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波,胡佳慧,王 骞
(武汉大学 计算机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教学评价系统是近年来兴起用于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系统,已逐渐成为高校教学中不可欠缺的一环,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献[1]面向“算法与数据结构”课程,提出一种全面、科学的教学评价方法,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动态、多因素的综合评价,可有效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文献[2]探讨教学评价对于帮助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好处;文献[3]阐述智能化方法在课程评价中的应用前景。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教学评价系统来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甚至部分学校引入评价结果来决定教师的工资和津贴待遇,使教师认真对待学生评价从而提升教学热情。然而,当前的评价系统虽然能从某种程度上起到评价教师的积极作用,但同时存在参与性低、零交互、评价滞后等问题,导致教学评价的效果大大减弱。此外,偶尔发生的恶意评价情况,也大大损害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因此,亟须改进现有的教学评价系统,真正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实时互动,进而推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改善高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众包(crowdsourcing)思想[4]是指通过大众的广泛参与实现某个共同目标,它充分发挥“人多力量大”的特点,将大量用户(在教学评价系统中用户就是学生)拧成一股绳,并借助智能设备,实现随时随地的用户参与。教学评价系统离不开学生的广泛参与,只有实时收集大量的学生反馈信息,才能真正评价教学质量的高低,才能快速发现教师教学中不足之处、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在现有的教学评价系统中,通常在学期结束之后,学生可进入教师评价页面,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做出评价,但该系统存在参与性低、零交互、评价滞后以及恶意评价等问题,难以真正起到促进教学质量改进的效果。
由于教学评价在课程结束之后,学生缺乏足够的动力或者激励去参与评价:一方面,对于任何一位学生来说,本次的评价不会改变自己在本课程接受到的教育情况;另一方面,部分高校采取强迫的方式,要求学生必须做出评价。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参与度仍然很低。笔者对此深有感触,作为“数据库原理及安全”课程老师,六十多位学生仅仅只有十几位学生做出评价。此外,强迫评价的一个后果就是乱评价,在评价系统中经常会发现“张冠李戴”情况,学生为完成评价任务,将对一位老师的评价复制到另外一位老师身上,这样的评价毫无意义。基于该情况,必须改进教学评价系统,提高学生的评价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互性非常重要。教师要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要积极反馈教师的教学情况。只有实时交互,不断改进教学,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然而,在现实中,大部分学生是不主动的,或者对老师是畏惧的,并不会主动反映老师的教学情况;而且学生评价是在课程结束之后,且只有一次评价的机会,本质上没有发挥任何交互的作用。没有交互,则无法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基于该情况,必须改进教学评价系统,提供多次的交互功能,促进师生相互了解、相互磨合,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参与评价,是为了反映教师的教学情况,比如教学形式的好坏、授课速度的快慢、教学重点是否突出,以及希望教师下一次授课的时候能够注意哪些问题并加以改进。现有的教学评价是在授课结束之后,即便学生做了评价,等教师意识到问题后,这批学生也无法享受到改进后的授课。此外,一门课程通常有固定的课程计划安排,一般连续两次上同一门课程的时间间隔为半年。既便教师在本次评价之后发现了问题,等半年之后也很容易忘记。此外,本次学生和下批学生的素质不同,本次评价后的改进并不一定适合下一批学生。基于该情况,必须改进教学评价系统,实现实时无滞后的评价机制,促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改善教学质量。
在现有的教学评价系统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恶意评价,甚至张冠李戴的情况,进而影响学校对教师教学水平的实际评估,甚至以此为根据处分教师。恶意评价的出现是由几方面因素导致的:①部分学生素质较差,借助教学评价的机会,故意抹黑教师;②部分学校强制学生必须参与某些课程的评价,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恶意评价教师,甚至张冠李戴。恶意评价会严重影响教师的授课积极性,进而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最终受害的还是学生。基于该情况,必须改进教学评价系统,通过激励而非强迫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评价,表达真实想法,有效过滤恶意评价,提高教师的授课积极性。
基于教学评价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众包思想融入教学评价,提出基于众包思想的实时教学评价模式,其基本流程是:通过适当的激励引导,激发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实现课程教学的实时众包反馈,从而实现师生实时交互,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在新的模式中,学生不再是授课结束后进行一次性评价,而是每周做出教学评价,通过设计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通过设计友好的评价界面以及提供移动端界面方便学生评价;通过自动分析系统撰写评价报告供教师与学生参考。
在新的模式下,采取让学生每周进行教学评价方式而非学期授课结束后进行评价。相比以前的评价模式,每周进行评价有几个优势。
(1)细粒度的实时评价。原先的教学评价只能对整个学期的授课情况进行评价,粒度太粗,无法反映课程中某个章节或者教师在某个阶段的授课情况。采用每周评价后,学生可以对当前周次的授课内容、教师的授课情况作出实时评价,可以细粒度地实时反映当前授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和教师的授课情况。
(2)良好的交互性。原先的教学评价在学期结束之后,即便学生做了评价,教师做出改进后,这批做出评价的学生也无法享受到改进后的授课教育。换言之,原先的教学评价是没有交互的。采取每周评价后,有了实时的评价信息,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授课速度的快慢以及教学内容的重点情况,从而可以迅速做出调整,实现真正的交互教课。
(3)准确的教学评价。原先的教学评价是对整个学期的评价,粒度粗且不够准确。采用每周评价,一方面是对每周的授课情况进行评价,细粒度且评价及时准确;另一方面,通过多次评价,可以真实反映教师的授课水平,可有效避免恶意评价对教师的影响。
为减少学生参与的负担,提高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一个简洁清晰的评价界面是必不可少的。此外,还可以通过提供移动端应用或者在微信公众号中引入评价界面,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做出评价。这样的界面设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耗时要少。学生能够在几分钟之内回答问题并且做出评价,尽可能将时间控制在3分钟之内,减少学生参与的负担。
(2)问题简短明确。首先,在问题类型上,尽可能以选择题和评分题为主,容易回答且用时较短;其次,允许学生做出简短的反馈评价,从自己的角度评价课程教学的长处和不足;再次,在问题内容上,设计要有针对性,只设计反映本周课程内容和教师教学水平的问题,保证反馈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最后,在问题数目上,尽可能精炼准确,减少问题数目。
(3)提供移动端应用或者公众号平台。学生不仅能在电脑上参与评价,还可在移动端(如手机、平板)上参与评价。有了移动端应用或者公众号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做出实时评价反馈,比如吃饭、坐车甚至上厕所的时候,将极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虽然学生参与评价能够反映真实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授水平,然而在没有明确的激励机制下,学生的参与程度普遍是不高的。因此,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激励机制,提高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
(1)将参与评价作为奖励成绩。对于学生的每次评价作为一次有效记录,将每个学生的参与评价次数作为一项指标,折算为奖励分数加到学生的最终成绩中。通过该方式,学习好的学生会追求更高分数,学习不好的学生会为了达到及格分数,因此将激励各个层次的学生参与评价,将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2)将参与评价抵消处分。随着学校对学生上课的要求越来越高,部分学生由于缺堂导致收到学校处分。比如,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在2016—2017学年曾连续几次通报缺堂学生,缺堂一次做出警告,缺堂两次则直接取消本学期评优资格。可将参与评价次数与通报批评关联,根据参与次数的不同抵消不同程度的处分。通过该方式,不仅有效激励在学习过程中犯错的学生参与评价,还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提前预防犯错。
现有的评价系统中只是对于某些评分项目做出平均处理,并没有针对评价做出总体分析,也没有撰写评价报告,并不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因此,一个能够分析学生评价并形成总结报告的自动分析模块就显得尤为重要。评价系统中的自动分析模块需要提供以下几个功能。
(1)汇总结果的直观显示。对于评分题、选择题,可以通过柱状图、直方图的形式显示统计结果,比如平均值、频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对于文字评价,可采用自然预言处理,提取关键词,并对相应关键词进行重要性评价,以图标的形式进行展示。
(2)汇总报告自动撰写。人工智能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新闻撰写。通过自然语言处理以及引入人工智能,将汇总结果撰写为直观清晰且自然阅读的汇报报告,供教师和学生参考。
为解决现有评价系统中面临的参与度差、零交互、滞后甚至恶意评价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实时众包的教学评价模式,是对现有教学评价系统不足的有益探索和理念的创新。该模式从评价频率、界面设计、激励机制、智能分析等多个维度提出改进措施,系统实现较为负责,有待需要进一步实现并应用到真实教学评价系统中。
教学评价系统的好坏将影响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又与师生息息相关。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移动计算的快速发展,基于众包思想的实时教学评价模式将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1]王晓东, 吴英杰, 林伟, 等. 课程教学评价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8(14): 107-109.
[2]杨爽, 李刚.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践与探析[J]. 计算机教育, 2006(10): 69-71.
[3]邵允学, 周建涛. 智能化方法在课程评价中的应用前景[J]. 计算机教育, 2017(8): 152-154.
[4]刘云浩. 群智感知计算[J]. 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 2012(10): 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