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遵义城池建设及空间形态

2018-12-26 07:13茅台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35期
关键词:播州城池城门

■韩 笑/茅台学院

一、明季以前遵义城池建设

战国时,遵义在夜郎国东北。据史料记载:“(夜郎)生活亦与藏族接近,放牧高山,不耕水田,家畜有马牛羊,居板屋,勇敢善战,信巫教,有文字,……居于山中者汉化程度甚浅。”②所建城池在遵义府城北七十里夜郎坝,“城迹方圆里许,中有狮子碣,古树蓊蔚,人不敢伐。”③秦代,遵义属鄨县。“今贵州遵义府府城西,有鄨县故城。”④

汉后唐前未找到相关资料证明遵义城池建设情况。唐代,中央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羁縻州制。遵义顺势成为唐羁縻州之一。中国古代城池的建设、发展和演变离不开中央政策的重视和倾斜。此时被纳入国家体系无疑对遵义城池建设有重要意义。但是遵义的一切政务仍然掌握在当地少数民族手中,除此之外,遵义地处偏僻,人口稀少,在这一时期城池建设情况如何,观点不一。

唐贞观十三年(639),遵义由朗州易名播州。唐宣宗十三年(859),南诏入侵播州,太原人杨端入朝请兵将其击退,遂乘此机会据播州为己有,“时筑养马城,在遵义县北三十里。唐末,杨氏建为牧马地,可容马数万也。……养马城今尤存,周五里,墙高丈余。养马城有养鸡城、石城门二。”⑤“熹宗乾符三年(876),杨氏建邑于白锦堡。白锦堡一名南白镇,(俗讹作懒板凳),在遵义城南四十里,位于渝筑大道所经之宽谷中。”⑥

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播州杨氏第十二代统治者杨轸意识到白锦堡已经不适应播州经济发展的需求,遂将堡寨迁到环境较为优越的穆家川,据道光《遵义府志》记载,杨轸“病旧堡隘陋,乐堡北二十里穆家川山水之佳,徙治之,是为湘江。堡在今府治南二十里无疑。”⑦穆家川所在地,即今遵义老城湘江之滨。这是遵义市中心城区成为黔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始。

嘉熙三年(1239),播州杨氏一位较为杰出的统治者杨广在城东花笔峰南麓(今遵义市广播电视局大楼处)始建孔庙,并在穆家川陆续兴建了楼、阁、牌、亭、庙、堂、寺观等建筑。虽未有史料记载此期播州内部空间结构及布局,但平播战争后,据《徐杨二公奏疏》载:“(穆家川)自铜街历狮子桥抵白田坝,一望但见瓦砾。四牌坊、三层楼俱乌有。从煨烬中得其忠孝堂及家庙遗址。所未毁者,州后玉皇阁与龙山、香山、东山数寺。”⑧由此可见,历来被视为“羁縻地”的遵义,南宋年间得到较大发展。不过此期播州的发展仍极其有限,穆家川始终没有修筑城垣,播州人“所居无城池之固,架木为阁,联竹为壁。”⑨“虽称州号,人户星居,道路崎岖,多阻岩壁。”⑩播州及其附近民众只是定期到这里来赶集,遵义城市即是白锦堡、穆家川与周围集市相交融和的结果。经过近百年的发展,逐渐在大十字北门间形成街市(今天纪念馆一带)。元朝正元年间(1382),修建兴隆街,在今天遵义宾馆至高桥一带。

二、明季遵义城池建设

明季以后,土司杨应龙将治所由穆家川迁往海龙囤。黔省土司鲜有所筑城,海龙囤是其中之一,周围有约五公里的土筑围墙。“其地在府城北四十里龙岩山东。一蒂孤悬,群山固结,左右环溪,阴深峻险,旧名龙岩囤。杨应龙于囤前筑九关以拒官军。前六关曰铜柱、铁柱、飞龙、飞凤、朝天,后三关,首曰万安,余未详。”⑪囤前九关,关与关之间有护墙相连,随山势延绵十余里。囤内有月城三重,建有楼房、仓库及水牢。“(海龙屯)下为海龙坝,即湘江支流之河谷地,风景清幽,平坝东西长三十里,南北宽仅四五里,引渠灌溉,田野纵横,号为遵义之谷仓。”⑫

此期,杨氏势力日益强大,虽然承袭了播州宣慰司的称号,实为半独立的状态。随着明廷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决意取消土司制度,于是朝廷与播州土司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播州土司杨应龙叛变,史称“播州之乱”。明廷经过数月准备,神宗命李化龙为总督,以贵阳、重庆为据点,在条件完全成熟后平定了播州之乱。

平播后,明廷对播州实行“改土归流”,并将播州一分为二:平越府和遵义府。遵义始设府治、筑城郭、治郡城。遵义城市规模初具,是为“老城”之起源。由于战争的破坏,“士人战死者两万余”,⑬修筑遵义城垣时缺乏足够的劳动力。因此,官府以兵代役,修筑城墙。“城垣西南绕山颠,无濠,东北临湘江为池,前后俱高三丈,长九百五十丈四尺,垛口一千七百八十二。设门四:东宣仁门,南阳明门,西怀德门,北望京门。各门建楼于上,有更铺三十间。又别开小东门,后闭。”⑭据民国《遵义新志》载:“城垣规模仅现代(民国)老城三分之二,城内且多空地,市区之狭隘可知。”⑮遵义军民府城墙均由紫红砂石凿成长方形石块砌成。从府城平面图,约呈一近似方形。

图1 遵义府城图 (明万历年间)

城内布局,西南依山麓立的有府治、道署、行堂、县署及文庙;东北有立帝宫、关帝庙、威远卫、文昌宫;大阁寺、五仙庙、城隍庙;城外东面有总府、府学、梓潼观、观兵亭、关帝庙、水府祠、总会庙、演武场;城外北面有北坛、京观;城外南面有南坛、官井、养济院;城外西面有社稷坛、神祗坛;川主庙则坐落在府城正中。

明代奉行筑城政策,并且城池建设及城内布局要求向传统礼制复归,主要表现为在地方城市内外敕建了许多国家祭祀的庙坛,如:城隍庙、社稷坛、厉坛、山川坛等。明万历年间,遵义被纳入明廷行政体系中,即按照统治者的意志进行城池建设和布局,在府城内外修建了各类庙宇。除此之外,遵义四境皆山,但从府城平面图来看,城墙仍尽力修建成方形“……如果没有城市自身发展的需求,只能是当权者意识的反映。”因此,遵义府城与明代其他地方城市一样“是有意识的向传统礼制的复归,没有给地方城市一个按其功能自由发展的空间。”⑯

府城内最典型的建筑当属遵义军民府府署,位于城西,明万历三十九年孙敏政建于旧宣慰司杨氏“忠孝堂“遗址。其形制:正堂居中,堂前有甬道、戒石坊、仪门。仪门有冀室,左边是清戒厅署、理邢厅署、右有粮捕厅署。仪门两腋分别为土地祠、寅宾馆。正堂后为府正衙,衙后还有楼、亭、堂、坊、池、桥和花圃。堂东为宏积库、经历司和照磨所。堂前露台下有吏、户、礼、兵、刑、工六房,架阁库、承废科。由堂前甬道而下为大门,大门用纹石细砌,上建谯楼,大门外为旌善、申明二亭,医学、阳明学和府前总铺。⑰府署规模宏大,临山带水,风景甚为优美壮观。

三、清中前期遵义城池建设

明末清初,战争的破坏令遵义府城的城垣荡然尽毁,已不能担负防御重任,加之清初局势不稳,各地反清浪潮不断,因此,清政府将修葺城垣视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甚至作为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的标准之一。清廷规定:“直省城垣所在,修理之事责之督抚州县官吏,倾塌者有罚,修葺者有奖。”⑱由于清廷将修葺重点放在各省的省会城市,遵义府城城垣建设屡被搁置,“自明迄清,增筑修补不一,其人或缘升迁,或缘时变,皆未竟版筑之功。”⑲直至康熙五十八年(1719),知府赵光荣、知县邱纪才将修葺府城城垣之事提上日程。

继明而起的清代,作为成功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深知取得民心的重要性。为维护新生政权的稳定,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轻徭薄赋、开荒垦地的措施。在此社会背景下,经过康、雍、乾三代君主的励精图治、遵义地方官员的勤政为民和当地民众的辛勤劳作,遵义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日益昌盛。

清中前期,社会秩序渐趋稳定,随着经济的持续恢复和发展,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人口聚居区。乾隆二十五年(1760),知县唐秉琰重修了遵义府城,共耗银二万一千五百九十七两。“周围一千三百七十一丈四尺,计七里六分,高一丈五尺,厚七尺,将台一,炮台十二,枪眼九百九十九。四门:东景福门,西怀德门,南通贵门,北宁永门,城门上均建有箭楼。除四道城门外,小门三,一在东门左,一在西门左,并置栅,不通行。一在东门右,泻西门沟之水,通人出入,置栅兵,以时启闭。西门今塞,其小门当水入之冲,外即重山叠嶂,峭险无路。”⑳

图2 遵义府城图 (清咸丰年间)

遵义府城西北堑山为关,东南则附江为池,从而显得高深自固、守备森严。另外,府城北门左侧建子城一。遵义衙署几乎集中在城西北,在此建子城以免行政机构在动乱时期首先遭到攻击,能有效保护城市安全,突出了清中前期遵义府城的政治、军事功能。

四、清中前期遵义城池外部空间形态与道路系统

依山川河流之势,遵义府城的外部形态在平面上呈不规则形状。与明季遵义军民府相较,城市规模扩大三分之一有余,但城垣高度缩小了一半。另外,遵义府城城垣在此时还增设了简易排水系统,为防止洪水来临时冲毁城市。遵义府城东西南北四面均开一道城门,共四门,符合中国传统城市形态特征,不同方位的四道城门基本呈现对称结构。

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将城市各个部分连接成一个整体。清中前期遵义府城共有七党二十坊:东党坊三:积善、丰乐、宣威;南党坊二:崇孝、朝天;西党坊一:仁寿;北党坊二:春台(并在城内)、兴隆(在北门外)。东门外兴隆党坊七:效灵、儒林、吉庆、息波、香桂、清香、太平;城外东路白田党坊三:闻韶、承恩、旺泽;城外南路泽门党坊二:筹边、生意。㉑清中前期,遵义府城的道路体系有其自己的特点。

遵义府城连接四道城门的道路在城中心交汇并呈不规则十字形状。著名城市史学者章生道在《城治的形态与结构研究》一文中,根据城墙与城门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古代有四座城门的城市道路系统分为五类:第一种最为规则,连接四座城门的两条街道在在城市中心地带相会,并形成十字形;第二种是省去了南北街道的北半部,所以南北走向与东西走向的街道共同组成了丁字形;第三种是避免在两座城门之间形成毫无阻碍的的街道,形成了东西向街道分别连接南北城门的道路;第四种是南北走向的街道分别连接东西城门的道路;第五种是分别连接四个城门的街道在城市中心地相交。㉒遵义府城凭山负水,城市内部地形崎岖不平,城市道路也顺应地形地势而变得曲折和复杂,尽管如此,观察清代中前期遵义府城图,可以看出府城内的城市道路体系大致呈现出上述分类中的第一种类型,即连接东西南北四道城门的街道在城市中心地带呈现相会,呈现出不规则的十字形状。

遵义府城道路系统为不规则方格网状格局。这种城市道路规划体系主要受三方面原因的影响。(1)对礼制的追求。古人有“崇方”情节,并将“方”是视为规矩、秩序的象征,这一点体现在城池建设上即表现为古人对方城的偏爱。从张寰驭《中国城池史》一书中所绘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的五十多个城池平面图来看,方形城市或近似方形城市的城池有四十个,约占其总数的五分之四。㉓表现在城市道路体系上即为方格网状格局。(2)古代“井田制”的影响。贺业钜提出:“把城市视为一大块井田,利用井田阡陌的经纬,构成道路网,按照井田制,将它划分成若干等面积的方格底盘,充作城市营建用地。”㉔这种制度文化奠定了中国古代城市方格网状总体空间的格局。(3)儒家思想——天人合一的影响。天圆地方是古人对宇宙万物空间形态最早的感知,并将“方属地”的认识上升到精神文化层面,进而反映到城市道路系统上,为方格网状格局创造了思想基础。虽然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限制,遵义府城不能修建为方城,城市外部形态呈现不规则形状,但是府城内部空间结构却同样呈现出对“方”的渴望,表现在府城道路体系上,虽然城市道路曲折,但仍旧受到传统方格网状体系的影响。

最后,清代中前期,遵义府城东门外与城市内部一样有街坊存在,从而形成了附郭街区。附郭街区的形成,通常将原因归之为商业的繁盛与人口的增加。正如章生道所说:“很多在明代或明代以前筑城的城市,容纳不了发生在清代的城市人口的绝对增长。到十九世纪,有城墙的城市几乎没有不在城门外(至少是一处)发展附郭的……”㉕但也有学者认为:“附郭街区和及其商业活动的发展,也很可能是一种‘原始的倾向’,因为它比较符合商业发展的需求,居住成本也较为低廉(相对于城内而言)。”㉖从清代中前期遵义府城平面图来分析,连接南北的街道将城市一分为二,府城的西南和西北面不乏空地存在,却依然在东门外形成附郭街区。另外,遵义府城受地形限制,城市面积狭小也促使城外附郭街区的形成。因此,遵义府城附郭街区的形成有可能是上述三种原因合力的结果。

注释:

①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M].香港:香港三联书店,1983:59.

②⑥⑫⑬⑮(民国)张其昀.遵义新志·第十一章:历史地理[M].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局委员会,2007:157~159.

③④⑤⑦⑪(清)平翰,等修.郑珍,莫友芝,纂.遵义府志:卷十·古迹[M].道光二十一年刻本.

⑧(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43[M].北京:中华书局,1963:2653.

⑨珍州图经[A].新编方舆胜览:卷六十一·珍州形胜引文[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⑩(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M].北京:中华书局,1992:599.

⑭⑲⑳㉑(清)平翰,等修.郑珍,莫友芝,纂.遵义府志:卷六·城池[M].道光二十一年刻本.

⑯李孝聪.明清地方城市形态试析[A].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石泉先生九十诞辰纪念文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532.

⑰(清)平翰,等修.郑珍,莫友芝,纂.遵义府志:卷七·公署[M].道光二十一年刻本.

⑱(清)鄂尔泰,等修.靖道谟,等纂.贵州通志:卷八·城池[M].乾隆六年刻,嘉庆修补本.

㉒ ㉕章生道.城治的形态与结构研究[A].[美]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M].叶光庭,等译.北京:中华书局 ,2000:105,108.

㉓张寰驭.中国城池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㉔贺业钜.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208.

㉖鲁西奇,马剑.城墙内的城市?——中国古代治所城市形态再认识[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2).

猜你喜欢
播州城池城门
黑夜过桥
镜花缘(8)
作品选登
播州区老年大学启用微课堂新模式
“失踪”的南纪门重现
论万历朝播州杨氏土司之覆灭
北城门的记忆
锦绘:曾忆古城池
城池破,天边正残月
播州杨氏土司军队建置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