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锦峰
摘 要: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跨境电商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对于跨境电商人才的市场需求及技能要求不断提高,为推动跨境电商“双创”人才的培养,本文就高职院校跨境电商“双创”人才的市场需求及技能要求进行阐述与分析,进而提出产教融合模式下的高职院校跨境电商“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院校 跨境电商
我国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社会发展及人民素质的提升,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鼓励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学。同时,考虑到我国跨境电商的巨大发展潜力及市场需求,在进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时致力于强化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强化跨境电商“双创”人才的培养成效。
一、跨境电商人才需求
(一)跨境电商“双创”人才市场需求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跨境电商正成为我国电子商务产業发展的新方向,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2017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约为4万亿元,至2016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则达到6.7万亿元,跨境电商发展迅猛。
相较于我国迅猛发展的跨境电商领域,我国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速度及质量都亟待提高。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综合实验点的跨境电商产业人才需求量逐渐递增,但人才稀缺,人才输出成为限制跨境电商发展的短板。跨境电商产业较为发达的宁波,自2014年至2016年,跨境电商人才市场需求由28%上升到39%,存在跨境电商人才缺口的跨境电商企业占比达到92%。根据中国商务新闻网调查数据,2017年7月,电商产业发达的深圳及珠三角地区跨境电商人才极为稀缺,人才缺口逾数十万。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开展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同时,在大力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教育环境下,对于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十分注重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以期通过跨境电商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提高我国跨境电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跨境电商“双创”人才素质要求
目前,跨境电商“双创”型人才的专业素质,可拆解为不同类型,具体包括技术管理型、技术操作型、商务管理型、商务操作型,不同类型的跨境电商人才在专业诉求及技能诉求方面的要求不同,但在跨境电商“双创”人才培养过程中,无论哪种类型的人才都具备以下共同技能要求:
其一,国际贸易专业素养。跨境电商的本质是一种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国际贸易,因此从业者需要具备国际贸易专业素养,对国际贸易形势、发展趋势有一定的判断能力,掌握商务谈判、货物交付及运输保险等实务能力;其二,网络营销及平台运营能力。跨境电商兼具国际贸易及电子商务的共同特点,因此从业者必须兼具国际贸易及电子商务专业技能,了解电商运营平台的操作及运营方法,进行产品营销及客户维护;其三,语言表达及沟通能力。不同于一般的电子商务,在跨境电商经营过程中,与海外政府、企业及各路群体打交道的机会较多,因此具备相应的外语沟通能力是极为必要的,尤其包括产品上架、运营优化及网店推广等方面,要兼具语言表达及文字沟通能力;其四,“双创”人才的软实力,具体包含跨境电商“双创”人才的文化素养、团队协作、创新创业能力等。另外,诸如思维水平、学习能力、商业敏感度、坚定意志等,是跨境电商“双创”人才必须具备的软实力[1]。
二、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跨境电商“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一)创建“双导师”机制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跨境电商“双创”人才的培养,可首先打造“双创”人才的孵化基地,在基地建设中需要充分明确跨境电商产业对于“双创”人才的技能与素质要求,基于产业现状制定培养机制,并配置专业的教学及实践设备,安装产业适用实践软件。在学校的主导下,为“双创”人才的培养提供功能室,在传统模拟实践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采用企业专班学习模式,向学生提供企业的实践空间,学生可在真正的跨境电商企业中参与真实的实战化项目运作。
“双创”人才的培养可采取“双导师”机制,为学生提供学校导师及企业导师,二者明确分工,学校导师负责对学生的理论教育、文化教育、职业素养及企业文化培养等,负责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加以管理;企业导师负责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掌握项目运作模式等。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强双导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实现双导师的全面合作,强化素质教育及实践教育的有效衔接。另外,可在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强化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的同时,延聘企业中具备丰富经验及专业素养的高级管理人员,对其进行教学素质的培训;选派部分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及项目运作,以此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水平。
(二)打造电子商务专业群
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当设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营销技术、广告理论、图文编辑、国际贸易专业素质、网络营销、平台运营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所涉及的知识面极广,对于职业教学的要求较高。传统教育体系通常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但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这种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职业岗位需求。为此,高职院校在主导跨境电商人才的过程中,要充分明确当前跨境电商产业的人才技能需求,基于人才市场需求情况,打造客户服务、平台运营、市场营销及跨境电商等相关专业群,将专业群与专业企业对接,组建企业专班及创业班,实现跨境电商就业人才及创业人才的双线培养。高职院校的学生可按照年纪进行课程体系划分,一年级学生主要接受专业素质培养与奠基,要求掌握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二年级学生主要接受专业教学,包括核心素质培养及软能力提升等;三年级学生主要接受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诸如文化素食及语言能力的培养则始终贯穿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高职院校可采取三级教学模式,具体包括平台、方向及专业的三种教学模式,以提高“双创”人才的培养水平[2]。
(三)网实一体的联合办学
跨境电商“双创”人才的培养,可采用网实一体及联合办学策略,双线培养职业人才及创业人才。高职院校可主导创建跨境电商“双创”人才的孵化基地,以该基地为校企合作及校企融通的重要枢纽,将网络营销项目与企业实践相互结合,实施对于学生的网实一体教学,强化校企联合及网络项目运行的合作深度。高职院校可积极引进跨境电商企业,共同开设企业专班及创业班。
例如,东莞电子商贸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课程融通机制,基于企业的实际需求,对当前课程体系加以调整与改善,或者与企业共同开发并编写相应教学材料,确保人才培养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另外,高职院校可与企业合作,从企业文化、经营模式、价值理念等层面强化对于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高职院校与跨境电商企业之间就产品设置、产品上架、平台运营及网点运作等层面实现全过程合作,实现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及產教之间的深度融合。高职院校可将学生在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中的实践表现及业绩水平纳入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当中,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僵化的标准,进一步提高对“双创”人才的培养能力。
(四)校企双轨的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主导下的“双创”人才孵化基地的设置,不仅要向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与创业空间,而且要引进企业管理制度及运营模式,对班级学生进行企业化管理,以更好地创造真实的企业运行环境,向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实践空间,拉近学生与跨境电商产业之间的职业距离,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高职院校主导下,班级管理模式得以调整,引进企业人事管理制度,以班级导师对应人事部门领导,以企业导师对应职能部门领导,前者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后者负责项目团队管理。对班级学生进行小组划分,每组成员选出一位组长,以该组长对应项目主管,负责领导小组成员的项目工作。
另外,出于调动学生学习与实践积极性的考量,可向学生提供创新创业跨境电商智能课程平台,给学生以自主选择的空间与权限,利用大数据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对专业课程进行项目化、问题化的调整,开发智能课程平台,学生则基于自己的个性化需求,自由选择课程体系。或可基于学生的自身兴趣及实际问题对课程主题进行设置,由该智能化平台响应学生诉求,并为学生提供菜单式课程体系[3]。
出于推动高职院校跨境电商“双创”人才培养能力的考量,可通过创建“双导师”机制、打造电商专业群、采用网实一体的联合办学及实行校企双规运行机制等方式加以实现,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实践水平。
参考文献:
[1]杨雅芬.高校国贸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跨境电商方向为例[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
[2]王琼.新形势下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9).
[3]郑勇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跨境电商[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7).
[4]范新民.高等教育国际化与跨境外贸电商人才培养:跨境融合视角[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5(5).
[5]曹盛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外语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2).
[6]袁丽娜,高文海.以能力为导向的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7]胡娟.高职院校跨境电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综述[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