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华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8)9-042-01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当今中国养老保障制度也变得更加完善,孝文化作为我国从古至今都一直推崇的文化之一,对推动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探究我国养老现状,进而提出孝文化与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互动发展。
关键词 孝文化 养老保障制度 互动发展 现状
纵观历史的发展规律可以发现,孝文化在促进国家全面发展、稳固社会人际关系层面上发挥十分重要的角色。作为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桥梁,孝文化能够充分发挥新世纪祖国建设的精神价值,更是振兴民族文化的重要切入点。我国自古推崇孝道,也流传了很多关于孝道的故事,最为大家熟悉的就是二十四孝故事。从中国养老保障层面分析,养老与孝道脱离不开关系,但也需要客观的认识到,封建社会发展的孝道中,也存在着迂腐的孝文化,这就需要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可让孝道变得盲目,加强效文化和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相融合,在养老保障层面更好的引领社会风气,进一步加强孝文化和中国养老制度上的融合。
一、中国养老现状分析
虽然孝文化至今也是影响人们思想的基础文化之一,并且流传到大街小巷,但我国养老问题依然堪忧。在社会急速发展的背景下,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上岗机会,农村人口也有很多机会到城市来打工,将孩子交给家里老人抚养,这就导致老人缺乏子女的陪伴、孩子没有父母的教育。这就导致当代社会出现了两个问题,孩子无人教、老人没人养,特别是空巢老人问题特别严重。虽然我国各级政府都十分关注养老问题,也开班了很多的养老院、托老院等养老机构,但这种养老机构虽然有人样,但依然没有子女陪伴单,无法起到更好的安抚作用。从老人角度分析,老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膝下有子女陪伴,多和子女们聊聊天,享受天伦之乐,而从现实中看来,当下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那么我们所推崇的孝文化究竟是否有作用呢?到底是否落实了孝道呢?
“孝”字上面是个老人,下面是子女,如果没有子女又何谈孝道。因此,纵观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其最大的漏洞实则就是没有发挥孝文化的作用,没有让养老制度蕴含文化气息,也没有让制度层面和社会价值观相融合,这才导致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发展十分缓慢。孟子曾经说过:“人人亲其亲,长其长,二期天下太平”“事亲,事之本也”等,可见在孟子的严重爱护老人、遵守孝道才是人一生最该做到的事情。并随着时代的变迁,孝也逐渐演变成了孝文化,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思想以及社会意志存在着,影响着人们和社会。
二、孝文化与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互动发展
(一)孝文化的被传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互联网时代,我们的“三观”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并不断改变着。更多的年轻人更加注重个人价值,将事业放在生活中的第一位,只有事业上取得了成功才能够彰显自己的社会价值,不被社会所淘汰,也因此忽视了父母的存在,失去了对父母的孝敬。这就导致老年生活出现了很大的缺口,仅仅凭借家庭式的养老保障已经无法满足当代老人的精神需求。这就需要孝文化能够发挥自身的价值,在面临着巨大威胁的前提下,讓当今群众认识到孝文化的重要性。全面推动孝文化的发展和弘扬,不仅要加强孝文化的先传以及法律保护,同时也要真正的传播孝文化,以孝文化为主要内容完善养老制度。诚然,当今很多不孝子女不想承担父母的赡养义务,甚至都不想拿养老金,这样的社会情况无法传播孝文化。所以当今社会养老保险不断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老人独立性,并减少了子女赡养老人的经济负担,缓和了家庭关系,这样孝文化才能够真正的得到传承。
(二)孝文化与养老保障制度的融合
从古至今,我国对人际交往层面看的非常重,如孔子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等,中国人将友情看的十分重要,更不用说亲情,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虽然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可以解决老人的经济问题,但想要真正突出养老制度的价值,还要子女能够更多的关注父母精神需求。这不仅能够实现孝道,同时也能够彰显养老制度的真正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全面加强孝文化和养老保障制度上的融合,让养老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老人的精神漏洞,同时也为大力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孝道,在孝文化的基础上完善养老制度保障。在养老制度中融合孝文化,不仅仅规范了孝文化传承的合理性,也为孝文化真正的发挥自身价值提供了良好平台。所以二者之间的融合发展也是社会价值观的发展,从而保证社会稳定性,让老人尽享天伦之乐。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今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加严重,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了国家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除了是经济层面的问题,同时也包括孝道层面问题。需要我们在认识孝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孝文化和养老保障制度的融合,充分发挥二者优势,掌握命脉,从而实现孝文化发展以及养老保障制度完善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