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百年县,一城柳色半城河。”改革开放40年来,柳河县依托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践行新发展理念,科学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种植、养殖产业,成功打造出“稻香、酒香、清香、花香、果香、药香”的特色农业品牌。
“大米姐”打拼创业富一方
在通化市,提起“大米姐”管延丽,知名度相当高。多年来,她从经营粮食起步,然后流转土地兴办合作社,规模化种植水稻,打造“大米姐”长白山火山岩大米品牌,从事稻米深加工,走出了“农业工业化”的新路。
管延丽早年经营粮食生意,后来创建了柳俐粮食有限公司。经过多年打拼,企业逐渐发展壮大。目前,在柳河镇新建了大型优质大米加工以及粮食仓储物流建设项目,旗下公司遍布柳河周边市、县。
为了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2013年初,管延丽组织成立了“吉林省大米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时常利用农闲季节组织培训,聘请专家、技术人员向农民传授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为了促进优质品种的推广,在回收时,管延丽还为种植户每吨补贴20元钱,不仅让农民实现增收,还促进了当地稻米品质的提升。
立足火山岩稻米之乡特色,管延丽已建起绿色稻米生产基地2万亩,有机稻米基地1700亩。2017又成立了“柳河县紫苏专业合作社”,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发展紫苏种植1500多亩。
大榛子托起致富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秉承这一理念,柳河县安口镇半拉背新村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持续做大“大果榛子、造林苗木”等五大主导优势产业品牌,走出了一条振兴乡村的新路。
多年来,这个村把发展特色产业放在突出位置,采取“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打造大果榛子等特色产业品牌。大榛子产业园由园丰合作社投资450万元建设,已发展社员119户,占全村农户数的69.59%。其中,71户是土地入股,48户是现金入股,每户平均每年能收入2.3万元。合作社致力打造品牌,注册了“珍臻香”品牌商标。2017年初,园丰合作社成功组建了柳河县大果榛子产业商会,商会拥有线上商铺12家、大榛子种植合作社33家。2018年7月,园丰合作社联合省内147家规模以上大榛子种植合作社,成立了全省首家臻榛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功引进深圳家家顺有限公司,已建成占地500亩的现代化示范基地和占地70亩的33栋扦插育苗大棚基地,计划5年内建成10万吨仓储中心及深加工生产线。
目前,半拉背新村共发展大果榛子5260亩、可视稻米2000亩、造林苗木650亩、特色提子100亩、绿色食用菌60亩。成功举办4届大果榛子采摘节和3届提子采摘节,年接待游客8000人,增加农民收入16万元。新村获得国家级“生态村”,省级“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
产业“照亮”脱贫路
打通“断头路”、建起蔬果大棚、打造光伏产业、发展中草药种植,在有关部门的帮扶下,柳河县红石镇四清村走出了产业脱贫攻坚之路。
自2016年以来,四清村在上级包保部门的支持下,确立了“一条希望路,三个采摘园,一条致富路,三个产业园区”的脱贫攻坚战略。村里组织成立了玫瑰红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现已入社51户,其中26户为贫困户。秋天苹果成熟后,驻村第一书记王雨佳积极协调通化市有关单位,发起购买爱心苹果行动,累计销售2万余斤。为了实现反季节销售,新建了600平方米恒温果窖一座,可储藏蔬菜、水果等60万斤,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4万元。同时,把村里原有的18座大棚承包给有劳动能力的4户贫困户,并帮助他们与丹东市好乐草莓公司签订种植回收合同,每年收取承包租金6万元,专门用于扶贫。
光伏产业具有一次性投入、长期获益的特点,国家有政策支持,生产方式清洁环保。王雨佳协调包保部门和红石镇投资132万元,建设了165千瓦的光伏发电站,让四清村贫困户年人均增收1000元。同時,利用光伏用地种植10亩平贝母,达产后贫困户年人均可再增收500元。同时还协调县里投入资金220万元,新建了占地16亩的两栋现代化肉鸡养殖大棚。今年第一茬鸡已经出栏,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4万元。
如今的四清村已形成陆地空产业立体发展格局,空中有光伏电网,脚下有草药种植,山里有苹果飘香,村外有家禽养殖。多个朝阳产业,让村民们看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之光。(本刊通讯员 张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