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彦 开滦
摘要新时期不论是对于基层的日常生产环节,还是经营管理活动,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加强都不能松懈,而针对新形势下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而言,必须要体现创新和与时俱进,针对新时期新问题追求一种改革需创新、创新追发展、发展求上进的模式,积极总结基层党组织以往的工作,积极探索新道路,为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和好的开端,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将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关键词创新工作方式 基层党组织 建设
一、新时期企业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组织是党中央团结基层群众、带领基层群众贯彻和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堡垒,同时也是党调查基层情况、掌握基层动态、与群众紧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坚强且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层党组织是实现党中央领导的重要条件,是党中央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党的基层组织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全党的战斗力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群众的先锋模范作用是贯彻落实党的科学理论和方针、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的重要工作。
二、新时期企业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夯实理论基础,提升党员、群众的理论水平
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建设学习型的基层党组织,不断提升党员、群众的政治理论基础和思想政治觉悟。始终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的政治素养。理论基础学习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集体讨论、视频学习、参观等形式。企业党组织应及时组织基层党员、群众学习、掌握党的各项理论和方针政策,保持理论学习的时效性、持续胜。
(二)建立健全监督考核制度,完善责任机制
要完善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民主评议制度,对党员作出客观公正的党性分析评议意见,按照规定对不合格党员妥善地进行组织处理。要设置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完善责任机制和问责机制,把基层工作落实成为硬指标任务,细化量化考核标准,提高考核奖惩的透明度,细化到人,责任到岗,严格责任追究。建立完备的群众监督体制和监督渠道,落实好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营造密切的党群关系。要充分发挥考核结果的激励、监督作用,将考核结果作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三)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的机制
基层党组织教育管理方式以及工作机制的创新不仅关系到基层党组织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是基层党员队伍建设的生命力所在。以必须要认清形势、重视实践,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时刻关注党员的思想变动,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贯穿其中。其次要重视党员队伍凝聚力建设,通过教育管理机制创新使得基层党员队伍逐渐的形成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在感情上相互融通,在思想上保持高度一致,激发党员干部和基层党员的奉献精神,为新时期的基层企业改革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再者重视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党员工作效率,总抓党员队伍素质建设,创新党员教育内容和方式,追求层次化、动态性以及双向交流型的党员教育模式,时刻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四)加强作风建设,不断改进企业管理层和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作风
党的作风就代表着党的形象,因此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坚持从严治党,不断摆脱不良风气,改进工作作风。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不仅要在基层党员和群众身上下功夫,也要在企业的领导班子和管理层当中用功,认真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和管理政策。只有务实的精神,才能把党中央和国家针对企业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位,才能坚定不移地把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因此,企业党组织要加强管理层和基层的作风建设,号召广大领导干部和职工把注意力放到想干事上,把技能和本领施展到会干事上,把精力集中于谋求企业发展、改进企业管理和狠抓绩效落实上来。当前,企业应当在党中央的科学理论指导下,结合“两学一做”等教育实践活动的引领,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并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以企业的顶层设计为根本,不断改进生产经营和管理,创新体制机制。
三、结语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基础的领导者、体现者和执行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基层组织工作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形势更加紧迫,所以必须科学理『生地分析新状况、新需求,对症下药,适时转变工作方式方法,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管理和服务功能,以实干精神敢于攻坚克难、积极作为,努力开创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