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麦绿色栽培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调动当地农民的积极性,加强对新型小麦绿色栽培技术的认识了解和掌握,从本质上改变传统的种植技术。要增强绿色植保理念,科学选用高效低毒的杀虫杀菌剂。小麦病虫害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切实搞好预测预报,根据当地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趋势科学防治。
条锈病:当地菌源病叶率5%,外来菌源病叶率1%时,每667平方米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100克或2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60克,对水50~75千克喷雾防治。赤霉病:开花期遇阴雨,每667平方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5~100克,对水稀释1000倍,于开花后对穗喷雾防治。白粉病:当病情指数1.83,病叶率10%时,每667平方米用25%戊唑醇乳油20毫升或20%三唑酮乳油30毫升,对水50千克喷雾防治。麦蚜:小麦开花至灌浆期间,百穗蚜量500头或蚜株率达70%时,每667平方米用10%吡虫啉10~15克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15克,对水50千克喷雾防治。红蜘蛛:当平均每33厘米行长小麦有螨200头时,每667平方米用20%甲氰菊酯乳油30毫升或40%马拉硫磷乳油30毫升或1.8%阿维菌素乳油8~10毫升,对水30千克喷雾防治。
小麦生育中后期防治,红蜘蛛:可每667平方米用5%阿维菌素悬浮剂8毫升对水适量喷雾,也可选用4%联苯菊酯微乳剂30~50毫升。吸浆虫:可在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的成虫发生盛期,667平方米用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11克对水喷雾,兼治一代棉铃虫。穗蚜:可每667平方米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克,或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4克对水喷雾,还可兼治灰飞虱。白粉病:可用20%三唑酮乳油每667平方米50~75毫升喷雾防治,或丙环唑乳油35毫升喷雾防治。
后期干热风,应结合小麦后期病虫害防治,开展“一喷三防”,即在喷施杀虫剂、杀菌剂的同时,加入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营养肥,以减轻干热风危害,提高小麦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小麦的生产效率。
赤霉病要以预防为主,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若遇降雨或持续2天以上的阴天、结露、多雾天气时,要施药预防。对高危地区的高感品种,首次施药时间可提前至破口抽穗期,或者在小麦抽穗达到70%、小穗护颖未张开时,进行首次喷药预防,并在小麦扬花期再次喷药。可每667平方米选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200毫升,或25%咪鲜胺乳油50~60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150克,对水后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如果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如遇连阴天气,应赶在下雨前施药。如雨前未及时施药,应在雨停麦穗晾干时抓紧补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