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莉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 疾病预防控制所,北京 100038)
乳腺疾病是女性常见疾病,在女性疾病中占首要位置,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发病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1-2]。乳腺疾病分为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乳腺癌五大类,其致病因素比较复杂,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能发生病变,导致生命危险;尤其是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3-5]。
对某铁路企业女职工2014年至2018年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数据进行分析,乳腺增生具有极高的检出率,乳腺囊肿和乳腺结节也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其中40至49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是最危险的时期,应注意防治。近几年,乳腺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上升幅度较大,说明女性对于乳腺疾病自我保护和预防意识薄弱,在临床中应加强乳腺疾病知识普及。2014—2018年5年检测数据如表1至表5所示。
表1 2014年检查情况
表2 2015年检查情况
表3 2016年检查情况
表4 2017年检查情况
表5 2018年检查情况
从乳腺疾病检出率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该铁路企业女性乳腺疾病维持在一定水平,但检出率较高,各类乳腺疾病近5年的发展态势如图1至图4所示。乳腺囊肿从2014年的1.16%上升到2015年的2.07%,在2016年至2018年基本维持在1%~2%;乳腺增生维持在高发状态,从2014年的82.16%上升到2015年的95.2%,后3年呈现略微上升趋势;乳腺结节从2014年的5.36%上升8%又回落到5%以上;纤维瘤检出率较低,见于年轻女性;乳腺切除主要由于乳腺癌,基本维持在0.2%的水平。
近5年,该铁路企业女性乳腺增生检出率高达95%以上,有部分乳腺增生属于生理性的,多见于少女和年轻女性月经前,其原因是由于性腺激素分泌过旺及变化波动较大的缘故,月经后消
图1 乳腺囊肿发病趋势
图2 乳腺增生发病趋势
图3 乳腺结节发病趋势
图4 乳腺切除趋势
失。非生理性乳腺增生,若症状明显应积极治疗,每年坚持体检。乳腺结节检出率也较高,维持在5%~8%,因乳腺结节有癌变的可能,应定期复查以防癌变。乳腺囊肿检出率在2%左右,因乳腺囊肿多发生于哺乳期妇女,部分可自行好转,若非哺乳期妇女应引起重视,定期复查以防癌变;乳腺切除术后的女职工大都是因乳腺癌切除,应定期复查;乳腺纤维瘤占比不高。
乳腺增生、乳腺结节、乳腺囊肿在各个年龄段都有一定的检出率:40~49岁检出率最高,主要由于该年龄段处于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工作生活压力较大,激素分泌紊乱;18~29岁年龄段检出率增长较快,说明乳腺疾病呈现年轻化发展趋势,主要由于职业女性工作压力较大、社会不良因素影响及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等,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不同乳腺疾病年龄分布情况如图5至图8所示。
从上述统计分析可知,该单位女职工乳腺疾病呈多发趋势,并且维持在一定水平,乳腺健康不容忽视。从乳腺疾病发生的原因看:中医认为是由于情志不畅,肝气不得疏泄而淤积于内,导致气
图5 乳腺囊肿年龄结构分布
图6 乳腺增生年龄结构分布
图7 乳腺结节年龄结构分布
图8 乳腺切除年龄结构分布
血凝结;西医认为乳腺疾病与女性的激素分泌有关,多由内分泌失调导致。乳腺疾病主要与年龄、婚姻、生育、病史、职业、情绪等因素有关[6-8],年轻化发展趋势说明了环境和习惯等因素影响也较大;此外,40~49岁妇女发病率较高,这一年龄段是女性乳腺疾病发生的危险期。因此,准确分析乳腺疾病的发展趋势、年龄结构及发病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1)加强乳腺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自我防治意识,尤其对年轻女性,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劳逸结合,避免过渡劳累、睡眠不足;避免长期使用带有激素的化妆品;忌食或少时辛辣及快餐食品、戒烟戒酒等。
(2)保持心情舒畅、情绪乐观,特别是40~49岁年龄段的女性,此年龄段的女性正处于围绝经期,激素水平易紊乱,乳腺疾病处于高发期,应正确处理好家庭、工作和生活的关系,保持夫妻生活稳定,规律睡眠,低脂高纤维饮食,补充维生素,适当补硒,避免服用含有激素的保健品。
(3)定期体检,并学习必要的乳房望诊和触诊方法,坚持自我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