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邦怀
摘要为全面了解新时期下国内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以及质量,发挥医院的重要角色,本文介绍新时期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困难并展开科学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实现医院的总体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一、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一)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科学
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重点落实于记录工作人员考勤状况、个人信息、工作合作等行政事务,仅仅将人与工作相结合,重视对人的个体管理,忽视人文关怀,并未了解员工的内心需要,难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人才流动机制不完善
由于国内人口数量过大,而且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导致招聘市场呈现饱和状态。即便国内有大量的中介公司或者人才中心,但依然无法有效引进专业人才。例如:医院某个科室缺少主任专家,但引进流程不仅需要学科领导同意,还需要上级部门根据医院的发展规划进行批示,不仅导致周期过长,而且经常发生人才纠纷,互相争抢,甚至故意阻碍手续办理。
(三)绩效评估内容不足
工作情况不是一沉不变的,优胜劣汰是生存准则,因而医院需要利用科学的评估体系考核医疗人员的工作情况,表现优异的员工予以嘉奖或者晋升,而表现不好的员工予以处罚或者辞退,但如今绝大多数医院用一套考核体系评估所有科室的员工,未能考虑科室之间、人员工作差异,无法公正地反映员工的个人贡献,最终导致表现优异的员工难以得到应有的鼓励,失去工作积极性。
(四)激励机制难以落实
薪酬作为激励政策的关键,其不仅能够激发员工积极『生,同时公正地评判个人贡献,但目前医院依然采用传统的薪酬体系,薪酬结构过于简单,且无法反应员工的工作情况,加之管理部门缺少市场调查,导致薪资待遇与市场有巨大差异,最终激起员工的不满。
(五)缺乏员工培训
医院作为关乎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单位,其更应重视人员的招聘以及培训体系,而医院领导人员过于重视经济利益,减少人才引进以及人才培养的投入,认为医疗人员只需按照规章制度工作便能满足患者需求,最终导致医疗水平无法提升,市场竞争力逐年下降。
二、新时期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一)構建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第一,医院的发展取决于自身的医疗水平以及服务质量,人力资源作为医疗事业的主体因素,医院需要将其与未来发展相结合,拓展人力资源,将合适的岗位分配给合适的员工,发挥员工自身价值,同时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以及经验,发挥自身能力改善医院的人员结构,考虑医院的未来发展,调查市场情况并提前制定发展战略,遇到难题能够及时解决,推动医院又好又快发展。第二,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工作需要融入人文关怀,考虑员工心理问题,医院的发展无法离开员工的努力,因此人才作为发展的推动力,管理人员需要以人为本,与他们进行和谐的沟通,尽可能利用医院现有资源满足员工的内在需求,理解员工的工作艰辛,使其感受到上级对自己的认同与信赖,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发挥自我价值,打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二)制定针对性职业规划
第一,根据部门以及工作的差异,每位员工的发展道路也不同,管理^员应当了解员工的工作内容并为其制定发展规划,针对表现优异的员工提供知识培训,改善晋升机制,促进有才华的员工可以得到应有的收获。医院为员工提供发展空间,管理人员需要给予每位员工成长的机会,实现员工的理想。第二,医院应建立长期的人才梯队培育计划。由于应届毕业生逐年增多,虽然涌现大量的医学人才,但其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导致自身才能无法全部发挥。
(三)建立先进的竞聘制度和用人机制
按照岗位细化原则,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当解决岗位重叠、岗位缺员等问题,根据医院的实际需求设置岗位,透明招聘环节,保证竞争的公平性,选取更为优异的人才,制定合理的工作合同,拒绝关系户渗透医疗体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用人原则,保证薪酬可以匹配员工的贡献,根据劳动量以及工作态度给予薪酬,进一步发挥工资导向作用。
(四)完整行的考核制度
构建先进的评估以及信息数据库,将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呈现每位员工的工作情况,使员工了解到自身不足以及他人的优势,进而激发自身的学习动力。此外,以数据库的分析结果作为晋升依据,杜绝考官以主观印象决定员工发展道路,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发现成绩未达标准的员工或者领导,立即给予处罚。
(五)加快院长的“职业化进程”
除基层员工以及人力资源人员的素质培训外,政府部门需重视院长的管理能力和思想观念,院长作为医院的领导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大局观以及三观,带领医院朝着正确的道路变革。因此,政府应当定期召集院长开展座谈会,灌输最新的国家医疗政策,给予正确的导向,避免医院发展战略违背国家战略规划。
三、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作为国内不可或缺的部门,必须具备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打破传统,提高竞争力,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