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中的作文教学方法

2018-12-26 12:33乐冠升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乐冠升

摘 要:作文教学是整个小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环節,其对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整合各种资源、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来拓展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是教研人员普遍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语文教学

口头为语,书而为文,作文作为学生书而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教师教学方法及策略的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养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写作水平。下面就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谈几点个人的体会和方法。

一、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写作、对待写作

1.写作从长计议。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让写作成为习惯对于小学生们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教师要考虑的事情很多,如何让学生正确的审题立意,怎样设计文章的结构,如何使用自己头脑中的写作素材,这都需要有一个长期的锻炼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实践,把理论一股脑儿地告诉学生,学生未必能够全部消化吸收,最后导致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一来二去,学生独立作文的能力大大削弱,甚至对写作产生排斥,这就很难让学生燃烧起写作的热情。

2.“战线”不要过长。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一次的作文教学战线拉得过长,从写作文开始到评改结束,往往要经过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甚至更为漫长,信息反馈的比较慢,这样很难达到高效率的教学要求。

3.让学生参与评价。评改作文完全是教师一个人的工作,教师的“敬业”忽略了学生的参与,这样很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要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的亲人,写自己的经历,写自己的感悟,对自己有启发,也能开拓别人的思维,这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而东拼西凑,词不达意,一通敷衍,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吸取他人的教学经验,不断的深入研究,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改善写作教学现状。

二、以学生习作引领思路拓展

作文教学中有这样的现象,为拓展选材思路,教者煞费苦心,可打开学生习作,又大失所望。原来,老师选材的“高度引领”,使学生感到原本的生活失却了光泽,不得已只好胡编乱造;老师选材的“深度掘进”,使学生感到固有的材料失去了意义,无奈何只好移花接木。可见,拓展选材思路,教者的“越俎代庖”,只能拔苗助长,使学生思路变得呆板起来;教者的“耐心细致”,只能是适得其反,使学生思路变得狭窄起来。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真实的生活和真切的感受。开启选材思路,让学生互相启迪,则更切实有效;互相引领,则更真实可靠。如《难忘的双休日》,教者未作选材指导,而学生选材很是丰富:有的写短途旅游,亲近自然,其乐融融;有的写来往奔波,忙于补课,疲惫不堪;有的写操持家务,做这忙那,快乐无比;有的写扮演角色,走进市场,认真服务;有的写学着当家,忙忙碌碌,收获多多;有的写无所事事,无聊之极,盼望回校……看学生选材很有个性,教者便以“选料之路好宽广”为专题,让学生互相介绍所选材料。从自己的选材,学生看出了生活的真实,悟出了真实是选材的根本;从他人的选材,学生看出了视角的独特,悟出了新颖是选材的追求。可见,引导学生互相介绍选择材料和选材经验,学生的选材思路定会不断开阔,对生活的认识也会日渐深刻。

二、教师要推荐学生阅读书目,使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语文是一门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综合学科。语文的综合性既体现在语文中无论从主题、年代、国籍,还是选材的语高和文体、题材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又体现在语文中的阅读、作文、基础知识等互为影响和补充。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基础,写作是目的,两者之间密不可分,互相带动、互相促进、相得益彰。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生在写作前,必须要多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好段,这样在写作时,就可以不费吹灰而信手拈来。多读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读书有益,既是读者思想中的一次旅行,又能怡情、博彩、长才。所以,语文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多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书籍、名著导读等,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和阅读习惯。

语文教师在推荐学生阅读书目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阅读水平,既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又要贴近小学生的心理机制。除了基本的古诗推荐和故事书、经典童话之外,教师还要适当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国内外名高名著,挑选学生适合阅读的书目。诸如像《少年维特之烦恼》等一些外国名著等,教师就要先把几种译本和出版社拿来比较,找到质量优良的一种推荐学生,而像《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沉思录》等偏理性、重哲理的文字,因为小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尽管名气很大,但我们也不提倡学生拿来阅读的。

三、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提高认识

没有观察就没有收获,不总结经验就没有进步。生活中到处都有美丽的东西,有令人难忘的记忆,有启发我们的事物,关键是我们要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客观世界是我们最好的写作素材,古今中外任何一个优秀的作家,他们都具备观察生活珍惜生活的能力,然后才能够妙笔生花。小学生年纪尚小,他们的观察并不细致,往往由于好奇心的冲动,他们的游戏心理占很大的一部分比重,他们的认识也比较肤浅,文章的内容缺乏真实感受。有一次写作文,题目是《一次班里的小实验》,要求也不高,八百字左右,只要写出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描述出实验的顺序,写清楚自己的心情和收获即可,但是很多同学的表现并不理想,原因很简单,他们在平常的日子里观察不够细致,不能够通过表象了解事物的本质,这就需要督促学生学会观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认真作总结,仔细的修改,慢慢地就能够提高认识水平和文字方面的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需要教师合理根据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理解能力调整作文教学的重点和目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和兴趣为中心,以学生的终身写作习惯和终身写作兴趣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和最终出发点。

参考文献:

[1]夏天,周绍刚.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5):69-70.

[2]徐艳.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5(01):172-173.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