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运喜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近日,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划定基本底线,深化师德师风建设。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职业之所以崇高,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就在于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为人师表,立德树人,以德立言、立身、立行。
行有行规,业有业德。為了保证教师正确履行职责使命,显然有必要对教师的职业行为进行严格规范和约束。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没有对教师职业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就不能成就教师职业的高尚,成就教师形象的伟大。
应当肯定,我们中的绝大部分教师是好的,他们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依法执教、廉洁从教,严谨治学、改革创新,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普遍尊重。
但是也无庸讳言,确有个别教师放松自我要求,忘记了从教初心和誓言,工作马马虎虎、敷衍塞责,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治学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甚至出现买卖论文、剽窃成果等学术不端、学术腐败行为;以教谋私、以课谋私,热衷于校外办班补课,为自己牟利创收;模糊师生界限,践踏师德红线,为师不尊,威胁、利诱学生,侵犯学生合法权益,严重违反师德要求,损害教师职业形象。
为了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根据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不同特点,分别提出十个方面的准则要求,是非常重要而及时的。准则中的每一条既提出正面倡导,又划定师德底线;既有共性要求,又有针对性,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古人云:“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关于教师的职业行为规范,以前并不是没有,为什么总有一些教师置若罔闻、肆意践踏?原因主要是这些教师规则意识、自律意识不强,对自己要求不高,有关部门对教师的管理、监管不严。
所以,对于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组织广大教师加强对准则的学习、讨论、宣传,加强对教师职业行为的监督考核,引导他们自觉将准则内容牢记于心,内化为师德品质,外化为师德行为,体现在日常的教书育人活动中;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增强职业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以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四有”好教师为根本标准,以身边的优秀教师为标杆和榜样,争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做学生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