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湘玲
摘要:数学是基于实际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产生,并随着人们生产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数学与人们的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更是一种思想与方法,本文针对生活即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与具体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启示
生活即教育是由陶行知先生提出,他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对于当今的小学教学具有重要启示。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肯定了生活与数学联系的必要性,之所以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兴趣不高,一个重要诱因就是由于数学学习脱离了实际生活,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告诉我们,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要紧密联系生活。
一、生活即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意义
生活即教育即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生活的进步,生活也会对教育产生反作用,生活水平的提升,促进了教育水平的发展,在时代的发展下,教育模式也发生显著变化,已经从传统的耳提面命转化为当今师生的共同探究。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渗透至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简化数学知识的难度,改变传统死板教学模式的种种不足,让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趣味,激发出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将生活教育应用其中,则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同时,因为与生活相连,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提升,从而在学习新知识时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虽然在短期内会使教师的教学压力提升,但是从长期来看,学生掌握知识更加牢固,则教师不必一遍遍教学,教师的压力也会逐渐减轻。
二、生活即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一)搜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信息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要关注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搜集、分析、处理、传递生活信息的能力,这也是生活即教育对数学教学的重要启示。在学生具备了该种能力后,他们便知道如何从生活中搜集与学习相关的信息,激发自己的认知冲突,通过这种方式,充分拉近生活、教材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所学的数学内容就在自己身边,感到数学学习的自然、亲切,在面对新数学内容的学习时,他们不再感觉一片空白,而是能够迅速与自己生活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大大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授课质量和效率。
(二)利用生活现象激发兴趣
成功的数学教育不能是强制性的,而是让学生带着兴趣来学习,作为教师,最大的成功便是为学生创设出愉悦、生动、轻松的学习环境。在数学教学中,要下意识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他们在操作、观察、反思、交流的过程中感受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知晓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掌握基本的数学技能和知识。在教学课堂中,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来引入生活化的知识点。如“出租车里程表的计算方式是什么?”、“为什么汽车、自行车车轮做成圆形?”、“一个身高1.5m的人,在平均水深1.6m的游泳池中游泳安全吗?”通过生活中实例的引入,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生活实例进行启发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育要使学生获得作为公民必须具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小教室,进入“大课堂”,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的大课堂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瞄准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结合点,并架起桥梁,将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在观察和经历生活实例时得到原型启发,化抽象为具体,化理性为感性,减少教师过多的指导。如:在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即可引入这样的片段:
小红到学校后勤部去领取本子,他对后勤部的李老师说:“我要领49本数学本和98本作业本。”李老师先数出49本数学本给小红,又拿出一捆100本的作业本给小红,再从这捆作业本中抽回2本,小红共领了多少本作业本?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例而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从生活中激发出学生的数学潜能
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从核心素养的培养角度来看,任何的教育活动,都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如果学生拥有自主性的学习意愿,这就促使他们主动管控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挖掘自身的价值与潜力,积极应对多变的学习环境,这种自主能力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做到“授之以渔”,唤起学生的数学潜能,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数学学科的本质是“抽象”、“推理”、“模型”,对应着数学的特征,即高度抽象性、逻辑严谨性、广泛应用性。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阶段,为了激发出现学生的潜能,教师要注意挖掘数学背后的历史人物与故事,生活化故事的导入为数学课堂增加了新的生机,在了解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数学家不屈不饶、坚持不懈的精神,了解数学史的发展与演变,实现自身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结语
让小学数學走入学生的生活中,既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利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生活化的数学教学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实际生活出发,构建起生活与数学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可以亲近数学。
参考文献:
[1]辛娥瑶.浅淡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J]. 教育艺术. 2014(05)
[2]冯勋富.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生活化[J]. 中国校外教育. 2013(35)
[3]陈宏. 构建数学生活化模式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J]. 小学时代(教师).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