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健保 雷 英 霍 磊 顾永良
1.宁波大学体育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2.武穴市思源实验学校,湖北 黄冈 435400 ;3.宁波市江北育才实验学校,浙江 宁波 315211;4.宁波市唐弢学校,浙江 宁波 315211
所谓的SPARK 课程,就是将体育运动、休闲娱乐以及游戏相结合的综合类别课程。它是现阶段美国智力开发和心理健康培养最为高效的一门课程,它实际上是包含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动手能力在内的综合性课程。在该课程中,规定了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通过适度的体育运动加强体魄,提升运动技能。SPARK课程中甚至要求学生要有超过50%的时间处于激烈的运动状态之中。美国SPARK课程对怎样改善体育教学的质量,尽量花更少的时间管理学生,如何给予孩子更 多时间进行对学生身体心理健康的活动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SPARK课程与传统课程在教学的内容、形式以及要求上有一定的区别。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SPARK课程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和寻找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而传统的体育课是以增强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掌握和应用体育与健康知识为目的,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为主的课程;(2)SPARK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对未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可能是有用的,但传统的课程要求学生在活动中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及弘扬体育精神,培养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3)SPARK课程在一节体育课上不会太多的注重对学生技能的教学,形似中国的活动课,而传统的课程在对技能教学比较重视,主张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动作概念。
体育活动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这一观点已经被各界人士接受、认可,作为一门专门发展体育的教学课程,美国SPARK课程因自身独特的教学特征,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体育活动中,将体育活动内容与学生生活、课程和个人习惯结合在一起。SPARK体育教程利用新颖的教学手段以及多样化、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同时,SPARK教程还呼吁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体育活动,为家长与孩子提供了更多沟通与交流的机会,这种类似于亲子活动的体育课程,不仅能带给学生前所未有的情感体验,还能有效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不仅如此,通过完成SPARK课程布置的家庭作业,家长还能培养孩子完成任务以及自主学习的基本能力,尤其是意志力的锻炼与培养,更应该给予重视,以多学科、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方式培养孩子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教学计划。按照目前我国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行为方式,和小学体育的教学特点及美国SPARK课程的教学特点,对不同的年龄、不同学习阶段的小学生制定了不同的课时计划、单元计划以及学期计划。本次研究主要围绕美国 SPARK 课程进行教学,研究对象为小学实验班,研究时间为三个月,目的是分析在我国 小学运用 SPARK 课程教学是否能够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发展他们对其他学科以及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
(2)教学内容。一般来说,美国SPARK课程结构主要有四个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热身、聚焦技能、关注体能、结束环节四部分。课程结构被称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
(3)SPARK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根据美国SPARK教程模式,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让家长对孩子的受教育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希望能够得到家长的支持和认同。教师按照 SPARK 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要求上课,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友好交流,提高小学体育教程的教学效果及小学质量。
实验学校为了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根据SPARK 教程的要求开展实验活动及相关游戏,同时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能够在放学后或者是闲暇时间进行练习,这些练习活动大部分都需要孩子与家长共同完成,促进了父母与孩子的有效交流。实验小学为了更好的开展班级实验活动,要求学生多渠道、多角度的参与学校开展的各项体育活动。通过教师的有力引导,各种各样的游戏设置,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不断学习。此外,教师还采用和学生互动的模式,积极参与到游戏过程中,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为己任,在游戏活动中完成教学内容。
美国SPARK体育课程,认同学生教学主体这一观点,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与尊重,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其自觉的、积极参与到各项体育活动或游戏当中。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可以自行安排活动细节,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能力,将更多的时间与机会留给学生自己,让学生轮流成为领导者。根据美国SPARK教程的基本要求,我们可以将这种教学模式引入到教学实践当中。譬如:在小学二年级讲授起跑姿势课堂上,教师可采用小组教学模式,让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别进行练习。此外,教师应多支持和鼓励学生。美国SPARK 教程改变了以往教师的课堂主体角色,教师作为学生的鼓励者、友人和引导者。
在进行SPARK 教程教学时,要着重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养成好的学习习惯。SPARK课程并不注重比赛的胜负,而是强调遵守比赛的规则。因此,规则意识渗透于每个教学环节中,教育学生只有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才能参与学习和竞争。
本研究将宁波市江北育才实验学校二年级的2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二(1)班为实验班,男16人,女14人。二(3)班为对照班,男16人,女14人。
3.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大量有关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方面的相关著作,查阅有关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相关文献资料。
3.2.2 问卷调查法
通过阅读诸多有关本研究的著作和论文,结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HRSP)来进行这项实验。
3.2.3 实验法
本研究采用对比教学实验,选取了实验学校和实验的班级,对其采用美国SPARK课程的教学,通过实验班级与对照班级学生前后心理健康各因子的变化,对SPARK课程与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程度进行分析。
3.2.3.1 实验因素控制
在体育教学中,对实验班采用美国SPARK教学,对照班仍依照学校原计划进行。虽然教学课时是相同的,但是由不同体育教师任教,所以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面、家庭环境等方面进行调查,经统计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方面条件相当。
本研究拟在实验前后均采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对其实验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评定,共采用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障碍、品德缺陷、行为障碍、不良习惯、特殊障碍八个影响因子作为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指标。
3.2.3.2 实验步骤
实验前测。由于考虑小学和中学的学生年龄较小,对自己的心理或行为障碍很难客观,准确的进行自我评价,所以《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HRSP)是由家长对孩子进行评估,而非学生自己评估。在开学之初,将问卷发给实验组和对照组班级的家长,利用家长会的时间,在班主任的组织下,由本人亲自发放问卷,并当场回收。测出每个班级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为实验前的基础值。
实验后测。在学期末,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复测,并将学期初测得的数据与学期末的数据进行比较,以验证实验效果。
表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心理健康状况方差齐性
3.2.4 比较分析法
在实验前,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进行比较,实验后对其测量相同指标,分析变化关系。对两个班学生前后进步幅度比较,从而找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3.2.5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7.0对问卷以及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相关统计量进行作图,使数据更为直观,为本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本研究拟在实验前后测定实验学生心理状况均采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中的八个影响因子作为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指标。
从表1中看出,对两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方差齐性比较分析,结果说明,两组学生在各方面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组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这两者的基础水平大致相同,确定具备参与实验活动的基本条件。基于α=0.05的显著性水平的F临界值。F检验结果表明两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性差异。
表2 实验前后实验组心理健康各因子变化的比较分析
从表2中看出,实验前、后二年级实验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因子有超过一半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也有两个因子不相关。其中,情绪障碍P=0.051〉0.05;性格缺陷P=0.062〉0.05显示没有显著差异。而其他六个因子均显示P〈 0.05,表示差异显著。
具体来讲,首先,学习障碍在实验前后也有一些适当的变化,实验前后,学习障碍的平均分由5.42降低到3.28,标准差由原来的2.63降低到2.42,说明实验后二年级学生在学习障碍上有一些改观。因为美国SPARK课程教学寓教于乐,穿插很多的游戏和体育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被提起来。
情绪障碍的平均数由3.27升高到3.37,标准差由原来的2.58降低到2.48,说明实验后二年级学生情绪障碍的程度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这可能是由于课堂上老师强调的不够,也可能是学生自己并没有真正融入到SPARK课程教学中去。
性格缺陷的平均数由原来的3.68降低到3.58,标准差由原来的1.16升高到1.26,说明实验后二年级学生在孤独倾向方面改良不显著,主要原因可能是学生的性格的改变的过程较为漫长,而本实验的时间较短,所以效果不是很显著。同时也可能是受到家庭或者社会环境的影响,导致在性格缺陷方面改善不明显。社会适应障碍的平均数由原来的3.65降低到1.58,标准差由原来的1.35降低到1.25,说明实验后二年级学生在身体症状方面也稍微有点变化,从表2中可以看出品德缺陷也是如此。其次,从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不良习惯P值小于0.01,差异性非常显著,说明美国SPARK课程教学体育游戏实验前后对学生不良习惯方面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而且行为障碍和特殊障碍的P值小于0.01,说明二年级学生在行为障碍和特殊障碍方面也得到较大的改善。
最后,八项内容因子总分的P值也小于0.05说明经过一学期的实验教学对二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通过运用美国SPARK课程对实验班一学期的教学实验,测得实验前后数据有变化,说明美国SPARK课程对学生在心理健康问题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起到了改善的功效。
表3 实验前后对照班心理健康各因子变化对照表
从前表3看出,在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并无显著性差别。根据表3的数据显示,实验前后二年级对照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无明显的差异,实验前,8项内容量表只有学习障碍的分值大于8分,其余各项分值均属正常,对二年级对照班为期一学期的传统教学,适当地安排一些非美国SPARK课程教学游戏穿插教学中,表中的数据表明:学习障碍从实验前的8.21分升高到实验后的8.56分,说明二年级对照班的学生在学习障碍方面的问题波动不大,原因是采用原有的教学方法对小学生的学习障碍没有太大的改善作用,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改良。试验后,各项因子的平均分值都在实验前分值的基础上有些许的增加,这说明学生在说明二年级对照班在试验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处在一个不好不坏的状态,心理健康水平一般。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旧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改善,不能充分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心理健康各因子的比较分析运用了T检验,分析T检验结果,先看方差齐性的Levene检验,假如F统计量的Sig值大于0.05,则选择方差齐的T检验结果;假如Sig值小于或等于0.05,则选择方差不齐的校正T检验结果。T检验双侧Sig值小于或等于0.05时,认为两组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文的Sig值小于或等于0.05,选择方差不齐的校正T检验结果。具体情况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实验后,二年级的2个班级即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学习障碍、社会适应障碍、品德缺陷、不良习惯、行为障碍、特殊障碍等六个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在社会适应障碍因子方面,P=0.004〈0.01,差异非常显著,在行为障碍与特殊障碍因子方面,P值也均小于0.01,差异性非常显著,说明通过美国SPARK课程教学实验,二年级的实验班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对照班,效果非常明显。但在情绪障碍、性格缺陷这两个方面,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原因有如下几方面:一是这两个因子本身的改善需要较多的时间,而课堂上的体育教育时间无法满足;二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导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表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心理健康各因子的比较分析表
(1)通过美国SPARK课程的开展,实验班的小学生学习障碍、情绪障碍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均得到缓解,而且在社会适应障碍与行为障碍显示出的实验效果非常显著。
(2)在学习障碍及情绪障碍方面改善明显,表明小学美国SPARK课程的实验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起到了很大程度的促进作用。
(3)通过美国SPARK课程的开展可以明显提高体育教学练习密度以及运动负荷。
(4)美国SPARK课程虽没有对所选全部因子有改善的作用,但对大部分因子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5)开展美国SPARK课程的实验班对小学生的心理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