可能会出现一定波动,该变动对运营者流量不产生实际影响,请运营者留意。”今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发出的一条公告,将不少微信“大V”级公众号的阅读量“打回原形”。
对此,有专家表示,这样的造假行为,不仅给行业市场发出了错误的信号,也给整个产业以及服务业市场发送了错误的信号,最终结果是导致资源错配,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乱象,扰乱市场和经济运行。
局中设局
网络刷单“刷出”诈骗产业链
“你的购物评价比较好,请你来帮我的店拍单,一天300,在家就职。”“邀请你来本-店(刷-单),待-遇150-480元/每天,在家可做。咨询请加***”“在家动动手指就能‘日进斗金’,邀你加入淘宝刷单QQ群,在家不出门就能工作,每天300元,工资现结。”......
你是否也收到过这样的“招聘”短信?
身在深圳的大学生小刘因为刷单被骗了8000余元。国庆期间,小刘在宿舍上网时看到了一个兼职群,便入了群,看到有人发了一个刷单广告,完成一单可返10%的报酬。小刘感觉“待遇不错”,就主动加了对方微信联系。对方承诺只要根据指示拍下指定商品,付款截图发过去,他就会把本金和报酬返还回来。第一次,小刘通过微信二维码支付了一笔198元的订单,对方通过微信马上给他转了218元。此后,失去戒心的小刘便在网上按照对方指示多次刷单,直至卡中8085元全部被支付,对方迟迟不肯退还本金并拉黑了小刘,他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2015年以来,我国多地发生以刷单佣金为诱饵的电信诈骗案件,去年下半年以来,网络刷单诈骗犯罪在国内高发多发,其发案数量约占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总数的15%,包括大学生、家庭主妇、无业人员在内的大量“刷手”被骗。网络刷单诈骗已形成包括买卖QQ账号和银行卡、推广诈骗信息、骗钱洗钱等环节的地下产业链。
随着国内打击力度加大,许多诈骗团伙已将窝点转移至东南亚国家。11月7日,36名利用网络刷单实施诈骗的犯罪嫌疑人,从菲律宾押解回国。记者了解到,经初查,涉及全国多个省(区、市)的700余起电信网络诈骗案宣布告破,涉案金额1800余万元,涉及全国各地的受害人3700多人,80%以上是年轻女性,被骗金额最多的18万元。
不难看出,对于消费者来说,销售量、好评奇高,差评变好评等刷单带来的“效果”,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参与刷单引发诈骗带来的社会隐患也不容忽视。
2017年3月,山东潍坊滨海公安分局成功侦破“3.07”系列网络刷单诈骗案,图为办案人员清点相关犯罪物品
记者梳理发现,骗子的“刷单”诈骗套路不过三步:第一步,以“轻松高薪”做诱饵。提出一定比例的提成作为佣金,声称刷得越多,赚得越多。第二步,施以小利骗取信任。骗子会让受害人先练习刷单业务,购买成功后迅速返还本金和佣金,让刷单者误认为正规,为后期诈骗积累信任。第三步,诱导完成大额任务,伺机行骗。获取受害人信任后,骗子会诱导完成受害人完成大额的刷单任务,并说明需要刷满几单以上,才能一起结算,来诱导受害者继续投入本金,不久会以各种原因,如卡单或者网络故障等断绝联系。
反诈民警也提醒市民不要贪小失大,不要被蝇头小利吸引,任何提到金钱、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等方面的消息要“一切免谈”,做到不轻信不转账,避免上当受骗。
畸形的刷单功能不仅可以给自己刷好评,还可以给其他商家刷差评。刷单带来的“恶性竞争”让一些商家卷入一场无烟的战争中,而非专注于提升产品质量、服务等。
不给钱,就差评?曾在网络上滥用评价权利的杜某、邱某、张某三人,在遭到2017年11月,海门法院做出缓刑并处罚金的刑事制裁后,又面临着来自电商平台的民事追责。
11月8日,全国首例电商平台诉差评师案在江苏省海门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庭审全程进行网络直播——阿里巴巴以侵权为由,将上述三名利用恶意差评敲诈商家、已被刑事判决的差评师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赔偿1元,并在淘宝网主页赔礼道歉。
“杜某等三人的行为,不仅直接损害被敲诈的商家权益,也侵犯了阿里对评价数据所享有的合法权益,更为严重的是误导了消费者,破坏了良好的营商环境。”11月8日上午,在海门法院的庭审现场,原告阿里巴巴方面说。
2017年4月,杜某、邱某、张某三人利用卖家非常在意差评的心理,通过购物恶意写入虚假差评、再以删除差评为要挟,向卖家索取钱财。阿里巴巴安全部在接到商家举报后,协助警方侦破此案。
据警方调查,三人在开展差评进行敲诈勒索一事上分工明确:杜某负责在网上挑选店铺和商品,由邱某购买商品、收货,直接给店铺差评,再由杜某联系商家;杜某在与商家搭上线后,便开始索要钱财、讨价还价,让商家要么“花钱消灾”,要么“更多的人来给你差评”;邱见有利可图,便拉着弟媳张某一起参与。落网前,三人共敲诈勒索了5位商家,每笔600元~8800元不等,共计2万余元。
被刷单操控的评价,伤害了消费者,绑架了商家,更重要的是让互联网经济繁荣的信任基石被动摇。刷单的实质是造假,如果守不住诚信,虚假信息泛滥造成新的信息不对称,电商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础。
清除障碍
让消费者慧眼识真
——“为什么选择刷单作为兼职?”
——“也是听其他同学介绍的,这个时间自由,平时在手机上就能完成。”
——“现在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电子商务法》都明确了对刷单的处罚,你觉得刷单算违法吗?”
——“说实在的,我觉得刷单跟其他兼职差不多,赚点零花钱,离违法还远呢吧。”
“刷手”是这条产业链上最基础、最底层的一环,接单、下单、收货、给出好评、拿取佣金,刷手们利用手中的评价权赚取些许零花钱。纵观刷单各相关方,阻碍斩断刷单问题的障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刷手及潜在刷手对滥用评价权和刷单违法认识不足。兼职刷单的群体主要包括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工资不高、有大量业余时间的人,以及赋闲在家的无业者。这一群体普遍法制意识较弱,对于滥用手中评价权的危害认识不足,可通过多种渠道强化他们对刷单炒信本质危害的认识。
二是平台的搜索排名展示机制以及流量分配机制有待改进。目前,大部分店铺的主要流量来自平台,平台治理刷单,不妨引导平台研究更科学的流量算法。有专家建议,进一步完善平台规则中的信用评价机制和商品排名规则,可以与专业信用服务企业合作,建立在线评价质量评估体系,有效管理用户评价。平台可对评价做出相应的评估和筛选,客观公正的评价打上优质评价的标签,也可推出消费者对网评的打分机制,将高分评价置顶,让优质评价自然凸显。同时,打通几个电商平台的信誉数据库,消除刷单的土壤。
三是线下监管体系与线上行为不相适应。传统的属地化、分行业管理与电商跨区域、跨行业的特征不相适应。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建议,相关监管部门冲在消费者前面,进行事中事后监管,同时应该建立事先预防机制,提高维权收益,降低维权成本,确保消费者的维权收益高于维权成本。
如何慧眼分辨评价的真伪,记者通过广泛收集材料,认为以下方法不妨一试:
方法一:看好评内容。网上购物挑选商品时大家都会想到看评价中的好评,这些好评内容就可以看出一些刷单的端倪。刷单的好评内容非常具体,配图好几个,还有视频和追评,语言优美字数也多,而真正的买家一般没这个耐心来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商品做这些事情。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好评内容都差不多,甚至晒图有重复的现象,基本可以认定店家参与刷单了。
方法二:去“问大家”里面找寻答案。在淘宝中,大家可以发现一个“问大家”的栏目,里面的问题比较有参考价值,但是如果这些问题的回复人有很多是商家自己的话,就需要注意了。
方法三:看追评率和时间。有不少刷单的要求都是需要好评+追评,而一般消费者并不会都去追评商品。因此,若是一个商品追评率很高,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刷单。同样,追评时间和评论时间太过接近,也是商品刷单的辅证。
方法四:看销量是否异常。一个只有“一颗钻石”的店铺销量上万,一个秋冬新品在夏秋之交时销量已经好几千。这些情况都是销量异常。等级低的店铺是不可能短时间达到上万的销量,新品更是不可能未到流行季节进行大规模销售,如果这种店铺的商品下面还是清一色的好评,基本就可以认为是刷单了。
方法五:看中差评内容。不可否认,电商平台确实有一些职业差评师,但这终究是少数。一个商品的中差评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很可信的,如果其中不仅有少量的物流差评,或者揭露产品的真实样子,就要怀疑一下其他的好评是否真实了。
此外,刷单前期还会出现交易数量非常大而评价数量寥寥无几的情况,这个属于比较明显的刷单状况。大量刷单只会让消费者容易被误导,扰乱市场的同时也对上游的生产企业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网购前不妨看看我们总结的鉴别刷单的方法,帮助您买到真正的好货。
联合惩戒
共建清朗营商环境
今年10月10日,阿里巴巴将刷单平台“美丽啪”告上法庭,起诉其涉嫌不正当竞争,并索赔800余万元。目前,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已正式立案。“美丽啪”是一家以商品免费试用为名、实则组织商家开展刷单炒信的网站平台。今年7月,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该平台进行了查处,并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作出15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这是今年1月1日新《反不正当竞争法》施行后,浙江省查处的首起刷单炒信平台类案件,也是“新反法”下电商企业起诉刷单平台第一案。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货比三家后依然误判,这不应是消费者在做出选择时面对的窘境。净化电商环境,既靠“罚”,也靠“法”。
即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的《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去年11月4日,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则明确将刷单作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根据新法的规定,对于“刷单炒信”和帮助“刷单炒信”的行为,将会面临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两部法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治理刷单炒信行为的法律治理体系已基本形成。业内人士一致认为,两部法律的施行将起到“敲山震虎”的震慑作用,净化网购环境,给商家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
互联网进入中国不过二十几年,刷单是其发展过程中“成长的烦恼”,从2016年开始,有关部门开始加大协调力度,联合作战,打出刷单炒信问题——
2016年10月25日,在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商务部和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的共同见证下,反“炒信”联盟就此成立。首批成员包括阿里巴巴、腾讯、京东、58同城、滴滴出行、百度、奇虎360、顺丰速运等8家公司,并签署《反“炒信”信息共享协议书》。
2016年11月,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会同网信办、公安部等有关部门共同签署《关于对电子商务及分享经济领域“炒信”行为相关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行动计划》,实施“反炒信”信息共享机制和联合惩戒措施,利用大数据加强监测监控,规范网络交易行为,提升交易主体信用真实度,维护信用秩序,净化市场环境,开启了政府、行业、企业、媒体和消费者的社会共治模式。
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电子商务领域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指出严厉打击通过恶意刷单、恶意评价、空包裹代发邮寄等方式伪造交易记录和物流信息实现“增信”“降信”的违法失信行为。
2017年10月31日,在国家发改委举行““双十一””电子商务领域信用建设工作媒体通气会,美团大众点评、唯品会、1号店、豆瓣网、今日头条、蜜芽、YY公司等7家企业加入“反炒信”联盟,“反炒信”联盟完成第一次扩盟,力量进一步壮大。
2018年5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加大对电子商务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除了将进一步打击恶意刷单、恶意评价、空包裹代发邮寄等失信行为外,其中的亮点是成立跨地区“反炒信”联盟和联合惩戒。
2018年5月~1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网信办和邮政局八部门联合开展2018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剑行动),重点之就是整治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记者梳理发现,自2016年11月18日反“炒信”联盟联合发布第一期“炒信”黑名单以来,共发布六期刷单炒信失信名单和三批电子商务领域专项治理黑名单,涉及近1200个主体,包括刷单炒信商家、刷单炒信平台等,已形成定期发布机制。
在打击刷单炒信方面,电商平台也逐渐承担起了自己应负的责任。据阿里巴巴有关负责人介绍, 2018年1月至今,数据技术主动风控识别出2800多个炒信平台,联合执法部门,打掉傻推网、整点抢、牛刷刷、蓝天碧水、蓝天网等大型炒信平台。运用社交群体反作弊算法、物流空包算法、刷单资金网络算法,从刷单行为的每一个环节入手,建立覆盖全链路的大数据实时风控与稽查系统,阿里巴巴正在不断升级打击刷单行为的力度。
美团点评先后采取制度约束、技术防范、警企联合打击等多种措施,全面整治“炒信”行为。截至目前,美团点评共向反“炒信”联盟提供两批黑名单1318条;累计处罚违规“炒信”商户逾19.4万家,封禁违规会员账号逾4.6万个,处理违规评价超过1000万条;先后配合公安机关破获27起涉及黑产的刑事案件,183名危害用户利益、破坏平台交易秩序的不法分子受到严惩。
电商平台唯品会则在平台内部建立了甄别、排查、刷单炒信系统,通过大数据实时多维度的数据进行分析,及时掌握作弊数据;任何数据达到触发标准,通过人工方式进行分析;建立档期制方式,品牌和商品的销量与排序还没有直接的关联,减少商家刷单获利;自建自营物流配送,防范快递炒信刷单。
面对庞杂的“刷单炒信”类违规招聘信息,58同城一方面有效提升信息发布门槛,平台内企业用户所发布的招聘信息均须通过营业执照认证;另一方面升级平台风控手段,针对不断变化的刷单炒信发帖特征进行深入挖掘,并阶段性清查治理平台刷单炒信信息,通过上述手段,有效地推高黑产成本,消耗黑产资源,在源头处对刷单、炒信产业进行有效遏制。
在识别出作弊订单的基础上,京东制定了一系列的严格管理及惩罚措施,包括作弊订单将不计入销量排名,且会删除虚假的评价内容;凡是被系统鉴定为虚假交易的店铺,对涉及商品进行惩罚性降权,情节严重者关店;限制有虚假交易行为的商家参与京东的营销活动,营销资源优先提供给无作弊行为的优质商家等。
与此同时,这些平台的负责人也表示,随着打击的不断深入,线下刷单也变得更为隐秘,一些刷单团伙甚至以校园营销活动的名义进行线下推广。黑产技术也在更新迭代,刷单信息由初期的人工发帖到发帖机发布,炒信刷单信息的量级呈几何倍增长。
他们呼吁,根治刷单,离不开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执法机关严惩刷单行为,提高违法成本,对其形成合力围剿之势。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健全严密的监管体系、构建更强大的技术体系,是监管部门和平台必须要做的功课。在消费者越来越追求品质与服务、要求性价相匹配的当下,商家要守住信誉底线,社会各界更应携起手来夯实商业信用基础,还市场一个和谐、清朗、诚信、繁荣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