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县杨集镇把“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新动能”确定为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思路,以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为着力点,以产权为纽带,以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转方式、调结构,抓闲散资源整合,抓闲置资源盘活,抓“朝阳”产业融合,走活土地托管、资产开发、资源挖掘、品牌培育等“四招妙棋”,进一步激发农村产业发展活力,从而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第一招棋:土地托管合作化、集约化经营增收益。单打独斗模式增加了发展成本,消耗了资源,制约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在推进村级集体增收工作中,镇里积极学习和借鉴周边乡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先进经验,推行“集体引领、能人带动、农民入社”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建设模式,凝聚力量发展产业,实现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合作共赢。镇里通过试点,组织推动群众基础好、干部工作能力强的南湖里村、西吴庄村按照“入股自愿、股权平等、同股同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户将自有承包的土地向合作社入股,打破原来一家一户分散自主管理的传统种植模式,整合闲散资源,实行土地统一管理、适度规模经营,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合作社借助上级的政策,建设了万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承担了水稻软盘育秧、机械化插秧、田间高效植保、秸秆捡拾打捆、粮食低温烘干、优质稻米加工等项目,提高了机械化作业水平,大幅度减少了生产要素资源投入总量,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推进了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让农民通过合作社分红真正分享了现代农业技术带来的增值收益,达到多赢的局面。据介绍,土地集中连片入社托管后,可增加有效种植面积13%~15%,每667平方米年增产粮食50~75千克,节支增收200元左右,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明显。
第二招棋:多形式盘活闲置资产,开发资产保增值。杨集镇地处郯城县最南端,总面积82平方公里,行政村46个,土地资源丰富,可耕种面积近6667公顷,加之村庄合并、校舍整合等,闲置资产相对较多,资产、资源开发利用增值条件得天独厚。为此,该镇抢抓机遇,引导鼓励各村发挥资源优势,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巧做土地流转文章,吸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目前,依托临沂沂州集团强大的品牌优势,流转土地867公顷,建设了“万亩浅水藕观光旅游园区”;依托柳沟河水资源优势,整合梁海片区土地资源,建设了133公顷梁海观光旅游园区,集观光、旅游、采摘、特色民宿于一体的综合休闲度假园区也在打造中。依托扶贫开发项目建设,开发了“高瓦房片区千亩扶贫大棚”,扶贫开发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真正让贫困户创收,实现产业扶贫。对村集体有空置校舍、办公用房、旧厂房等闲置资产的,采取公开发包、对外租赁、入股分红等方式,新上生产经营项目,实现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尹庄村整合机动地4.1公顷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发包;利用路旁、边角、四荒地进行无租金承包,承包者种树、管理,村委每年都对成材树木进行采伐更新,除去相关费用,剩余款项按照5:5分红。2017年以来,该村集体收入20余万元,仅仅通过树木分红模式就增收了10余万元。像尹庄村一样,累计开发利用村里“四荒”和“四边地”资源16公顷,每667平方米实现增收300元。高瓦房等村借助扶贫项目建设蔬菜大棚对外租赁,每年可增收5万元。
第三招棋:统筹规划,因村制宜,挖掘资源促增收。结合清产核资工作,杨集镇组织经管、土地、农业等相关部门结合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通过科学规划,有效对沟渠、边角地进行整理整合,新增土地20余公顷,鼓励各村通过集体直接经营新增土地,或通过租赁、发包、入股等方式,交由个人或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有偿使用,拉动村集体获得长期稳定的租金、承包费或股金收入。官东、陆庄、沟南村等村将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级集体机动地,采取经营承包机制,按承包合同收缴承包金,村集体平均增收6万余元。
第四招棋:加强品牌基地建设,推进品牌农业助力振兴。在加强农产品安全宣传,营造绿色、健康、安全浓厚氛围的基础上,紧盯需求端,围绕发展“环保、优质、高效、安全、高产”农产品的目标,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帮扶等手段,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建设和产品认证力度,向品质品牌要效益,让绿色农产品打出品牌,赢得声誉。目前,依托郯城恒丰农机合作社实施品牌化战略,以品质求胜,打造了200公顷“南湖里”优质水稻生产加工基地,注册了“南湖里”商标,进行了有机认证。镇党委、政府通过邀请上级领导参观、召开现场会以及新闻媒体上给予大力的宣传,打造成为继“姜湖贡米”之后的又一稻米生产加工知名品牌。“同样是大米,普通的每千克才4元,而恒丰合作社种植的“南湖里”绿色有机富硒大米,最贵时能卖每千克24元钱,是普通大米的5倍多”。郯城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合作社负责人高永介绍。“通过了QS认证的有机大米,‘南湖里’这个绿色招牌是个无价之宝,黄金也不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