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发展脚步逐渐加快,宫颈癌、乳腺癌等妇科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到女性的身心健康。乳腺癌发病位置为乳腺导管,作为末梢单管上皮的一种恶性肿瘤,该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催乳素、内分泌雌激素异常以及病毒感染等因素联系密切[1-2]。随着乳腺癌早期筛查的推广以及以外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理念的普及,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得到不断改善。患者在希望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同时,也更加关注术后生活质量;乳房重建术使这部分患者获得了形体完美的机会,目前已经成为乳腺癌综合治疗领域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理以及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腹壁下深血管穿支皮瓣(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 flap,DIEP)乳房重建术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游离皮瓣乳房重建术[4]。本研究旨在为DIEP乳房重建患者寻找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给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报道结果如下。
本研究经过某三甲医院批准,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0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28~56岁,平均年龄为(40.36±4.13)岁。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游离腹壁皮瓣乳房重建手术,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即刻乳房重建患者28例,延期乳房重建患者16例;导管原位癌8例,导管内癌5例,浸润性导管癌30例,硬化性腺癌1例。患者术后住院天数为4~12 d,平均为(7.80±0.73)d。纳入标准[5]:(1)资料健全者。(2)依从性较好者。(3)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病理学诊断)确诊为乳腺癌。排除标准[6]:(1)合并严重精神障碍者。(2)不愿加入本次研究且不予合作者。(3)合并其它癌症者。
对所有患者进行资料收集,根据参考文献中可能引起引流管留置时间变化的影响因素[7],分析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腋窝淋巴结清除、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饮食、功能锻炼及疾病知识宣教等因素上的差异性,将有差异项目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分析影响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因素。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对所有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以P值是否<0.05为判断标准。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以引流管留置时间是否延长(>7天)为因变量,患者年龄、BMI、重建时机、腋窝淋巴结清除、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饮食、功能锻炼及疾病知识宣教等一般资料为自变量,α=0.05为逐步筛选变量的标准,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调查抽取的44例接受DIEP乳房重建术的患者中,有12例发生引流管留置时间延长(>7天),占27.27%。
发生引流管留置时间延长与未发生引流管留置时间延长的研究对象在年龄、BMI、重建时机、功能锻炼、疾病知识宣教、饮食指导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将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年龄(<40岁=1,≥40岁=2)、BMI(<24 kg/m2=1,≥24 kg/m2=2)、功能锻炼(无=1,有=2)、疾病知识宣教(无=1,有=2)、饮食指导(无=1,有=2)均是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的保护因素,重建时机(Ⅱ期=1,Ⅰ期=2)是危险因素,见表2。
乳腺癌作为常见恶性肿瘤,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威胁,位居女性肿瘤死亡的六位。有统计学研究显示[8],乳腺癌高发年龄段为40~59岁,该病发病主要因素与雄激素刺激累积时间、刺激强度等因素存在一定联系。40~49岁处于女性更年期前后阶段,该阶段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因此,机体内部雌激素水平会逐渐降低,减少雄性激素强度。长此以往积累刺激的总量,会提升乳腺癌疾病患病率[9-10]。
表1 单因素分析(n=44)
表2 发生引流管留置时间延长因素分析
DIEP乳房重建术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游离皮瓣乳房重建术,具有手术长期效果好、对供区影响小、组织量丰富、皮瓣存活率高、供区瘢痕隐蔽等优点,现已逐渐广泛用于临床。但因该项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时间长、技术难度高,不仅需要医生具有精湛的技艺,还需临床优质的护理与之配合[11]。为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关键在于术后彻底有效的创面引流,但临床常发现,患者行DIEP乳房重建术后引流时间有所差异,引流时间较长则表示患者术后引流液增多及皮下积液形成,影响创口的愈合。本文对所收治的44例接受DIEP乳房重建术的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所选取调查对象中,共有12例发生引流管留置时间超过7天,占27.27%。引流管留置时间超过7天与术后7天内拔管的患者在年龄、BMI、重建时机、功能锻炼、疾病知识宣教、饮食指导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Logistic回归方程将上述因素带入计算发现,上述情况均为DIEP乳房重建术患者发生流管留置时间延长的影响因素,其中重建时机是危险因素,其余均是保护因素。根据上述影响因素得出结论:(1)年龄:老年人皮肤血供较年轻人欠丰富,术后易发 生血运不足,且其皮肤弹性、血管弹性、机体状况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减退,因此,增加了术后引流时间。(2)BMI:超重患者皮下脂肪层较厚,手术过程中相对的创面较大,相对于非肥胖患者组织损伤也较为严重,超重患者血管脆性大,术中易出现术野广泛渗血、出血,极易造成术后早期出血。(3)重建时机:Ⅰ期重建的手术或伴有腋窝淋巴结清扫及前哨淋巴结探查活检,因此较Ⅱ期重建手术切口更复杂,手术创面也相对更大,这些因素可能增加术后引流量。(4)功能锻炼:功能锻炼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患者机体免疫力,促进机体康复,若未能进行功能锻炼,则完全依靠患者机体本身,因此,相比有功能锻炼的患者,未进行者会增加了术后引流时间[12]。(5)疾病知识宣教:疾病知识宣教可以使患者清楚的认识到自身在术后需要做到的配合以及注意事项,避免不必要的意外事件,从而减少术后引流时间。(6)饮食指导:饮食得当可以补充和调节体内代谢,避免不良后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避免炎症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减少术后引流时间。
乳腺癌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日趋发展完善的外科技术使患者获得更佳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对乳腺外科护理产生更高的要求。观察引流液的量和性状是乳腺癌DIEP乳房重建术等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它能够最直接地反映切口渗出情况,对确定拔管时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临床应关注上述相关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在围术期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及功能锻炼指导,对于老年患者应注意患者术后各项指标,积极预防并发症,提高术后引流护理的时效性及科学性,减少由于皮下积液所致延期愈合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从而加速疾病的康复和提高重建的效果。本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式:研究时间相对较短,短时间内的研究结果可能与长期结果存在误差,且研究样本选取例数较少,临床可进一步扩大研究周期及样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