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事业单位绩效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8-12-24 08:42陈洁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公益性绩效考核事业单位

陈洁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8)9-350-01

摘要 目前,我国各个公益性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推荐力度和实践效果参差不齐。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剖析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供公益性事业单位参考。

关键字 公益性 事业单位 绩效管理

一、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概念

公益性事业单位是由政府提供其经费来源,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国家公益性事业或准公共事业并面向社会提供基础性公共服务的组织。

公益性事业单位立足国家交办的公益事业或准公共事业,面向社会提供基础性公共服务,具有服务性和公益性的显著特点:一方面,公益性事业单位面向社会提供基础性公共服务,承担国家基础性公共服务职能,服务性是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公益性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其根本目标是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其产品和服务大都在非竞争领域。

二、公益性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公益性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1.绩效计划不体现单位组织战略。在绩效计划的制定中,许多公益性事业单位战略管理意识相对薄弱,对认识不到位、不全面,并没有把本单位的战略发展目标分解落实在绩效计划中。

2.绩效指标缺乏量化。在绩效指标的提炼上,许多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考核标准过于简单笼统,没有明确规定做到什么标准,定性考核多于定量考核,绩效指标的完成结果只能反映出这项工作是否完成,而不能反映出完成的质量。

3.关键业务不突出。在许多公益性事业单位绩效指标的权重设置中,往往受限于行政职责,管理类指标较多,关键业务的考核权重相对并不突出,导致绩效指标对重点业务的导向不强、对关键业务的考核不够深入等问题。

4.绩效考核简单粗放。很多公益性事业单位并没有把绩效管理作为一个持续沟通的PDCA过程去运行,而是粗放地将绩效管理简化为年中、年末两次考核,且考核方法过于单一,过程缺乏监督,普遍存在执行不严、尺度不一、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等问题。

5.绩效结果应用不足。目前,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大都缺乏激励性指标,绩效考核结果与人事选拔、任免、薪酬的关联较弱,激励功能不强,一定程度上,仅是约束职工工作的工具,并不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

(二)绩效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绩效指标量化难度较大。公益性事业单位从事公益服务,并不以营利为目的,其产品输出往往难以量化,其公益目标无法像企业一样,通过利润等简单指标有效评估;此外,部分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公益服务周期较长,绩效管理的常规考核周期难以对其实现评估。

2.传统管理模式的改革难度。虽然引入了绩效管理的概念,但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大都延续了传统的管理机制,加之缺乏专业人士的参与和指导,虽然相关工作人员努力改进,依然很难走出传统管理模式的固有思维。

3.对绩效管理认识不足。绩效管理的有效运行需要管理者和全体职工的共同推进,而长期以来,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市场意识和危机意识并不强,管理者和职工经常把绩效管理当作额外的工作任务而疲于应付,导致绩效考核在执行中阻力重重。

三、改善绩效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绩效管理目标的制定应与组织战略相结合

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前提是明确组织的战略目标,公益性事业单位应根据组织战略规划和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通过建立和应用绩效管理体系,将个人绩效同组织绩效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组织战略落地,组织绩效持续提高,个人不断得到发展。

(二)绩效计划的制定要科学合理

绩效指标的制定应客观、准确,能量化的指标尽力量化,不能量化的指标尽力细化;同时,绩效指标的设立要尽力明确、可控。绩效计划的制定应坚持全员参与,确保管理者和员工对目标充分了解,增强对绩效管理目标的认同感。

(三)绩效考核过程要加强沟通与指导

应对绩效考核人员应开展针对性培训,降低考核的人为偏差,并增进职工对绩效管理的理解和接纳度;在绩效考核过程要逐步从由上到下的单向检查,转变为管理者和员工的双向沟通;应加强绩效管理的监督监控,从过于关注“评价”向积极给予“指导”转变。

(四)建立绩效管理反馈机制

要从职工被尊重和被需要的需求出发,改变目前仅仅告知考核结果的模式,建立并加强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对于考核结果的沟通和反馈,应认真指出被考核者的成绩与问题,并对被考核者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五)加强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

鉴于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行政化管理传统,建议建立行政绩效体系,考核结果要与工作评优评先、人员培训、薪金调整、干部升迁任用等相结合,同时要借助文化建设,积极引导职工增强投身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结合实际打造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绩效文化。

由于各个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工作特点、行业特点各不相同,每个单位的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都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并持续改进。虽然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模式尚处于探索階段,但是,随着绩效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也会日臻成熟,进而促进公益性事业单位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公益性绩效考核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关于准公益性和公益性水利项目PPP回报机制的探索
一家医院的“公益性报告”
戴夫:我更愿意把公益性做到最大化
加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