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琼 张欣 许宇文 朱琰
冠心病是常见的缺血性心脏病,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变。临床研究显示,冠心病已经成为老年人群最主要的致死病因之一[1]。老年冠心病的防治是临床研究的热点。研究证实,高胆固醇血症是冠心病发病及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2],因此,调脂治疗也成为了冠心病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炎症反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3-4]。他汀类药物除了具有调脂作用外,还具有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抗氧化等非调脂作用[5]。瑞舒伐他汀的调脂作用被证实优于其他同类药物,然而,有关其非调脂作用的比较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病人动脉硬化、炎症反应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病人142例,随机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1例。观察组男40例,女31例,年龄60~77岁,平均(68.71±7.19)岁,49例合并高血压,13例合并糖尿病;对照组男37例,女34例,年龄60~79岁,平均(68.03±7.21)岁,46例合并高血压,19例合并糖尿病。2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参照欧洲稳定型冠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6]进行诊断。所纳入病人根据其临床表现,结合心电图、心肌酶谱、冠状动脉造影等相关检查,明确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所有病人入组前均停用降脂、抗炎药物4周以上,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扩张型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其他心脏器质性疾病的病人;治疗期间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等急性心血管事件影响本研究治疗的病人;合并甲状腺疾病、结核等其他影响血脂代谢疾病的病人;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Ⅲ级及以上的严重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合并恶性肿瘤、肝肾功能衰竭等其他严重疾病的病人;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等不能配合完成本研究治疗方案的病人。
1.3 治疗方案 2组病人均常规治疗相关基础疾病,包括控制血压、血糖等,同时进行冠心病健康宣教,帮助病人制定低盐低脂饮食结构,指导病人适量运动等。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钙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口服,每晚睡前服用1次,每次服用10 mg;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晚睡前服用1次,每次服用10 mg。2组病人均接受12个月的治疗。
1.4 观察指标 所有病人均在治疗前和治疗6、12个月后行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检测以及动脉硬化程度的评估。血脂采用酶比色法进行检测,TNF-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检测仪器采用罗氏Modular 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试剂盒购自上海容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hs-CRP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检测仪器及试剂为贝克曼库尔特IMMAGE800型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Hcy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检测仪器及试剂为雅培i-2000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采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进行动脉硬化程度的评估。检查仪器为GE LOGIQ7超声诊断仪,分别测量双侧颈总动脉膨大近端1 cm处以及距其近心端和远心端各1 cm处6个点的IMT厚度,以上述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病人的IMT测量结果。通过肱动脉二维图像及血流频谱获得血管舒张末期肱动脉内径基础值(D0)。以袖带充气对病人肱动脉进行加压至完全阻断其血流,5 min后迅速放气并通过二维图像获得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D1)。采用公式FMD=(D1-D0)/D0×100%计算FMD。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炎症指标、Hcy、IMT以及FMD的检测结果。
2.1 2组病人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2组病人治疗前TC、TG、LDL-C、H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TC、TG、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HDL-C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6、12个月后TC、TG、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病人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s,mmol/L,n=71)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病人治疗前后hs-CRP、TNF-α以及Hcy水平比较 2组病人治疗前hs-CRP、TNF-α、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 hs-CRP、TNF-α、Hcy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6、12个月后的hs-CRP、TNF-α、Hcy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病人治疗前后hs-CRP、TNF-α以及Hcy水平比较(±s,n=71)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病人IMT、FMD比较 2组病人治疗前IMT、F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IMT显著低于治疗前,而FMD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6、12个月后的IMT显著低于对照组,而FM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2组病人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有5例复发心绞痛,3例血运重建,未出现死亡病例;对照组有8例复发心绞痛,5例血运重建,未出现死亡病例。2组病人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冠心病防治方案的优化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他汀类药物不仅具有调脂功能,可改善冠心病病人血脂代谢紊乱的状态,还具有抗炎、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7]。临床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对缺血的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可提高冠心病病人心功能,改善病人的预后。
表3 2组病人IMT、FMD的对比(±s,n=71)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瑞舒伐他汀为强效他汀类药物,临床研究显示,冠心病病人经过瑞舒伐他汀10 mg/d治疗12周可降低45.6%的血清LDL-C浓度,显著优于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8]。本研究结果也证实,观察组治疗后的TC、TG、LDL-C以及HDL-C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炎症反应是导致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重要机制,抑制炎症反应有助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延缓冠心病病情的进展[9]。临床研究显示,hs-CRP、TNF-α是冠心病的强预测因子,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显著的相关性[10]。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病人治疗后的hs-CRP、TNF-α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的降幅显著大于对照组。这说明瑞舒伐他汀可更有效地抑制冠心病病人的慢性炎症反应,更有利于改善冠心病病人的病情。高Hcy血症可显著增加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11]。临床研究显示,Hcy水平的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治疗后的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说明瑞舒伐他汀可更有效降低冠心病病人的血清Hcy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是引起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重构的主要因素之一,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有利于稳定冠心病病人的病情,改善病人的预后[13]。他汀类药物可有效改善冠心病病人的血管内皮功能,对血小板聚集、血管平滑肌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改善病人的心肌供血供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IMT、FM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瑞舒伐他汀可更有效地改善老年冠心病病人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冠状动脉弹性的恢复。
综上所述,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抑制老年冠心病病人的炎症反应,降低Hcy的水平,减缓病人动脉硬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