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陈 娇
户外建构游戏作为一种新型的游戏类型,融入了课程游戏化的精神,为幼儿提供更多自主游戏的机会,已经成为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部分。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引领下,我园的户外建构游戏不仅重视对幼儿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注重幼儿核心素养的渗透和发展。我们利用本土户外建构游戏这一片沃土,渗透和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指南》指出:“培养幼儿对户外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户外活动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身体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户外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通过户外建构游戏的开展,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兴趣。因此,我园从幼儿的知识经验和物质材料两方面进行了多重的策划和准备,以满足幼儿建构游戏的需要,为幼儿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条件和保障。
生活经验是幼儿开始建构游戏的重要知识储备,但是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比较有限。因此,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每个月会选择一个主题,和幼儿一起积累各种建构素材的知识经验,加深幼儿对素材的认识和了解,如本土建筑中有特色的高架桥、亭子、游乐场等。教师会利用游戏前的导入时间让幼儿欣赏和认识不同类型的主题素材并对其进行分类和了解。通过宏观的认识和欣赏,激发幼儿的建构兴趣,丰富原有的知识经验,让他们掌握更多的建构主题。
户外建构游戏作为一种建筑活动,当然离不开建筑材料。在我园的户外建构游戏中,已经投放了大量具有本土特色的游戏材料,由于幼儿的体力、技能都比较有限,所以教师选取材料时以安全、轻便、多元为原则。如:长短不同的线轴、大花片、木头积木、盒子砖块等材料不仅具有一定的本土特色,又有一定的创造性,小班幼儿搬运起来也比较容易,易于幼儿接受,让他们尽快投入游戏活动中。有些材料可以在游戏过程中投放,让幼儿在建构遇到困难时,能够有重新思考和选择材料的机会。幼儿往往会积极主动地为自己寻找合适的材料,让建构游戏能够保持趣味性,保证游戏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德国心理学家福禄贝尔认为:儿童在游戏中应自然、自由地发展,但没有合理的有意识的指导,儿童的游戏活动只能成为无目的的活动。在幼儿积极参加各种户外主题建构和自主建构的游戏中,教师应当提供适当的帮助和必要的引导。教师可以采取按需介入、有效互动、设疑共探等方法,让幼儿的核心素养充分展示和发展。
观察和理解儿童是教育工作的起点,“科学观察、正确解读、有效支持”是教师与幼儿日常互动中应有的专业行为。在游戏中,教师作为一个观察者,要遵循“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原则,细微观察幼儿之间合作的场景、幼儿思考的神态、幼儿搭建中的不足、幼儿违反规则的场景、幼儿乐于助人的场面、巧妙运输材料的过程、搭建失败的情形、搭建完成后喜悦的神态等,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确保建构游戏的教育价值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在幼儿搭建六角亭子的过程中,我发现洋洋在底部只用了五根线轴当柱子,和主题图上的六根柱子有所不同。我就在旁边数:“1、2、3、4、5。”洋洋听到后说:“老师,我知道缺了一根,可是没有材料了。”我笑着问道:“那你有没有主动尝试去找小伙伴要一根呢?”他低着头说:“还没有,那我去试试看吧。”这时,一旁的彤彤听到后,主动将一根线轴拿过来了:“我暂时用不到,先给你用吧。”洋洋感激地说:“谢谢你!”这个过程 一方面发展了洋洋的自信心,让他能够突破自己,尝试和同伴交流,另一方面也让彤彤表现出乐于助人的宝贵品质。可见,教师的有效参与和引导对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种无痕教育。
幼儿的核心素养发展不仅仅是在教学活动中实现的,也是在游戏活动中实现的,要根据需要灵活采用集体、小组、个别等多种活动形式。因此,我园的户外建构游戏有时候会以混班混龄的形式开展。每班的幼儿都分成红、黄、蓝、绿四队,幼儿佩戴不同的手环进行区分,每个队都分别由一位教师和保育员带领,不同队伍的游戏场地和取放的材料都不同。来自不同班级的同一队幼儿在一起游戏,给幼儿更多自由交流合作的空间。通过大帮小的形式,给不同年龄的幼儿更多交往的机会,促进彼此交往能力的提高。
幼儿在建构过程中往往不容易发现自己搭建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启发,帮助幼儿注意到存在的问题。有一次,我发现乐乐搭建的立交桥有一段桥梁断开了,没有拼接好。我没有直接指出问题,让同组的大班幼儿佳佳找来一辆玩具汽车,让汽车在立交桥的一端缓缓驶过,结果在拼接处发生了翻车事故。乐乐发现了自己在搭建过程中的问题,于是,重新摆放桥面,保证桥面齐平。教师不需要直接指出错误,可以设置情景启发幼儿,让幼儿自主发现问题,通过观察思考最终解决问题,充分体现出“教是为了不教”。
评价交流是户外建构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园坚持开展“有图有真相”的评价活动。在讲评的时候,利用拍摄的照片、视频和幼儿一起分享和回忆游戏环节,分享游戏中的创新经验,将典型创新的案例拿来与幼儿学习交流。请幼儿结合照片、视频讲一讲自己的游戏内容,将自己在户外建构游戏中创设的情境与同伴进行分享,促进幼儿间互相模仿学习,并重视游戏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导幼儿共同思考并解决问题,逐步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多数幼儿还停留在平面建构时,我发现栋栋和顺顺已经开始了立体的搭建,他们用长木板和线轴搭成高楼。我用照相机拍下了他们建构的高楼,让幼儿一起来分享和学习他们的搭建方法,发散幼儿的思维,同时又将栋栋后期没有耐心搭建,用线轴随意玩耍的情景用照片记录了下来,跟栋栋讲解了游戏规则。这样不仅丰富了幼儿自身的构建经验,更有利于游戏的顺利开展。
随着户外建构游戏的不断完善,教师在利用手环帮助幼儿自主选队的基础上,又制作了一张记录表,用于记录幼儿每次的选队情况和游戏实况。记录表可以告诉教师每一个幼儿今天在哪里玩、玩了些什么、游戏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和完成了哪些搭建作品。纵观幼儿的记录表,教师就能对幼儿的游戏状况进行纵向对比,如:从刚开始一层长长的小桥开始搭建,逐渐从一层变成了多层,从平面变成了立体,从直线变成了环形交叉。记录表成了幼儿游戏的见证者,也是真实的评价者。
我园本土特色的户外建构游戏以培养幼儿核心素养为立足点,使幼儿的科学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教师组织与指导幼儿的建构游戏活动,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幼儿玩,更在于引发、支持和促进幼儿各种素养的发展,让幼儿在户外游戏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