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
1985年,刚到青岛电冰箱总厂当厂长的张瑞敏在突击检查仓库后,召集全体员工,亲手砸掉了76台有质量缺陷的冰箱。这一砸,砸出了日后全球白电第一品牌。
几乎在同一时期,科龙创始人潘宁在广东顺德带领几十名工人,用手工锤敲打出了中国第一台双门电冰箱“容声”。靠着“质量的保证”,容声很快名扬全国。
1990年前后,在全国家电市场,一度形成了“北有海尔、南有容声”的双雄格局。在珠三角一带,容声冰箱是行业翘楚。遗憾的是,而今的潘宁和他创立的科龙,早已如明珠陨落,消失于公众视野……
容声起步时,靠着当地镇政府出资的9万元“试制费”作为支援,工厂由此成为了“乡镇集体企业”。而这一产权归属,直接导致了科龙后来的悲情命运。
但,很多事又不是科龙所能左右的。
改革开放崛起的乡镇企业
潘宁造的容声冰箱,即科龙的前身,出产自坐落于广东顺德容奇镇的珠江冰箱厂。
1992年1月的一天,正在南巡视察的邓小平同志专程造访珠江冰箱厂。当时,这家国内最大的冰箱制造工厂,有着全世界最先进的生产线。在参观生产线时,邓小平连续问了三遍:“这是乡镇企业吗?”
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那句“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激励语开始闻名全国。但鲜为人知的是,邓小平这句话是说给潘宁的。
邓小平考察结束后,有关机构公布了全国家用电器产销排行榜。荣登“冰箱产销量第一”宝座的,正是珠江冰箱厂的容声冰箱。
而在此之前,容声牌冰箱就已经享誉大江南北。1991年实现了48万台的销量,居全国首位。且这个位子,它一直牢牢把持了8年之久。
但难想象的是,这样的明星产品最初是用锤子敲出来的。
1980年代初,时任顺德区容奇镇工交办公室副主任的潘宁,是当地观念很超前的人。他经常到全国各地开会,出差期间总要看看有什么生意能做。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浪潮涌动中,他很快找到了出路。
潘宁在市场上了解到,老百姓对现代化家用电器有迫切需求,进而认为“冰箱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家电品类”。回到镇上,他就开始找人鼓捣做冰箱。
但是,只读过四年小学的潘宁,以及他组织的一帮工人,普遍没有造冰箱的知识水平,甚至有些人根本不知道冰箱长什么样。“没有技术,我们就出去学!”
潘宁开始频繁到全国各地的冰箱厂拜师学艺。在“偷师”的过程中,由于镇部门副主任的身份,潘宁还不招人待见。
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吃了多次闭门羹后,他终于在北京雪花冰箱厂取到了经,回去带领他的创始团队开始了一年多的产品试验。容声冰箱的问世,在技术上靠的正是北京雪花冰箱厂。
令人吃惊的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他们用零件当模具,用汽水瓶当试验品,用锤子当工具,用简易万能表当测试仪器,竟然完成了从无到有的突破。1983年9月,中国第一台双门电冰箱在潘宁带领的“杂牌军”乡镇企业里试制成功。
靠手工“敲”出来的三台冰箱被送审后,很快被鉴定为合格品。1984年10月,潘宁成立珠江冰箱厂,并将品牌名称定为容声。
回过头看,如果没有当初的异想天开和创业激情,也就不可能有容声冰箱的诞生。从此,潘宁找到了一条致富大道。
“容声容声,质量的保证”
那个年代,创业的艰辛不言而喻。更何况一个乡镇作坊要走市场化经营道路。
冰箱上市后,潘宁到北京最著名的西单商场推销,商场里的一位科员跷着腿,不屑地问:“容声是啥级别的呀?”
潘宁说:“我们是乡镇企业。”随即,他就被下了“逐客令”。
19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大门虽然已经打开,但国内仍处于短缺经济时期,很多商品老百姓还要凭票购买,因而国营厂生产的冰箱根本不愁卖,潘宁遭受到的冷遇也就很正常了。
潘宁认为,只有把牌子打出去,才能有市场话语权。
那几年中,正值中国冰箱企业集体崛起,国内先后引进了79条冰箱生产线,从而引发了一场冰箱大战。潘宁不得不另辟蹊径,寻找自己的优势。
他的途径是全面开展质量管理。1985年,海尔发生了震惊业界的“砸冰箱”事件,而在广东顺德,潘宁主导了一场声势不小的“产品召回”行动。原来,在珠江冰箱厂,有一座储存3000台冰箱的检验库,所有产品必须在此进行24小时制冷运行才能出厂,其间潘宁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冰箱门上有小水泡。
他当即决定:迅速召回已进入市场的上千台冰箱,并宣布停产两个月。这也是国内发生的第一起“产品召回”事件。
在執行这个决定前,潘宁还遭到内部员工反对:哪家没有问题啊?这种小缺陷消费者根本不知道,也不会在意。但潘宁的回应是:我知道。
在产品召回后,他开始在厂内抓质量,定期举办“质量运动会”“百日质量竞赛”等活动,告知员工必须视质量为生命。哪怕产品有一点瑕疵,也不能出厂。
随之,潘宁还大胆投资500多万元,建立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全性能检测中心。追求高质量的容声冰箱在这条路上埋头挺进,也与同行拉开了差距。
《中外管理》曾在2001年第4期的报道中写着:他们的口号是“与国际大企业不争产量,拼质量”。他们对质量的执著,曾启迪了一批企业。
与此同时,当国内同行普遍拼价格战的时候,潘宁却有着很强的品牌意识。1988年,他请到了香港影视明星汪明荃做形象代言人,在策划人员给出的一堆花哨的广告词中,潘宁只选用了最平实的一句:“容声容声,质量的保证。”
随着这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语,容声冰箱红极一时,一度在珠三角地区卖到脱销。有了充足的利润后,潘宁又采购了先进的设备,打造了一条领先全国的生产线——连后来鄧小平考察时都表示吃惊。
这一切,都离不开潘宁高屋建瓴的想法和大胆的决策。在那个年代,他无疑是有眼光的。
出身决定命运
珠江冰箱厂的顺势崛起,与当地镇政府的全力扶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时候,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先知先觉”的华南地区更懂得搭乘政策的快车,发展地方经济。
“全国看广东,广东看顺德。”顺德是家电之乡,这里诞生了美的、万家乐和格兰仕等知名品牌。有数据显示:广东的家电产量占据了全国的1/3,而顺德又占了广东的半壁江山。
因经济活跃而被称为“广东四小虎”之一的顺德,在“全国一盘棋,一心抓经济”的理念指引下,给予了当地企业最有力的帮扶。潘宁创立的珠江冰箱厂,也曾经受益于此,一度成为当地的明星企业。
在《中外管理》2001年第4期的报道中,曾有这样的描述:它(科龙)的集团大楼后面有一座文化雕塑,寓意就是“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一颗明珠”。
潘宁在造冰箱之初,镇政府曾经为其拨款9万元,使得珠江冰箱厂有了起步资金,也使潘宁的创业团队可以大干快上,工厂快速壮大。
一个被当地人津津乐道的例子,就是在1990年代初,潘宁要扩建厂区,但是镇上已无地可用,于是镇政府领导摊开地图,一番盘算后,不惜炸掉一座小山,来满足珠江冰箱厂。当时有媒体报道称:“若其他地方政府都这样替企业着想,哪有经济发展不起来的道理?”
但同时,政府的帮扶也埋下了“后患”——由于出身于乡镇企业,珠江冰箱厂天然就与政府的关系微妙,利益纠葛也相伴相生。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政企不分,产权不明。
随着十四大确立的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顺德区开始探索产权改革之路。1992年8月,珠江冰箱厂被改制成为珠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员工占股20%,镇政府则把持80%。
改革的结果居然“和潘宁没什么关系”!这令他一度陷入尴尬。他曾多次暗示政府“予以考虑”,但始终没有得到明确答复。
另一个让他更为无奈的是,尽管冰箱厂由他创办,但容声冰箱畅销全国后,品牌的归属权也归镇政府所有。而一些当地小厂借容声的品牌,生产其他产品,严重扰乱了容声的品牌声誉。
1994年,香港人李国明进入珠江冰箱厂担任财务总监,为科龙引进境外投资,募集了大量资金,让珠江冰箱厂变身为“中外合资企业”。潘宁本想借助这次机会,将珠江冰箱厂更名为科龙电器,试图淡化国企色彩。但不料,这一变动很快引起了政府的警觉。
科龙腾飞,潘宁下课
改名后,科龙开始尝试多元化战略,进入空调、模具等领域,公司规模及销售额迅速攀升。到1996年,其销售额已达45亿元,在家电行业所向披靡。
1997年,科龙的主营业务囊括了所有冰箱产品,容声的市场份额更是达到了20%以上。
《中外管理》2001年第4期的报道中,总结了科龙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为市场占有率超过25%而奋斗”!“要知道超过25%之后,每增加1%就要比以前多增加几倍的投入。但在那个利润驱赶着人们拼命赚钱的年代,人们根本顾不上市场占有率。事实证明,他们又做对了。”
那时,潘宁的目标就是要把产品卖到全世界去!而一份来自中国海关的数据已经显示:当时科龙冰箱的出口量已居行业第一。一份欧洲的报告则称:科龙在冰箱业是“亚洲第一,全球第二”,并评价“这家企业在冰箱和空调领域都有角逐世界的竞争力”。
但潘宁所在意的,已不仅仅是产品销量。
科龙要维持高速发展,在搞好核心产业的同时,必须抓资本运营,并尽早向国际化融资方向发展。1996年6月,科龙电器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融资12亿元,成为国内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乡镇企业。镇政府持内资股41.96%,员工持内资股10.49%,H股流通占比47.55%。在股权分配上,依然没有潘宁的“份儿”。
但是,作为科龙的实际缔造者和掌舵者,潘宁却心无旁骛,以更大的雄心,让科龙攻城略地,来实现“科技的巨龙”的企业愿景。
一个重要的举措之一,就是投资10亿元人民币在日本神户建立科龙技术中心,以摆脱生产线进口,核心零部件为国外企业垄断的历史。就当时来看,全世界冰箱的核心技术均掌握在日本东芝、三洋及松下手中,几乎所有国内家电企业都要从他们手中引进设备。
这让潘宁很不服气,必须在技术上拥有核心的研发能力。他曾在一次高层会议上痛下决心:“如果不能在有生之年装出一台百分之百的中国冰箱,我们这代冰箱人愧对后人。”
为此,科龙决定和国际巨头一较高下,在国外建立产品开发基地和生产基地,提出“5年内实现冰箱产销量世界第一”“打造空调航空母舰”的国际化目标。
可惜的是,这一宏大计划却在一年后,随着潘宁的“被下课”而终止!
一面旗帜摇摇欲坠
1998年12月,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潘宁突然被宣布辞去公司总裁职务,4个月后卸任董事长。而其所有职务,则由其多年的副手王国端接任。
坊间传闻,此前一直频繁奔走于全国各地考察的潘宁,对此毫无准备,他原本还在筹划收购成都一家军工厂当生产线,以及到北方建立生产基地等,但这些都随着科龙的一纸公告而流产。
潘宁的卸任,一种说辞是国家干部到了年龄就必须退,但也有人暗指是“上面”一直给他压力。但他,没有任何解释地选择了离开。
在最后仅有的一次媒体采访中,他表示“退下来非常荣幸”。“因为好多知名的企业家,有的升了官,有的没有后继力,还有的犯了错误,极个别的上了刑場。像我这样干到65岁的企业家,屈指可数。”话语间,这位服务乡镇企业大半辈子的风云人物,流露出一种大义凛然的格局,但也只能接受。
一位科龙旧部曾记录了一个细节:潘宁临别科龙时,曾作诗一首:“服务乡企数十年,纵横家电愤争先。闯破禁区成骏业,寄语同仁掌霸鞭。”有人指出“愤争先”的“愤”字是不是笔误?潘宁的回答很坚决:就是这个“愤”,悲愤的愤!
确实,令他“悲愤”的是,在他离开若干年后,自己亲手打造的科龙被贱卖。
从9万元起家发展到进入世界10大制冷企业,潘宁作为科龙的创始人,也是缔造者,却自始至终掌控不了企业的局面。《中外管理》在2001年第4期的报道中,曾经感慨地发问:“企业家是攀岩手,是探险家,可又有谁知道他们未来的命运?”
当时业界评价,作为一家政企不分的企业,科龙自然是地方政府手中的筹码,这里面的“利益输送”,甚至挪用国有资产的行为无疑是存在的。而在2000年前后,科龙所在的镇政府又进行行政区域的调整,使得科龙的所有权与管理权变得更加纠缠不清。
继任者王国端,也没能执掌多久便离任。
《中外管理》在1998年举办的官产学恳谈会上,曾邀请王国端做报告。当时他对科龙的信心、实力与前景深信不疑。而1999年9月,《中外管理》又专程采访了王国端,他在谈到科龙的发展经验时,依然如数家珍——
他说:“特别是‘在日本开发,在国内生产,产品再外销日本的方案,使科龙生产出了国内外都没有的新技术空调系列产品。既而,它每年用销售总额的 3.5%投入到技术与产品开发中,使之成为未来企业前进的巨大动力。”
然而,科龙这面曾代表着中国乡镇企业硕果的旗帜,此时却开始摇摇欲坠……
2000年,科龙迎来第三任领导人徐铁峰——这位原是容桂镇副镇长,曾拉港人李国明入局,为科龙成功私募并最终实现在海外上市的主导者,向来是对科龙有着强大的控制力。可惜他上任后,让科龙打了一年的价格战,损失惨重,当年巨亏6.78亿元,导致股价大跌。
这期间,科龙还因产权关系导致公司董事会与镇政府的矛盾升级,使得公司直接一分为二。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2001年,深陷窘境的科龙已成顺德市国企转制的最后一块“硬骨头”,政府决意卖出。
而接盘者,正是藉此一战成名,也因此狼铛入狱的顾雏军。
后科龙时代
公开资料显示:在一系列微妙而隐秘的操盘下,资本运作高手,也是政商关系高手的顾雏军在2001年以5.6亿元买下了科龙。人们对此唏嘘的是,这位“神秘人物”能够拯救濒危的科龙吗?
事实是,顾雏军以科龙为起点,打造出了庞大的格林柯尔系之后,并没能挽回科龙的命运。
不仅如此,2005年科龙的亏损再度激增至近37亿元,而这份糟糕的财报立马引发了证监会的立案调查,顾雏军东窗事发,并因虚假注册、挪用资金等罪一审获判有期徒刑十年。
易主之后,科龙再度满地狼藉,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
曾经与创始人潘宁有过多次接触的经济学教授周其仁,在科龙倒塌后,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可惜了,科龙》,引发巨大反响。他发问道:“如果还由潘宁那一代人领导,科龙至于落到如此境地吗?”
但显然,历史不可能重演。
在潘宁执掌的时代,科龙如一只身强力壮的恐龙,跑出了自己的风采和骄傲。《中外管理》在2002年第3期的报道中这样总结:“科龙之所以能从一个小小的乡镇企业一跃成为中国制冷业巨头,一是实施资本运营,依托香港、深圳两大股市,使企业有了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支持;二是专业化,坚持立足主业做大做强、不熟不做的经营理念。”
在科龙老员工眼里,潘宁颇有战略眼光,为人兼容并蓄,手腕灵活,经营企业稳中求胜。尤其是在1990年代末家电业的剧烈竞争中,科龙处乱不惊,坚持以质取胜,赢得了市场主动权和行业地位。
然而,世纪之交的科龙,依然没能摆脱乡镇企业体制的掣肘,以至于潘宁在错综复杂的局势中失权,眼睁睁看着科龙在利益纠葛中走向衰败。
企业发展如同爬坡,巅峰之后难免下滑。
“后科龙时代”亦未能幸免。在顾雏军接手科龙后,试图放手一搏,但“内伤”早已积重难返。在《中外管理》2002年第9期对顾雏军的采访中,他表达了自己的踌躇满志:“中国有三年的机会,如果科龙抓到了,他可能会带领科龙冰箱、空调进入世界主流行列。”
“我们只有三年的时间。”他当时强调。但遗憾的是三年后,他却进了监狱。
2006年,科龙再度易主——被海信“以跳下悬崖来探测有多深”的大无畏和勇气收入囊中。科龙和容声从此成了海信的子品牌……尽管两个品牌还在,但科龙这个企业早已消亡。
从声名显赫到声名狼藉,科龙的发展与跌宕无疑是悲壮的,但也是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中国乡镇企业绕不过去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