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椒县六镇镇小麦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

2018-12-25 10:57金竹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19期
关键词:缺氮缺钾利用率

金竹

摘 要: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合理的氮、磷、钾配比,提高肥料利用率,充分发挥化肥的作用,减少施肥量,是实现化肥零增长的一项有效的技术途径,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18年在全椒县六镇镇开展小麦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氮磷钾三要素中,缺氮对产量影响最大,缺钾次之,缺磷最小;与配方施肥相比,缺氮减产72.3%,缺磷减产10.3%,缺钾减产14.94%;纯效益方面,配方施肥比缺氮高5067元/hm2,比缺磷高419.4元/hm2,比缺鉀高802.65元/hm2;肥料利用率方面,配方施肥氮肥利用率为43.52%,磷肥利用率为20.34%,钾肥利用率为50.34%。

关键词:小麦;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全椒县;2018年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9-0068-03

1 试验目的

为配合农业部开展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测试工作,根据安徽省土壤肥料总站《关于印发2017—2018年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方案的通知》(皖农土函〔2017〕36号)的要求,在全椒县六镇镇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试验。通过田间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对比试验,综合比较作物生长情况、产量、经济效益、肥料投入产出比等指标,客观评价测土配方施肥效益,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的校正及进一步优化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2 试验材料

2.1 试验时间和地点 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在全椒县六镇镇进行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试验点两熟制,前茬为水稻。

2.2 供试土壤 供试土壤土类为黄褐土,土种为龙山马肝土,耕层厚度18cm,地下水位90cm,养分含量有机质为10.2g/kg,pH5.9,全氮1.61g/kg,有效磷8.3mg/kg,速效钾170mg/kg,锌0.68mg/kg,铜1.58mg/kg,锰8.0mg/kg,铁29.9mg/kg。

2.3 供试肥料 尿素由山西丰嘉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含氮量(N)46%;过磷酸钙由铜陵市铜管山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含纯磷量(P2O5)12%;氯化钾为加拿大进口,含纯钾量(K2O)60%。

2.4 供试作物 小麦品种为“宁麦13”。

3 试验设计和方法

3.1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每处理小区面积均为60m2(5m×12m)。处理1:无氮区;处理2:无磷区;处理3:无钾区;处理4:配方施肥区;处理5:空白区。除处理5,其他4个小区做2个重复。配方施肥氮磷钾纯养分分别为165kg/hm2;72kg/hm2;117kg/hm2。小区肥料用量详见表1。

3.2 试验方法

3.2.1 肥料施用 试验区磷肥、钾肥作基肥一次深施,氮肥按基追比7∶3施入。基肥深施,追肥在小麦返青及拔节前撒施。

3.2.2 试验实施与田间管理 2017年11月18日整地、施肥,20日人工条播播种,行距20cm,播种量为375kg/hm2。2018年2月21日化学除草,2月26日按方案追施拔节肥,4月18日齐穗期防治赤霉病与蚜虫,田间病虫防治、除草、排水等农事管理等正常进行。5月30日考种,6月1日收获。

4 结果与分析

4.1 作物生物学性状 由表2和表3可知,5个不同处理中,生育期以处理5最短,提早4~5d成熟;株高以处理5最矮,处理3相对较高;穗长以处理5最短,处理3最长;有效穗处理5最少,处理4最多;实粒数处理4最多,处理5最少;千粒重处理5最小,处理4最高。由于处理5不施肥,叶色黄,长势相对其他处理明显要差。

4.2 产量 由表3可知,处理4(配方施肥)产量最高,处理5(空白区)的产量最低。不施肥处理对产量影响很大,其中缺氮最大,缺钾次之,缺磷影响最小。处理1(无氮区)比处理4(配方施肥)产量减少3390kg/hm2,减幅72.3%;处理2(无磷区)比处理4(配方施肥)减产483kg/hm2,减幅10.3%;处理3(无钾区)比处理4(配方施肥)减产700.5kg/hm2,减幅14.94%。

4.3 经济效益 由表4可知,处理4产值最高,比处理1增产3390kg/hm2,扣除肥料、人工成本,高于处理1(无氮区)1035元/hm2,净效益增加5067元/hm2;比处理2(无磷区)增产483kg/hm2,增收869.4元/hm2,扣除肥料成本,高于处理2(无磷区)450元/hm2,净效益增收419.4元/hm2;比处理3(无钾区)增产700.5kg/hm2,扣除肥料成本,高于处理3(无钾区)458.25元/hm2,净效益增加802.65元/hm2。产投比以处理2最高为4.07。

4.4 肥料利用率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肥料利用率:

全肥区氮肥利用率(%)=(全肥区作物吸氮总量-无氮区作物吸氮总量)/所施肥料中氮素的总量×100=43.52%;

全肥区磷肥利用率(%)=(全肥区作物吸磷总量-无磷区作物吸磷总量)/所施肥料中磷素的总量×100=20.34%;

全肥区钾肥利用率(%)=(全肥区作物吸钾总量-无钾区作物吸钾总量)/所施肥料中钾素的总量×100=50.34%;

根据植株检测氮磷钾养分含量,计算出氮肥利用率为43.52%,磷肥利用率为20.34%,钾肥利用率为50.34%(表5)。

4.5 相对产量 又称为作物对土壤肥力的依存率。计算公式为:

相对产量(%)=(缺肥区产量/施肥区产量)×100

经计算,空白区27.1%,缺N区27.7%,缺P区89.7%,缺K区85.1%。供试土壤基础地力、氮供应量属低水平,磷、钾素供应较高,供试土壤总体地力水平中等。

5 结论

(1)氮磷钾3要素中,缺氮对产量影响最大,缺钾次之,缺磷最小,与配方施肥相比,缺氮减产72.3%,缺磷减产10.3%,缺钾减产14.94%。

(2)纯效益方面,配方施肥比缺氮高5067元/hm2,比缺磷高419.4元/hm2,比缺钾高802.65元/hm2。

(3)肥料利用率方面,配方施肥氮肥利用率为43.52%;磷肥利用率为20.34%;钾肥利用率为50.34%。

(4)相对产量方面,空白区为27.1%,缺N区为27.7%,缺P区为89.7%,缺K区为85.1%。供试土壤基础地力、氮供应量属低水平,磷、钾素供应较高,供试土壤总体地力水平中等。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缺氮缺钾利用率
缺氮胁迫对谷子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缺氮胁迫对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2019年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0.6%
化肥利用率稳步增长
浅议如何提高涉烟信息的利用率
缺钾对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机理
板材利用率提高之研究
判断玉米幼苗缺氮程度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