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性文化定位的校园环境设计研究
——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8-12-25 10:43:02石寅王联森阮兰娟
数码世界 2018年6期
关键词:校园环境大学校园校区

石寅 王联森 阮兰娟

1 引言

大学校园环境及建筑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的形象显现。我国大学发展的一百年间,校园环境形象具体地演绎了中国大学理念的三个阶段的变迁。民国的英美教育理念对校园环境带来了建筑的中西合璧。建国初期,校园建筑环境仿苏联式的平顶长楼,筒子楼,大草坪,主席塑像。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发展阶段,高校建设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大学新校区的建设无论是规模上、强度上还是涉及大学的数量上,都是空前的。伴随着这一阶段性的建设高潮,越来越多的问题在快速扩建与新建校园的日常使用中暴露出来,诸多疑问不得不让人对当下的高校环境设计进行反思。

2 地域性文化定位

我们把建筑环境的地域文化进行剖析,首先是建设的地理位置,它是为建筑设计提供了确切的边界领域。建筑的地域性包括建筑所在场地的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地貌、材料等;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相融合,具有独特性。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也与当地的社会因素,经济技术因素,建造技术因素等结合的多元化的个性表现。

3 高校“地域性”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至今60余载,有园湖和四塘两个校区,园湖校区地处市中心老城区,存在这校园面积小,建筑空间拥挤等问题,四塘校区占地广,建筑及环境建设年限间隔较大,建筑风格不一致,园林景观缺失。综上分析,与广西很多高校一样,整体都存在着一些相似的共性问题,设计模式化,缺乏多样性、创造性,定位不准确、特色不鲜明。

3.1 校园文脉面临断裂

文脉传承是校园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广西交通学院作为广西唯一一所交通专业特色的院校,在建校的本身上就具有了一定的特色性,目前园湖校区的建筑还是80年代的旧建筑,四塘校区十几年来不断的在更新建筑,但是两个校区都缺少校园文化景观,虽有大量空地,但是学生日常休息和业余生活的景观空间几乎没有,虽然近两年建设了路桥的校园教学工场,但是整体建设规划中未能凸显交通特色,校园文化脉络面临断裂。

3.2 建筑日益趋向雷同

随着时代的发展,近现代的建筑都日趋雷同,大部分的高校校园建设手法一致,校门,校园广场,教学楼,图书馆,体育场,学生生活区,方格子的建筑,豆腐块似的划分,毫无特色,而广西本来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西南民族建筑特有的干栏式并未得到推广,就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而言无论哪个校区的建筑都没有一丝民族特色的存在,地域性在建筑中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3.3 校园环境设计单一

每一所大学都因其所在城市的文化、经济、社会等因素而不同,这就要求校园建筑能够体现出不同的特色。同时,校园本身也是逐步发展的,所以,只有不断发展的校园才是具有活力的校园。园湖校区的校园因为占地较小,主体建筑建设年代较早,四塘校区的建筑因建设年限跨度较大,校园整体设计单一,缺失多样性和发展性。

4 校园环境设计中地域性文化构建的意义

环境建筑艺术,所反映的就是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图景,也体现着人所处的历史和文化环境。校园氛围与特色都是依靠校园建筑环境呈现的,因此校园环境建设承担了地域文化建构与传承的主角。高校校园景观文化精神的树立主要依托地域性文化的建构与传承,这对提升校园环境的空间品质、文化价值、审美功能,促进大学生文化精神的养成,激发大学校园丰富的户外空间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4.1 地域性文化能给校园景观空间带来亲和感

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建筑特色是广西地域的特有人文背景,把壮族的干栏式建筑在大学校园中与现代建筑相融合,并在校园景观中融入民族元素符号,在遵循人性化空间尺度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实用性、美观性及民族亲和感的景观。

4.2 地域性特色使得校园环境兼顾美学意义

大学校园的建设者应该从地域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将广西地域特性中的特有的地形、地貌、资源等作为主体,结合高校办学的自身特点,在自然中协调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将办学特色和地域文化相结合,让大学校园成为的确和城市最具标志性的形象缩影,同时体现时代的特色,保证校园的整体美感。

4.3 地域性文化影响下的校园环境可以令学生产生强烈的地域认知

大学校园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校园的环境空间可以令人感受到强烈的地域独特性,同时,地域性文化下的校园景观使人产生安逸感,让外来的学生更加的了解当地特色,融入到特有的环境中。

5 结语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同时离不开校园这个,同时校园又是城市文脉的传承和城市景观的延续。大学校园环境设计也应具有时代性,建筑作为一个时代的写照,新的建筑材料、新的科学技术、新的思维方式,必然带来新的建筑设计观念。每一所大学都因其所在城市的文化、经济、社会等因素而不同,这就要求校园建筑能够体现出不同的特色在校园更新的过程中,注重地区城市的历史和环境的保护,是对城市文脉的回应。现代的校园环境设计中应重视吸收地域文化的优秀传统,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并融会到新的建筑中去,才能够建设出有文化品味的现代大学校园建筑。

猜你喜欢
校园环境大学校园校区
严格落实从业禁止制度 建设平安清朗校园环境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1:08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南大门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一角
浅析大学校园热微环境
工程与建设(2019年2期)2019-09-02 01:33:56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文苑(2018年23期)2018-12-14 01:06:04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文苑(2018年23期)2018-12-14 01:06:04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环境优化研究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8:18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学生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电子制作(2017年14期)2017-12-18 07:08:07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