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教学模式在Excel公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12-27 04:21:56戴长秀
现代计算机 2018年29期
关键词:模块化公式基础

戴长秀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广州510545)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其他学科与计算机学科的融合越来越密切,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网络经济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衡量大学生素质的标准之一,计算机和英语成为大学生展翅高飞的两翼。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由计算机文化基础发展而成大学计算机基础,2010年《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的发布,标志着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新一轮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在高校形成共识[1]。《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入门课程,教学内容以“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操作系统+Office应用+计算机网络”为主,培养大学生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基本应用能力。

1 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概念

20世纪90年代,模块化教学模式应用到教育领域,模块化教学模式主要有MEF(模块式技能培训)和CBE(能力本位教育)两大流派,最初应用于职业教育,随着教育工作者发现传统教育的缺陷,才逐渐扩展到高等教育。模块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知识作为核心,以应用作为载体,将知识点与应用深度融合,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现状分析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国内高校必开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尽管有些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未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但是他们通常会开设另外一门类似的课程即计算机导论,其教学内容仍然包含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

2.1 计算机基础课程开设现状分析

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为例,我校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使用的是1+X课程体系,《大学计算机基础》是1,X包括网页设计、数据库应用、图形图像处理、Flash动画、Office高级应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每周3学时,一学期共45学时。本课程考核方式使用教考分离,学生期末成绩以广东省计算机水平一级考试成绩为准。考试内容主要有两大模块客观题和操作题,其中Excel部分分值约占25%。模块化教学突出的是专业化,职业化培养,模块化“精、专”培养目标正好与我校“通基础、精专业、强外语”办学理念相一致。

2.2 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是一所文科类院校,女生居多。与男生相比,女生的实操能力相对较弱,理解能力相对欠佳。Excel公式是一个偏向于理工科的内容,针对男女学生比例严重失调的文科类院校,教学过程的开展变得较为困难,学生概念不清、知识混淆、操作盲目跟从等现象成为了普象。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填鸭式灌溉,极少给学生思考或提问的机会,这样的教学方式极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倦学、怠学的情绪[2],而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引入适时的解决此等难题,将Excel公式模块化,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过程模块化。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点的学习。

3 模块化教学模式在Excel公式教学中教学设计

Excel广泛地被应用于经济、金融等众多领域,究其原因是因为它能对工作表中的数据进行计算、统计和分析,而公式正是Excel数据管理功能的核心,通过简单的复制公式就可以对整个工作表中的数据进行相同的统计分析。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要求,在充分理解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前提下,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本着以学生为主的原则,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笔者把Excel公式的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模块,模块1概念介绍,用时半学时;模块2公式输入,用时半学时;模块3基本函数应用,用时1学时;模块4函数拓展用时2学时。

3.1 公式的定义

公式是一个由“=”开始的等式,由运算符和运算数据组成。运算符包括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大于、大于等于等关系比较运算,文本连接运算等。运算数据主要有常量、单元格引用、单元格区域引用、函数等。同一个计算通常可以有不同的表示法,如=A1+B1+C1+D1 或=SUM(A1∶D1)。

3.2 公式的输入

因为公式是以等号开始的式子,因此,为了避免出错输入公式时要先输入“=”,再输入其他内容。由于一个计算有着不同的表示方法,如果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若将计算公式一一列举,会适得其反。模块化教学,师生一块找出问题的源头,从根源出发,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数据的管理只重视统计结果,忽视其间的分析过程。

公式使用时存在易错点,单元格的相对引用、绝对引用或混合引用在具体使用时混为一体。模块化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发散学生思维,最后师生共同归纳结果。正是由于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因此学生对公式的理解比较透彻,能举一反三,以不变应多变。

3.3 函数介绍

与理工生相比,文科生对函数的概念非常陌生,从而直接导致函数使用不当。模块化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因此,针对函数的讲授,笔者首先是将函数分类,分模块,同类函数类比法讲授,以点带全。先介绍函数和概念,再介绍函数的引用格式,然后再运用函数进行计算分析。众所周知,函数是完成某个特定功能的指令集合,引用函数名即为使用其功能,根据函数功能将函数分为不同类别。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选择不同的教学案例。如给金融专业学生讲解财务函数时,选择保险案例讲解PV,衡量保险是否值得购买;选择贷款买房案例讲解PMT,求月供;选择存款案例讲解FV,求将来可能的创业资金。模块化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根据模块化教学内容设置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教学案例信手拈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不仅有极为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的知识不仅要源于书本,更要源于生活与实践。学生使用函数时存在如下问题。

问题1,函数功能不清晰,格式不理解,众所周知,函数使用遵循一定格式,格式为“函数名(可选参数列表)”,学生使用中常出现括号不匹配,错用中文标点符号,参数不明确,参数引用错误等。

问题2,将公式等价于函数,完全将公式的概念与函数的概念混淆。自从学了函数,就忘记了公式的本质,任何计算都想通过函数完成,例如综合成绩=平时*30%+期末*70%,再如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工资税,学生都希望寻求相应函数完成求解。

问题3,函数的嵌套使用混乱,例如工龄=当前日期-入职日期,学生错误认为工龄的计算式=year(当前日期-入职日期),思路过于窄小,不会绕弯,更不会发散思维,因此无法得出正确定计算式=year(当前日期)-year(入职日期);再如逻辑函数IF,学生的目光会仅盯着单元格的值,不能将条件描述与单元格的值联系,因此经常是挑选单元格与条件值进行匹配,而不是用一个通用计算式求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计算思维,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3]。虽然计算思维的最佳体现是程序设计,但是也可以应用于计算机基础教学。

Office的研发人员不仅为Excel的使用提供了大量的函数,同时也给用户提供了相应的函数帮助文档。在短暂的教学时间内,教师无法将函数完全讲授,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看帮助文档,通过帮助文档理解函数并正确使用函数。21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学习知识,更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习永远在路上。

4 结语

Excel公式教学应放弃教学内容多而全,知识结构拼盘化的教学模式,要灵活选用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专业为指导,根据专业特点选择教学内容,走多元化的道路,确保学生通过学习,能在某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上得到提高。大学生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的较高层次,是为国家建设输送高层次的、高质量的优秀人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方式,任何偏重理论或偏重实践的教学模式都是片面的,高校学生的教学模式没有定律,只有不断的研究探索,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和创造能力的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模块化公式基础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不等式”基础巩固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整式”基础巩固
等差数列前2n-1及2n项和公式与应用
模块化住宅
现代装饰(2020年5期)2020-05-30 13:01:56
例说:二倍角公式的巧用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2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中国核电(2017年2期)2017-08-11 08: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