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秋寒
原中农办、水利部、发改委等六位专家论乡村振兴
吴秋寒
(国合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北京 100038)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并多次做出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大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核心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新旧动能转换,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中央1号文件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为各地区编制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具体方向和行动标准。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原中农办主任韩俊,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原司长、国合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院长高俊才,国家水利部原巡视员姜开鹏,山东省农业厅原厅长、山东省原人大农委主任战树毅,山东省南水北调指挥部原负责人孙义福,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国合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维海博士等六位专家,分别就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点难点、各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痛点与挑战,以及市县乡村振兴策略和政策建议等提出了前瞻、系统的专家意见与建议。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原中农办主任韩俊强调,所有乡村振兴工作的中心和出发点是农民、农业,而所有的乡村振兴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在促使农业产业化发展、融合化增长、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增加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城乡融合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
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为诊断和分析各地乡村振兴战略的痛点难点,提供针对性对策,2018年3月5日至9日,由国家发改委原农经司司长、国合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院长高俊才带队,国家水利部原巡视员姜开鹏,山东省农业厅原厅长、山东省原人大农委主任战树毅,山东省南水北调指挥部原主任孙义福,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国合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维海等部委学者和规划专家,受邀到潍坊市及县市区、乡镇、村庄、田间地头、农村和农民的身边,相继调研和走访了了山东省潍坊市直30余个涉农部门及寿光、青州、诸城、临朐、高密等各县、市、区、乡镇,实地考察了寿光、昌乐、高密、诸城等示范镇村、龙头企业、蔬菜大棚项目、休闲旅游项目、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等,为潍坊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背景、当前现状、典型实践、存在难点痛点以及解决对策把诊号脉,深度探索全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难点痛点,以及破局之道。
在调研过程中,专家们初步认为,潍坊市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在规划引导、项目支撑、设施建设、资源整合、改革治理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蔬菜大棚、城乡融合等方面具有示范试点作用,甚至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是,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也不少。下一步,潍坊市及各县市区要紧紧围绕习近平同志“五个振兴”重要讲话,深入贯彻国家和山东省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充分发挥潍坊市在乡村振兴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打造齐鲁样板,塑造新时代潍坊城乡协同发展新动能,建设“四个城市”的区域品牌和城市名片。为此,调研组专家归纳提炼和初步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的痛点、挑战和化解对策。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原司长、国合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院长高俊才指出,各省市县乡镇编制乡村振兴战略,一定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发动各级党委、政府、企业、协会、农业合作社和农民等参与规划讨论和座谈,要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编制出高水平、可操作的规划方案。他还谈到,目前,地方乡村振兴战略刚刚开始推进,相关规划的顶层设计不完善,党政部门统筹力度不够,沟通不及时,工作不协调,措施和分工不合理,跨部门协作不顺畅等问题突出。部分领导和职能部门对于乡村振兴的认识高度不够,普遍局限于“农业+”的理解,对于“新六产”概念理解有待强化。要素能动性差、资源转化能力弱已经成为各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挑战;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开发存在运营同质化、市场同质化和机制同质化发展等问题。
要全面领会、贯通国家、省和市县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精神,深刻理解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争取在乡村振兴战略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实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战略创新和路径创新。高俊才提出,乡村振兴重点产业项目的筛选与设计原则,一是产业融合;二是政府引导;三是企业主体;四是市场运作。新型城乡融合性示范项目的筛选标准:一是要有一定规模;二是要有特色;三是朝阳产业,要有潜力;四是有较好的盈利模式,可以持续运作等。产业振兴规划编制尤其体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在编制和实施乡村振兴规划的过程中,既要吃透中央和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的精神,又要全面和深入调查分析当地经济民生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
规划引领、项目支撑、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注重实效,规划布局是项目建设的依据,规划目标和任务,主要通过项目进行实施。项目决策要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有机统一。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既有全面性和前瞻性,又重点解决当前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多点突破,以点带面。一切工作都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不搞“一刀切”和“花架子”,衡量规划实施的效果,坚持实践标准、群众标准和时间标准。落实责任、形成合力,规划中的目标和任务,要逐步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责任主体之间要加强协商配合,使各项工作协调、务实、高效。
实行魅力休闲富足乡村建设战略,以深度帮扶、精准服务、集中发力、激发热情、优化监督、强化责任等方式,完善农村精准扶贫和长效脱贫机制;通过扩渠道、优服务、全保障的方式促进乡村就业增收,通过强连接、专业化、系统化培育农村创客,建立宜居宜业生活工作环境;建设集教育、医疗、卫生、社保为一体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快乡村基础设施标准化、一体化、均等化发展;实行城乡融合发展战略,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在此基础上强化城乡要素流动,积极推进城镇化发展;积极推进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发展多元化的经营形式,发展多种形式的统一经营,优化社会分工协作网络;深化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建立健全土地资产管理体系,优化土地流转运营机制;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大力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试点,分类推进农村集体相关资产改革,探索新型经济实现形式和模式;以乡村财政为引导,以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为支撑建立分层级、多领域、多元化的农村财政金融体制机制。
图2 国家水利部农水司原巡视员姜开鹏及调研组与潍坊市交谈
国家水利部农水司原巡视员姜开鹏一再强调,做好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如果离开供水节水和水质、水环境的保障,无法谱写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幸福工程。找水治水节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潍坊等地区多采用地下水灌溉,地表水很少,水资源尤其是饮用水资源现状堪忧,有效灌溉面积不大,效率不高,农村饮水方面存在水源短缺和水质差等突出问题,有些乡村严重缺水,水质也不稳定。针对现有大小河流、大型水库、中小型水库等灌溉设施,尽管建立起了节水灌溉体系,河道治理、综合
治理推进仍较困难。他建议,应进一步做好水资源保障专项规划,准备实施9大类工程,建立7方面的水资源管理与开发体系,做好专项投资,农业用水规模与质量相协调,并力争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在乡村振兴项目工程开发上,利用工商资本、社会化资本、金融化资本下乡发展新六产项目。节水灌溉设施公共资源下乡项目;河道综合治理项目,农村饮水安全,发展农田水利建设,高效节水灌溉,支持社会资本参与规模化节水灌溉工程,建立健全工业节水激励机制和河水环境治理PPP机制等。
图3 山东省人大农委原主任、农业厅原厅长战树毅与潍坊市有关部门座谈
山东省人大农委原主任,农业厅原厅长战树毅认为,在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产权规范和粮食生产安全保障方面,要确保乡村振兴的粮食安全供应,防范农村群体效应的一哄而上。部分地区村集体经济薄弱,项目选取规范性不够、项目本身的带动作用不强,典型经验不能得到系统的推广借鉴。土地规模化流转的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集体利益和村民利益之间的同向转化能力弱,利益联结机制比较松散,号召方式简单,部分地区村民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劳动力在不断流失。
为化解上述痛点难点,战树毅指出,要实行农业产业新动能发展战略,以“粮食生产提升+农业结构优化+强化农业装备技术”释放农业发展动能;加快“农业+融合”、产业全域融合和产城融合,推进三链重构,加快三层次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催生新业态新动能。推进小农户向农业创客、农业新势力、农力资本转变,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现代“大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打造一体两翼(以职业培训为体,以政企、园企合作为两翼)农业人才培养平台、以协同创新、研创联动、孵化优化、服务转化为功能的科技创新平台、对接省市、对接项目、对接企业、对接组织的联动服务平台、面向东亚、集成创新、智能建设、共享服务的城市农产品交易平台。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实现粮食安全生产和田园综合体等新上项目统筹规划,均衡发展。
南水北调指挥部原主任,山东水利厅原负责人孙义福强调了乡村振兴的财政供给和政策引导。他表示,积极适当的政绩观和财政投资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当前潍坊乡村财政资金供求矛盾突出,财政资金供给不足,对于市场资金缺乏引导能力和创新模式,工商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下乡融合农业发展开展情况不容乐观。鉴于此,他提出合理设计财政体制机制,引导二三产资本与农业资本融合、共担乡村生态循环经济建设与发展。提出以气、山、植、水为重点建立资源保护和修复机制,全面提升乡村人居环境。通过抓好肥药减量使用、建设绿色生态基地、生态涵养功能区等方式,推进绿色发展方式形成。坚持开发、保护一体化发展,探索新型生态服务机制,实施多元化生态补偿和可持续运营机制,构建乡村绿色循环经济生态圈。
图4 南水北调指挥部原主任,山东水利厅原负责人孙义福与潍坊市座谈
国家发改委国合中心执行总监、研究员、国合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维海博士指出,各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融合发展中,如何整体规划统领,搞好顶层设计、资源开发整合、科技创新、品牌化建设与城乡一体化等痛点和难点,是进行基层调研和规划编制的核心问题。为此,他提出以问题为导向,聚焦乡村振兴规划编制的八个难点痛点:1.重视规划编制的战略引领,一张蓝图到底;2.真正让党组织“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3.财政支农的法制化和专项审计;4.做好粮食安全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统筹;5.乡村生态建设与振兴资金从哪里来。6.镇村基层组织振兴与乡村文明;7.构建村集体资产和农民收入均衡;8.重大产业项目工程企业组织和村镇片区示范试点建设与三链重构。
吴维海博士指出,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和实践中,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待加强,镇村组织党的核心地位和统领作用体现不充分,乡村工作体系有待优化,镇村两级党员干部素质和执政履职能力需要培养。同时,一些县市区的乡村干部队伍视野不开阔,前瞻性不强,思维惯性、传统发展理念亟需向愿景思维、势能转换思维转化。个别地区在科技创新和科技应用转化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平衡、不协调现象,设施农业、新型农业发展薄弱,相关农业企业规模普遍不大。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文化资源没有转化为文化资本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势,文化对当地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影响力没有充分体现。乡村文明活动依然停留在“集-观-散”的层面,没有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参与感、体验感和代入感;大多数优秀产品、活动和模式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已经具有品牌能力的产品、活动和模式却在低端化运营,品牌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局限于文件和口头上,实际转化能力与品牌实际影响力不匹配。没有充分利用好“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发展契机,各地农业发展存在开放性不足等难点与问题。与周边其他地区也没有形成长效、稳定的良性互动体系;城乡一体化实质进展缓慢,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马太效应”有待加强,产业要素流动性偏低;城乡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成效共享机制、精神物质交流机制等尚未健全。
吴维海建议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乡村振兴规划编制与实施工作,真正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各地区规划编制要遵循“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原则,既照顾乡村振兴参与各方主体的利益诉求,又要权衡农民农业农村本位的生态生活生产全方位的发展均衡性、时效性;要实行新型乡村治理体系构建战略,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加强内部组织和作风建设、创新党建带动群团工作机制、提升各级党员干部素质,提升执政履职能力,落实基层组织保障政策,加快形成国家到乡镇五级党组织书记主抓乡村振兴的责任与体系;推进法治服务型政府建设、财政支农的法制化和专项审计体系建设、智慧型平安乡村建设,强化财政审计专项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夯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升基层依法办事能力,开展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建设健全党政群共商共治长效模式,构建示范型为民服务体系,完善乡村自治组织民主制度、推进乡村自治共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构建乡村德治贤治服务体系,实行乡贤净化民风工程,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培养积极健康社会心态。
吴维海认为,在粮食生产方面,要制定短计划、长规划,要确定各地区耕地保护红线、健全主粮生产任务指标与新六产融合的协调机制,鼓励条件具备的村镇、涉农企业园区、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开展适度规模的集成化、产业化、融合化的新型农业业态,同时,优化和限定主粮财政奖补和惩处制度。
吴维海指出,要实行生态平衡建设和乡村振兴资金多元化、多主体和多渠道融资模式,充分完善和调动财政、工商、企业组织、金融和国际化资本资金参与乡村振兴项目投融资和经济建设、乡村生态环境修复与补偿、政策性奖励与补偿,逐步建立覆盖全产业链条、全领域的城乡一体化涉农新型融合性产业金融体系。
图5 国合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维海等与潍坊市部门座谈
关于村组织建设问题,吴维海表示,要切实发挥镇村基层组织在振兴乡村文明中核心和创新带头作用,实施文教资源转化战略,连接省市县乡村,构建五级乡村文明行动;深度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开发优秀文化资源,在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建立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到文化输出的多级多层文化展示和文化服务高地;建立多层次、多领域文化教育服务体系,打造差异化农村文化教育服务系统;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载体建设,提升乡村文化产品服务供给质量,培育“新三农”乡村文化服务组织。
关于扶贫、村集体资产和创收问题,吴维海认为,精准扶贫要分类实施,注重实效,一户一策,不搞形式。要构建村集体资产和农民收入均衡协同体系,落实利益联结纽带,加强村民组织化程度,优先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逐步扭转农村劳动力流失的局面,建立集体经济与农民收入同向转化与引导考核制度。
关于品牌化和标准化建设,吴维海提出,要积极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工程、企业组织和村镇片区示范试点品牌建设与三链重构,实行乡村品牌发展战略,以质量标准化、产业标准化、功能标准化等建立农业标准,推进品牌建设;通过全媒体、数字化宣传,建设乡村营销体系,打造乡村名片等方式,打造品牌标的,建立品牌根据地;打造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大模块明星品牌;通过建立国际推广服务中心,定向宣传推广方案,打造国际多线推广服务体系等方式,构建乡村品牌国际推广体系。
吴维海认为,各地区、各企业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探索乡村振兴的国际化发展战略,通过智能化管理、云共享机制等打造外向型智慧农业;以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和渠道创新,推动当地农业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打造高端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平台、构建对外交流阵地;打造集创新引领、开拓争先、高配服务、高端品质、智能发展、规模集群等于一体的农业开放综合试验区。
图6 乡村振兴战略调研组与潍坊市有关部门座谈
针对潍坊等市县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痛点,调研组认为,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推进山东省以优先发展实现“四化”同步,以融合发展实现城乡均衡,以全面发展实现利益共享的乡村振兴理念,潍坊市既要以“七个聚焦”打造齐鲁样板,又要以“五个振兴”为指引,借鉴江浙等先进经验,创新乡村振兴新模式,新机制,新样板,趟出具有潍坊特色,可在全国示范推广和经验复制的乡村振兴战略道路。
(供稿:吴秋寒、崔文岭)
图7 乡村振兴战略调研组在潍城区调研麓台书院
图9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项目组和专家在寒亭区实地调研
图10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项目组和专家在高密田园综合体实地调研
图11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项目组和专家在高密市实地调研
图12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项目组和专家在寿光市实地调研
2018-09-01
吴秋寒,女,国合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政府规划、乡村振兴、健康养老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