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佳 大庆职业学院
关键字:“互联网+” 自主能力 教学模式
以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课程的理论学时和实验学时为1:1,即一门68学时的课程理论34学时、实验34学时。理论教学的授课形式是课堂授课,学生在课堂上未能掌握的知识点,课后不能及时与教师沟通,当下次课再求证老师时,可能表述不清原来的疑问,导致学生学习连贯性差。实验教学中,学生往往机械式敲打教师布置的实验任务,盲目的运行书本实例。这种方式的学习使学生只能理解书本表面知识,遇到实际问题后,学生照本宣科的设计解决方案,不能对知识进行活学活用,更谈不上技术创新。
在高职教育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发现高职学方法面临很多问题。目前,多数高职院校还是采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重理论”意味着“重”课堂教学,根据高职教育目标和学生培养方案,课堂教学的定义是在确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为达到预定教学目标,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形式。以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为例,现在高职课堂教学虽采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改善了传统教学方法,但基本上还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引导性差,不能提高学生三、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
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相对于接受学习,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不受别人支配和外界干扰,通过研究、观察和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的行为方式。自主学习的基本特性是自立性、自为性和自律性。以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为例,IT企业更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让学生变成学习过程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更是课堂教学所必需的。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设计应该着眼于学生职业发展 ,通过教学实践得出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三步工作:
学习计划和目标是后继学习过程的努力的方向和内在的动力,所以,第一步工作是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和确定工作目标。根据已知的学习任务确定的和工作学习和工作学习是一个学生应改具备的核心学习能力。
学习过程的自主管理是后续学习过程的可靠保障,所以,第二步工作是制定有效的管理。明确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只是只是完成教学任务的第一步,最后是否能按时完成,还有依靠学习过程中制定的有效管理,只有符合学习计划的学习过程管理才能保证达成学习目标。
教学资源的搭建是后续学习过程的发展平台,所以,第三步工作是利用”互联网+”教学环境构建丰富的教学资源库。根据课程建设设计蓝图,构建了丰富的教学资料,形式包括教学任务书、教材、课程学习网站、课程学习APP、实训机房等在内的自学环境。通过教师的引导,以自学或合作学习等形式完成课程的自主学习,以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为例,已经完成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网络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这种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能力培养要做的工作很多,经过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互联网+”环境下学习资源不在是教科书等纸质印刷品,学生可以直接直接从互联网中获取到更多、更先进的专业知识。高职学校应该投资建设硬件环境,如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络、电子阅览室等硬件环境的建设。其次软件环境方面,精品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该提上日程。最后,网络技术、网络安全等课程的开始可以保障学生合理、合法、有效的使用互联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由主体转换为主导。教学中将“知识”的讲解转化为“问题”的引导,课堂上的师生关系由“教授”转化为“合作伙伴”。为学生设定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鼓励学生根据学习兴趣选修专业选修课、加大学生选专业导师的自由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搭乘“互联网+教育”的快车,利用发达的网络环境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开展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支配。以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为例,定期举办专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此外,开展学习研讨会和专业讲座,可以增加校园文化科技含量,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