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峰 张丽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认识周长”一课时,我尝试采取先学后导、以学定教、顺势而导、同伴助学的学习模式;以“情境中体验——生活中建构——实践中生成”为课堂的主线,采用情境教学、实践探究、小组合作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认识周长。同时遵从学生“充分感知——建立表象——抽象概念——形成概念”的认知发展规律,采用观察发现、动手操作、同伴助学和归纳总结的方法获得知识,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感知周长、理解周长。
课前营造主动探究氛围,体现学习的主动性和互动性
教学的本质是互动和转化,不论是人际互动、人机互动,还是人和纸质媒介或其他媒介的互动。而在众多的互动当中,最有效、最容易转化的互动还是人际互动。所以理想的“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应是一种高混合式的学习。
“认识周长”一课,我课前通过网络平台向全体学生推送微课和相应的练习,学生在家里人手一机观看微课,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网络平台自动进行数据汇总,形成基础知识测查——了解思维取向——引發思维碰撞这样互动反馈、自我调控的一条线,教师根据这些数据可以清楚地掌握学情,了解课前基础,以便确立课堂中的重难点和教学策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思维发展。
课中创生多种应用方式,体现技术的综合效益
1.创设虚拟情境,培养学生想象力
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有趣、奇特的事物,动手实践是孩子探究创想的源泉,而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创造力则成为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1]。
传统的课堂,受时间、地点、空间等因素的限制,无法进行数学小实验或者数学实践活动。而通过平板电脑上相关的App都可以实现,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孩子们可以在平板电脑上通过App进行图形的拼组游戏,得到一种组合以后可以拍照留存,点击重新开始又可以将自己另外的想法得以展示,同时可以数出拼组后图形的周长。每个孩子在平板电脑上拖拽、拼组,尽情创意出属于自己的作品,速度快,效率高,不受思维限制,自由发挥。
2.利用互动平台快速推送和反馈,提高教学效率
“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其价值主要体现在面向全体和学习的个性化上。面向全体不仅是指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而且通过教师管理系统使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参与;学习的个性化,不仅是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而且很多时候学习的内容、进度、快慢、次数、效果都能由学生自己把握,体现学习的主动性和个性化。
课堂中,教师运用网络互动平台,现场给学生推送练习,学生在平板电脑上完成练习并提交,教师现场得到反馈数据,针对学生的集中失误点,由学生操作平板电脑进行讲解,教师适时进行补充。由此有的放矢针对性更强,有效地节省时间应用于其他拓展练习。
通过网络互动平台可视化的窗口,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清晰地掌握学生思维。教师通过窗口也可以观察到有问题的学生,以便及时近前帮助,实现了精准“帮扶”。
3.利用自适应系统,有效实现分层教学
课堂巩固练习、拓展提升必不可少,利用自适应系统,学生在理解了本节课的知识点以后,通过登录自适应系统的闯关游戏,不仅能够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不受限制地进行闯关,每一次闯关都是对自己的挑战,成为了自己和自己的竞赛,学习的内动力和积极性空前提高。即使闯关失误或失败,学生也可以根据系统提示进行补救式学习,或求助老师或求助同伴,再进行新一轮的闯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实现了学习的个性化,而且建构了学习的方法。
4.利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平台,实现课堂开放
互联网打破了有形的围墙,使学习的时空无限延展,教师不仅可以把课堂开放给家长,同样也可以把课堂以外的家长引进课堂。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表现、精彩片段甚至是疑惑迷茫,教师都可以通过平板电脑拍照、录制小视频、录制音频等发送到班级空间,家长会在第一时间了解课堂情况。教师如果需要引进社会化资源进行现场教学时,有能力的家长同样可以通过手机录制小视频、拍照的形式进行补充教学。
5.利用搜索引擎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互联网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利用互联网进行知识的搜索、分析、组合和利用,是培养学生互联网思维的基本途径。例如:在学习掌握了基本的周长知识后,孩子可以上网任意搜索不同的物体,保存为图片,并且画出物体不同面的轮廓线,理解一个物体有很多面,但不管哪个面都有自己的周长,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
课后多种方式应用,凸显学习的多样化
课后,教师可以把课堂中出错较多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发布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平台,供孩子们进行回顾或练习;也可以推送与本课有关的内容,供孩子们进行巩固或拓展练习。学生则可以进入自己的人人通空间进行课堂知识的回顾和再练习,也可以借助自适应系统进行个性化闯关,还可以观看新的微课内容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甚至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探究性学习等等,学习的方式变得空前自主和多样。这也是“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基本要义:随时、随地、个性化。
参考文献
梁璐.信息技术简约课堂[J].新课程学习(上),2014(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