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专题学习设计与实施

2018-12-25 12:24毕姗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20期
关键词:乡土小说文本

毕姗

小说阅读是高中语文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而乡土小说又是中国现当代小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激發学生阅读乡土小说的兴趣,如何了解学生真实的阅读体验和学习起点,如何帮助学生掌握乡土小说的阅读方法,构成了“乡土小说阅读专题”设计的背景和原因。

一、专题学习背景与目标

在完成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三和必修五两个小说单元的教学后,笔者和学生共同确立了“乡土小说阅读专题”的学习目标。这时,学生基本可以从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去赏析传统小说,而专题文本中的《祝福》和《边城》已作为重点课文进行了讲读。

本专题所涉及的文本有鲁迅的《祝福》、沈从文的《边城》、孙犁的《荷花淀》、汪曾祺的《受戒》和铁凝的《哦,香雪》。之所以选择这几部小说,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这五篇小说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这些小说为读者呈现了作者眼中不同的乡土中国,学生可据此了解乡土小说的基本创作形态,感受小说家浓浓的乡土情怀。二是小说中的五位女性形象构成了相对开阔的阅读格局。小说中的主人公既同属于乡土类型,又各有特点。学生通过她们可以了解多种乡土文化,提升欣赏多部作品中同一类人物形象的能力。

而“乡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又是“乡土小说阅读专题”下的子专题。此时,学生已经完成 “什么是乡土小说”“乡土小说中的风土人情”两课时的学习,正是基于此前的学习,学生发现乡土小说中多以女性为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并对此提出了问题。基于“关注乡土,理解文化”的专题教学目标,以及通过女性形象深入理解乡土文化的可能性,成为引导学生深度研读文本的良好契机。于是,笔者决定将学生的阅读困惑作为研究专题,并把教学目标设定为:让学生体悟、比较五篇乡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感知女性形象与乡土的关系;通过讨论乡土小说选择女性为主要人物的优势,进一步深化对女性成为乡土记忆的理解,提升学生对多文本的整合、探究能力;通过多文本专题阅读,全面、理性地认识乡土的桎梏和美丽,并在乡土中寻找自己的文化基因,体验“乡土人”的自豪感。

二、专题实施过程

一是学情导入。上课伊始,教师以学生在此前学习时提出的问题作为导入环节:乡土小说家们好像特别喜欢将女性作为故事的主人公,这是为什么?这样,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就变成了教学的助推器。

二是分类比较,理解形象。教师以学生比较熟悉的虚构性小说文体引入,并提出问题:五部作品中哪位女性形象让你感受到乡土真实的一面?以此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发现乡土女性的共性。在学生眼中,女性形象与乡土小说已经不再是两个孤立的概念,而是彼此之间已形成了某种特定的联系。为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师设置了第二个问题:随着乡土命运的变革,从祥林嫂、“水生嫂”们到“香雪”们,乡土女性是否发生了变化?学生经过思考后发现:从甘心承载时代苦难的祥林嫂,到外柔内刚、深明大义的水生嫂,再到自尊、纯真、渴望现代文明的香雪,当封闭、静止的乡土格局受到冲击时,女性就逐渐开始觉醒,开始寻求自我的价值。这使学生认识到,是乡土命运的变革促使女性形象发生了变化,而女性的变化又折射出乡土的变化。这时,学生们的目光便转移到了另一类女性形象身上,教师借此提出问题:在时代特点相对淡化的乡土小说中,怎样理解女性形象的真实性?以此引导学生发现时代特点淡化的乡土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共性。这个问题使学生感到茫然,因为他们对这些看起来并不真实而实际上又表达了真实的女性产生了困惑。这时,教师便引领学生回归文本,将几位学生写在读书笔记中的关于这两个人物形象的感想与大家分享,让学生们进行比较,找到二者之间的共性。这样,学生们很快发现,在翠翠和小英子身上都表现出一种原始、不受束缚、超越时代的人性,而这种美好的人性,就是乡土真实的一面。

三是拓展阅读,分析优势。至此,学生基本能够知道乡土女性形象身上所能表现出的真实乡土的特点,继而回到最初的问题:乡土小说家为什么喜欢将女性作为故事的主人公?由于学生们并不熟悉乡土,于是教师在课前搜集了多位作家、批评家对乡土小说的评论和创作情况的介绍,发给学生阅读。并创设现实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这一问题:你认为以女性为乡土小说的主要人物有怎样的优势?学生经过阅读和思考,形成了这样的看法:女性承受着更深重的乡土苦难;女性保留着更理想的乡土人性;女性更能积极地回应乡土;女性更感性,更容易将乡土细微的变化表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对乡土的自然环境、社会关系作了补充介绍,帮助学生理解女性身上所具有的乡土性。

四是读写结合,表达个性感受。在前一问题的讨论中,学生们表现出了强烈的表达欲。此时,再适时开展读写交流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做一个回顾,也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表达的机会。

五是思考理解女性形象,读懂乡土小说的意义。在课堂的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对这节课进行总结,深化学生对女性与乡土之间关系的体悟,并进行了自我的乡土观照,从而形成了一种共识:女性是乡土的记忆,女性以其特殊性,记录着乡土的时代特征与人性特征。因此,阅读女性、阅读乡土,也有利于读懂自己。

三、课后作业与反思

以作业来延伸学生课上所学,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课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两项作业,让学生任选其一完成。

【作业1】有人说,当代很多离开乡土的女性身上还遗存着乡土的美德;有人说,她们还受到了乡土的桎梏。对此,你如何看待?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经验,完成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文。

【作业2】如果说女性是一种比较具体的符号,记录着乡土的变与不变,你认为乡土小说还有其他的记忆符号吗?试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的理解,要求800字左右。

教师通过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阅读空间、思考空间和交流空间,使学生在阅读专题文本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对阅读文本的整合、比较、探究和反思。可见,为学生提供具有研究性的学习内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总之,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乡土小说走近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作家对乡土的深情书写中感受乡土的苦难与美好,能够拉近学生和乡土之间的距离。同时,有利于学生从作品人物的乡土性审视自身的乡土性,寻找自己与乡土共同的文化基因,从而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责任编辑 郭向和)

猜你喜欢
乡土小说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倾斜(小说)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乡土分外妖娆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