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时尚”:穿在身上的可循环经济

2018-12-27 08:51离咲
至爱 2018年12期
关键词:时尚消费者产品

文|离咲

命题

时尚产业通过大规模分销模式,以销量为王的商业模式构成了全球供应体系,同时也产生了污染和过度生产等问题。“血汗工厂”“水源污染”“穿一次就坏”等与可持续发展相悖的标签也让时尚产业为人所诟病。

越来越多的组织和设计师将目光集中到“可持续时尚与循环经济”主题上,绿色的原材料、绿色的生产过程、材料的循环再利用等相应措施被普遍提及。

根据资料显示,循环经济是一种与传统线性经济(开采─制造─丢弃)不同的产业经济模式,重点在于通过重新设计产品和商业模式,促进更好的资源使用效率、消除废弃物及避免污染自然环境。

那么时尚产业如何将线性模型转换为循环模型?如何因此保护或是改善环境?

不久前,刚落幕的2019春夏上海时装周将“可持续发展”议题再度推到前沿。受品牌方邀请,记者深入上海时装周“由美至善”可持续时尚公开论坛,聆听15位来自Global Fashion Agenda、鄂尔多斯羊绒集团(以下简称“鄂尔多斯”)、Nike、之禾集团(以下简称“之禾”)和顺丰集团(以下简称“顺丰”)等的高管、意见领袖和关注“可持续时尚”的设计师,对于当下时尚产业对环境和社会影响的探讨、分析。

定义

早在1987年,挪威前首相格罗·哈莱姆·布伦特兰在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可持续发展应该理解成既能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需求的产品,这为当时以生态环保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提供了新的维度,融入了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念。

循环经济有两种循环模式:生物循环和工业循环。生物循环为产品最后可被生物分解,回到自然环境中提供养分。工业循环为将产品设计得容易回收、再制,产品最后可维持同品质回收,或升级制成更高价值的新产品。

论坛中,带着循环经济的使命感去设计,挖掘旧衣背后的故事─作为中国的第一个再造衣品牌“再造衣银行”的创始人,中国“可持续时尚”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独立设计师之一的张娜认为,时尚产业的循环经济是对人们消费过剩的一种反思。“对于‘因为经济形势不好而倡导循环经济’的观念,我不是特别赞同。实际上循环经济是人们经消费过剩,或追求过剩之后的一种反思。一个人并不需要太多东西,但往往人们会买很多用不上的东西,如果有一个循环系统,就能让资源良性发展下去。”

环节

《2018年度全球时尚产业态报告》显示,可持续发展并不只是营销手段。它深入时尚企业供应链上游,用循环经济理念,让时尚企业运营模式更新换代。

有评论表示,中国时尚行业表现为“有能力实现‘可持续时尚’”,但“是否有意愿实现”则是另一回事。人们普遍认为:在现阶段,比起环保,中国消费者还是更愿意为便宜好看的设计买单,看重的是明星带货同款,关注的是品牌新签约哪位明星……

论坛上,一位落座观众席的设计师很坦诚地透露,以他的自有品牌为例,为了企业的生存,他只能将商业放在第一位。可持续发展,和企业自身发展没有太多关联。甚至很多人认为,在中国谈“可持续时尚”,是政府职能部门才需要关心的事。换句话说,“可持续时尚”在品牌意义上的变革,其实不如在产业意义上的变革。“可持续时尚”是大战略,其落地的细节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理念的迭代、流程的改变等,这将引发种种“阵 痛”。

对于“中国究竟是否存在‘可持续时尚’”的话题,坚持可持续时尚理念20年的上海本土时尚品牌“之禾”的创始人兼总裁陶晓马就此给出了深刻解读: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审美体系,消费者自然会选择觉得更重要的东西。实际上从消费者开始,整个品牌产业链也要用顺应自然的生产方式,选择自然的原料,好好设计与制作,这样一整条的产品链到消费者就打通了。”

无独有偶,张娜也认为,“再造衣银行”并不会特意打着“环保”旗号,请消费者买单。最重要的是,在设计的产品被消费者喜欢后,环保价值、可持续面料等才能作为其重要的附加值。“对于市场来说,这也是一种消费升级。每一次时装消费行为,背后产生的价值感、社会责任感,是真正深层次的服装产品互动。”

会后,记者采访了国内知名的“可持续时尚”品牌P.E.T.创始人赵文静,她也持有相同的看法:“我们从不让‘环保’情怀和概念为产品背书。我们希望我们的产品和设计是因为实用可行而被消费者真正地接受。”而且越多人购买“可持续时尚”产品,这条绿色产业链的相关成本也就越低,这也是正向循环,能让更多人买得起用良心制作出来的好产品。

除此之外,鄂尔多斯商业部执行总经理戴塔娜认为,对于国内时装集团来说,“可持续时尚”难在落地执行度,在于体系之下的小细节落实。

消费者

要让整个时尚行业更加绿色,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产、销售环节乃至于消费者等方面缺一不可。

卡罗琳·查尔默表示:“可持续与环境、社会以及道德三方面息息相关,不只存在于时尚行业的供应链,同时包括生产、时尚销售如何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当然还有消费者如何消费时尚。”

在设计师张娜看来,虽然在国内依然是小众议题,并没有达到大众层面;但是在欧洲,“可持续时尚”近乎全民化,在每个人心中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理念,甚至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而国外设计师们也在身体力行地推广“可持续时尚”概念。

而唤醒公众的“可持续时尚”意识也是相当重要的事情。现代传播集团时尚编辑总监叶晓薇在她所在的《周末画报》撰写有关“可持续时尚”的专栏,属于较早踏入“可持续时尚”传播领域的业内人士。“但是那时,多数中国时尚产业内人士不会谈这个话题,或者对可持续发展完全没兴趣,时尚媒体也没有进行太多宣传。”她说,“自然地,消费者得不到这方面的教育,意识不到我们行业存在的、独特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关于在民众心中种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陶晓马坦言,“之禾”的第一个10年主要致力于消费者教育,推广天然纤维的益处、植物染料与鞣制的优势等等。不过,面向中国消费者的“可持续时尚”营销传递的信息确有些许不同。瑞典快时尚零售巨头H&M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经理汉娜·哈林说,虽然她能看到中国消费者来到H&M,表示希望找到主打可持续材料的绿色环保标签产品;但是他们对劳工条件、供应链管理与动物权利的关注相对没那么多─而后面这几项议题H&M的美国与欧洲消费市场中强调得更 多。

现状

据国际知名时尚媒体BOF(《时装商业评论》)的报道统计,2017年,每100家领先企业中,有42家公开了供应商信息。领军企业还将走得更远,通过回收与再生的方法实现产品生命周期闭环。随着焦点不断转向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将从分散的项目集聚为整个时尚价值链的关键部分。

论坛中,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的弗朗索瓦·苏谢用“循环经济”理念分析“可持续时尚”面临的资源环境与发展模式问题:“再循环经济当中主要有三个原则。第一个是从一开始的设计环节就要避免污染和浪费;第二个是增加产品的使用率,这也能带来更高的利润;第三个就是进行循环不断的再生,并且将自然的资源反复利用、循环利用。”

在卡罗琳·查尔默看来,如果“可持续时尚”要长久地持续下去,时尚企业必须能够长久发展,长期盈利。相比西方国家,中国时尚行业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在整个供应链,并在每个阶段环节做不同的控制和管理。

随着不断崛起的年轻消费力量与新中产阶层的消费推动,中国市场的“可持续时尚”发展,未来必然是个趋势。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无疑开始意识到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性。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8年8月发布的报告,综合中国10座城市、近10万消费者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个人消费对环境将产生直接影响”。虽然如此,但尚未有强大说服力的数据量化他们究竟有多关心、决定购买时装产品时对其可持续性究竟有多少考量。

不过,记者想起此前曾采访过国内多所IB学校(设置国际文凭课程的学校)的经历,从中得知,IBO国际文凭组织已在与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合作,将“系统思维和循环经济”观点纳入IB课程(国际文凭课程)。 一位IB持证外籍教师也对记者表示,此举会使IB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为可循环经济的创造和实现打造出一个积极的局面。

对此,全球思想领袖机构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的创始人艾伦·麦克阿瑟夫人也有自己的理解。2016年她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循环经济与教育的联系是明确的。我们需要新一代的年轻人和成年人的思维方式不同,以循环的方式进行思考。”

也许目前“可持续时尚”发展还只是个公益口号,必定有一段漫漫长路需去“且行且努力”。陶晓马认为,儒家思想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性能推动可持续性成为时尚消费中更明显的趋势,“现在就短期而言,人们还是想买时装炫耀,但我认为这个阶段总是要过去的。中国人骨子里还是认为‘少即优雅’”。

猜你喜欢
时尚消费者产品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系无理取闹?NO! 请为消费者擦干眼泪
日化品牌怎样才能吸引年轻消费者?
知识付费消费者
环保很时尚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只为写作的慢时尚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