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要实现的效果
用智能手机控制家中的电视、空调、灯光、窗帘、热水器、电饭煲等设备。
实现过程
A 整体流程
B 手机连接智能主机
手机→安装厂家提供的APP→连接家里的无线路由器→连接智能主机
C 智能主机控制家中各个设备(以电视、空调为例)
打开APP→新建按钮→长按弹出选择菜单,选择按键学习(此时智能主机的LED指示灯会不停闪)→用家里的红外遥控对着智能主机,按一个键(如静音键)→智能主机的灯不闪,学习完成。
此时,APP里新建的按钮即代表遥控键的静音键。按钮名称与图案可根据个人需求与喜好修改。
同理,其他按键也可按照相同的步骤操作学习,然后就可以用手机来控制家里的电视和空调啦~
PS:其他类型的设备,也可以让智能主机去学习,然后通过手机实现控制哦~
Big Data · 大数据
数据来源于公开资料整理
01 智能家居区域分布情况
02
03 购买智能家居的动机
04 智能家居安全性
05 关注智能家居领域高考生必读
听TA说
@系统维护了我
(东南大学自动化专业,智能家居系统开发工程师)
身为系统开发工程师,最忙碌最紧张的时候当属系统新版本上线之前。这种时候,晚上加班到一两点是常事,甚至很可能通宵。到后来,每人一张折叠床成了我们研发部门的标配。
有时候,为了让用户在APP上的操作体验更好,我们会花费很多时间,因为有些控件系统不提供,只能靠我们自己绞尽脑汁去实现。比如画一个半圆,要做到根据手指的滑动在半圆上滑动,这就需要使用数学里的正弦余弦来做算法。虽然过程充满艰辛,但当效果做出来时,内心会感到无比自豪。
为了做产品,我见过凌晨三点的夜空,这一切的辛苦,都是为了创造最好的产品体验。我清楚记得开产品发布会的那天,到场的人非常多,座无虚席,来晚的人最后只能站著。看着产品经理向大家介绍自己研发的产品时,我感到非常满足,非常有成就感。那一刻,会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洋葱头
(北京交通大学物联网工程专
业,智能家居设计师)
智能家居设计师分两个层面:研发和服务。我是做研发的。
研发层面的工作包括产品外观设计、结构设计、线路板设计、交互软件设计等。
产品的外观最初源于脑海中的某个想法、某个灵感,创意有了之后需要对其可行性加以论证,优化协调产品在外观、颜色、细节、特性及功能等方面的复杂关系。有时候,有些外观说不出有什么问题,但看着始终有种违和感,这通常就是细节的问题。
整个创意完善至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时,我们才会着手完成外观模型、概念设计原型的制作,CAD、PS等画图软件是常用工具。最后运用三维辅助设计完成具体的设计工作,做出样品。
做结构设计不仅要设计产品的内部结构,还要完成零件的材质选择、结构强度、磨具优化等工作,确定生产所需的规格和技术,测算材料和制作成本等,听起来似乎不太有设计感,但每一步都非常重要。
线路板设计与交互软件设计也有独特的需要掌握的技能,共同点则是掌握并熟练使用绘图软件。有些设计还需要通过代码来实现。可以说,研发设计是一份艺术与技术相伴的工作。
@机智的土豆泥
(重庆工商大学市场营销专业,
智能家居销售顾问)
我是一个销售,但是必须要学技术。不懂技术的销售,其实只是会吹牛,这是无法吸引客户的。学习技术有一定难度,不过这对我的工作很有帮助。
我每天要拜访2~3个客户,有时还要去工地,晚上有饭局,回到酒店后还得继续做方案。在工地上,有时需要自己亲自上阵调试,调试过程中还会接到其他各地经销商的电话。某一次在工地调试时,毫不夸张地讲,我一天下来接了70个电话,平均每个10分钟。
做销售,没有八小时工作制的概念,深夜在线回复客户的问题是常事。
有段时间我负责市场工作,同时一直兼职网站后台客服的工作,每天凌晨2点前都没法睡觉。即便回到家,网站后台也是开着的。
做客服时要专业、耐心、态度友好。还记得一位一直以微信和QQ沟通的客户,一年后与他见面时,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你是男的啊”。原来是因为我一直非常耐心地给他解答问题,而他从来没遇到过有哪位男性这么细心地给他答疑。
只要客户需要,我就会24小时随时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