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辣椒是我国人民餐桌上常见的蔬菜,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也可用来制作各种调味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据有关数据统计,云南省辣椒种植面积平均每年70万亩,产值近10亿元,主要分布在文山、昭通、保山、昆明等地。辣椒相比其它蔬菜,具有生产周期短、效益高的优势,可为菜农带来较高的收益。在我省自然条件适合的贫困地区,适当引领和指导农民种植辣椒类农产品,对于贯彻中央实现贫困地区精准扶贫,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不断扩展我省的辣椒种植产业,研究辣椒栽培的新技术,同时对种植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病虫害进行积极处理,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对辣椒栽培新技术及如何处理病虫害作出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辣椒种植;栽培新技术;病虫害防治
辣椒不仅是我国人民经常食用的蔬菜和调味品,而且也具有药用价值,姚可成《食物本草》提到:“辣椒可消宿食,解结气,开胃口,辟邪恶,杀腥气诸毒”,可见辣椒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食用历史。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有必要对辣椒的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以求不断扩大产量和提高质量;同时,由于辣椒易受病虫害的侵袭,更要十分注重对常见病虫害,如白粉虱、烟青虫、病毒病等的防治防范,从而避免重大的经济损失。
一、辣椒栽培新技术
1.选种及优种处理
辣椒种植,选种是第一步。如果品种选择不当,会为后期的培育种植带来很大的麻烦。需要选择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丰产率高、抗药性强,以及挂果率高的品种。具体说来,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本地区的气候、降雨量、平均温度湿度、以及土壤性质等等。还有一个因素也需要考虑在内,即辣椒的销售区域,针对所销售区域人们的口味偏好,对于不同辣度的辣椒品种的选择,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预处理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通过室外阳光暴晒,既可促进种子的后熟,提高发芽率,也可杀死种子上携带的诸多病菌。或者在种植前使用1%的硫酸铜溶液浸泡种子5分钟,或者用1000ml链霉素浸种约30分钟,这样可起到预防疮痂病、炭疽病、青枯病的作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种子30分钟,也可以预防病毒病。
2.育苗
良好的育苗过程是可以实现高品质的辣椒。育苗时,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素:
(1)苗床的选择要慎重:水源要好,土质要较为肥沃,最好富含有机质,保水透气,肥沃疏松,同时阳光必须充足。因为辣椒属于茄科类,所以最好选择之前没有种植过茄科类的地块,这样可以防止辣椒感染上与此相同的病虫害。
(2)苗床的管理:从播种到出苗前,一般不需要特殊管理。 播种后3至4天以后,为保证土壤的湿润,需要每天要保证淋水1至2次,直到出苗后一周才可以拆除苗床上的覆盖物,同时控制浇水频率、降低湿度,促进幼苗根系向下深扎。同时要注意温度的检测,防治烧苗,特别是中午温度提升时,要格外留心。当发现温度较高时,地沟要保留适当的水位,这样高温状态下,即使水分蒸发速度较快,依然也可以得到及时的补充。当播种15天后,应保证水分、养分供应,这样幼苗才能生长旺盛。包括每天淋水一次,也可结合淋水喷2~3次0.1%~0.2%的挪威复合肥营养液。20天后开始控水、控营养,以提高幼苗定植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缩短还苗返青时间。
3.移栽
育苗结束后要及时进行定植移栽,促使植株早日发根。大约播种25天左右,当幼苗长有6片真叶时便可移植。要控制好移栽的密度,可适当密植,有利于早封垄,这样也可保证地表被覆盖遮荫,有助于保持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即使暴雨之后,根系也不会被暴晒,可起到催根催秧的作用。但是也不可过密,如果移植后,密度过大,通风透光能力差,病虫害等问题都会接踵而至,得不偿失。综上所述,在移植过程中,要对群体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才能为以后辣椒的丰收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4.日常管理
辣椒喜温、喜水、喜肥。所以定植成功后,在坚持经常浇水的同时,也要注意平衡土壤的干湿度,浇水最好安排在早晚进行。结合浇水,同时可进行追肥,注意要适量,肥多易烧根。辣椒属于不耐涝的农业品种,水涝非常容易死秧,进入雨季后,要及时排水防涝,实时观察以防止淹苗。
二、 病虫害防治
辣椒在生长过程中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从而引起产量大幅度的下降,品质更是急剧下滑,给种植者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挫伤菜农种植辣椒的积极性。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需要结合各类病虫害的具体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从而才能得出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以虫治虫。如大棚辣椒易受白粉虱的危害,通过释放丽蚜小蜂或草岭进行生物防治,可有效控制白粉虱的危害。又如煙青虫,有条件的地区可释放赤眼蜂等天敌,或者释放助迁草螟、瓢虫等,也可有效抑制烟青虫的数量。
2.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各种物理因素,包括光、热、电、温度、湿度、放射源、声波等防治病虫害的措施。可利用晚秋、深冬、早春等零下低温时机,冻死成虫和弱虫。对于白粉虱也可利用黄色扑虫板,诱杀成虫。烟青虫有趋黑光灯的特性,有条件的地方于成虫盛发期,在田间安装黑光灯,也可诱杀成虫。
3.药剂防治
针对各类不同的病虫害,可采用相对应的药剂。比如为防蚜虫及病毒病,可喷蚜虫剂等。某些虫害发生在特定时机,如防治烟青虫,必须要将幼虫消灭在蛀果前,一旦幼虫蛀入果实,药剂防治的效果就会很差。所以确定最佳防治时期显得尤为重要。对付不同的病虫害,可选择适当的药剂,先局部施药,如果虫害严重,必须连续施几次药,才能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使用药剂防治时,也要注意轮换用药,防治害虫产生抗药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辣椒种植过程中要始终进行科学的管理。不断引入新的栽培技术,优化选种、育种、育苗、定植移栽、田间管理、采收等各个环节,谨慎选择最适合当地种植的方式方法。根据自然环境的四季变化,实施恰当的措施,以保证辣椒的品质和产量。病虫害的管理更要引起各方的重视,一旦措施不当,极易造成重大减产,更严重可导致绝收。所以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应及时指导菜农进行积极的防治防范工作。
参考文献:
[1] 《辣椒栽培技术》中原农民出版社 2008.
[2] 《如何科学提高辣椒的种植技术》 ,摘自《中国果菜》2010年8月第8期, 路丽霞.
作者简介:杨瑞林(1975-11-),男,汉族,籍贯:云南呈贡,学历: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法律专业本科,职称:农艺师,研究方向:辣椒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