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全方位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

2018-12-22 07:08鞠玮沈玉林屈争辉申建
大学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鞠玮 沈玉林 屈争辉 申建

[摘 要]目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训练,轻实践、能力及创新思维培养的问题。而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社会对创新型人才迫切需求。高校应基于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平台、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产学研一体化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学科知识技能竞赛机制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形成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创新、面向实践的平台群,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多层次全方位;平台群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12-0167-03

在人类社会文明史中,创新始终是牵引其不断向前发展的引擎,是人类文明的基本构成和核心理念。而在其中,创新人才及其培养场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在第五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目前形势而言,大学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硬件投入以及师资配置相对滞后,我国高校在新时期的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出现新特点和新问题(鞠玮、汪吉林,2017),普遍存在着“五重五轻”的现象,即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统一要求,轻个性发展;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培养;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轻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肖纯凌,2009)。学生勤奋、聪明、应试能力强,但缺乏怀疑批判精神、挑战精神以及独立思考能力;有技术特长,但知识结构过于单一,缺乏多角度的思维和开阔的视野(陈晔、徐晨,2011)。上述现象的存在表明,我国大学生需要进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我国《“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明确指出:“全面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系统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研发、社会服务协同创新能力,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扩大国际影响力。”

高等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途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课题,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使命。创新实践教育遵循教育的实践属性,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李辉,2013)。基于此背景条件,在认真分析高校人才培养方式和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际情况,通过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搭建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平台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和拓展,是更高层次的学习实践,需要在基础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专业教师的指导与支持,倡导大学生主动接触并较早地参与科研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进行自主地学习和实践,有助于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是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的最佳途径(陈中,2016),是高校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举措(郑春龙,2007)。

在项目申请时,学生需要结合已学知识和自身兴趣,自行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在系统调研和阅读归纳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存在的科学问题,从而确定研究题目,设计研究内容,构思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编写申请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学习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并促使其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创新能力。

专业教师在学生创新训练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立项选题指引、文献阅读与资料收集方法教导以及专业技术指导等,严格要求并及时督促检查,切实提升学生创新训练的质量。

目前,在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勘查专业学生可主持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创新训练项目,立项答辩时,根据研究思路、内容等各个方面综合评价,确定立项等级,保证了创新训练计划的层次性。近三年,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获批的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共计42项,其中包括国家级4项、省级11项以及校级27项。

基于“学生团队+专业老师”的个性组合、“选题—立项—中期—结题”的全方位性以及“学校—江苏省—国家”的多层次性,创新性搭建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平台,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国际化视野已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必备条件。国际化视野要求大学生应具有全球视野与胸怀,可与国际文化对接、交流和沟通,突出强调创新能力,能够不断吸收新思维和新观点。积极开展大学生的國际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拓展其国际化视野,增强国际竞争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以及提升高校的国际影响力(李慧,2015)。

中国矿业大学针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开设了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定期邀请国外专家进行交流,全方位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表达能力;建立大学生国际交流网络推广平台,积极寻求多渠道的国际交流合作机遇;与国外知名学府建立联系,开展交流合作,实施大学生“2+2”跨国交流学习项目,进行跨国跨地区实习和中外联合实习,开阔学生国际视野。另外,多层次的大学生出国奖学金资助项目也有利于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的搭建。目前已落实2门专业双语课程,为期2周的澳大利亚暑期地质认识实习,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2+2”大学生跨国交流学习项目以及多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外籍客座教授。

基于“双语课程+外籍客座教授+跨国实习+国际访学交流+留学奖学金”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有助于新形势下大学生开阔国际化视野,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三、构建实践课程体系

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反复的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和应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切实体会理论概念的内涵(李文娟,2015)。实践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和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在实践中质疑、探索、求新求变、追求创新,是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且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于化东,2010;赵姝颖、潘峰,2013)。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结合自身特点,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其包含:(1)课堂实验,主要是对于课堂所学知识及时加以实践,是最初步的实践过程;(2)课程设计,是在课程全部学习后所进行的对整个课程知识的综合实践;(3)认识实习,是在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后,在野外针对实际的现象进行观测、学习与实践;(4)综合实习,是所有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后,在野外进行的综合性的实践过程;(5)生产实习,是在专业应用性课程学习后开展的面向实际应用的实践;(6)毕业实习,是针对研究的具体内容,按照设计路线与思路所开展的针对性实践过程。实践教学中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根本点,上述实践课程的设置体现了一种循序渐进的体系,符合大学生学习新知识和认识新事物的实践过程。

建构基于“課堂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综合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循序渐进且多层次的实践课程体系,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四、构建产学研一体化体系

产学研一体化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的环境与资源优势,将以课堂知识学习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生产经验为主的企业以及提升科研实践能力为主的科研院所有机组合的一种综合教育形式(赵姝颖、潘峰,2013)。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体系建设,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开辟新路径。

中国矿业大学为探索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依据资源勘探工程方向的特色,有效地选择生产企业与科研院所,实现准确接轨。目前,已落实贵州煤田地质局、建煤田地质局、中煤航测遥感局、山西蓝焰公司以及陕西194地质队等企业及科研院所。

通过产学研一体化体系的建设,使得课堂教学得到有效延伸,将基础理论知识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有机融合,全面提升学生创新性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此体系框架下,学生可提前了解企业生产和科研院所的氛围,通过自身的参与和实践,培养服务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性思维。

五、深化学科知识技能竞赛运行机制

学科知识技能竞赛是面向大学生开展的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刘长宏等,2011;曾庆均、曾晓松,2012)。

竞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其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竞争意识,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多年来,由教育部、中国科协以及有关专业学会等权威机构主办的竞赛活动已被广大高校和企事业单位认可。对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可参加的知识技能竞赛包括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全国煤炭地学大赛、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等。

中国矿业大学采取专人专项组织以及优秀专业教师指导等措施,保证了学科知识技能竞赛运行机制,实现了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构建院级竞赛、校级竞赛级、省市级竞赛和国家级竞赛层层递进的竞赛选拔平台,深化运行的机制。学生创新团队的选拔过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力特点、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建设梯队式学生创新团队(赵姝颖、潘峰,2013)。学科知识技能竞赛运行机制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以赛促教学、以赛促学习、以赛促实践和以赛促创新。

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在国内目前的教育教学模式下,制约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教学方法。目前的教学方法呆板、千篇一律,教学内容和模式过于机械单一,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扼杀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效果大不一样,教学中应不给学生特定内容,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的能力,使其能从不同视角分析、解决问题(马雪,2007)。

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首先要树立“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教学理念。现如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研究的深入开展,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阶段,高校课堂教学实践必然会出现新特点、新问题,因此,在教学方法与内容上都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及时发掘学生的关注点,提升教与学质量(鞠玮等,2017)。另外,需要遵循“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的教育教学规律。明确学习目的是首要任务,如此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采取诸如“研究型教学”、“基于问题教学”等方法,在教与学过程中逐步确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循循善诱,倡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与交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终目标。

七、结语

总之,在“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指导下,通过“两搭两构两深化”,即搭建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平台、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构建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产学研一体化体系、深化学科知识技能竞赛运行机制以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实践效果显著。把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创新教育的重点,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的需要。上述培养体系的构建,旨在充分利用各方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切实促进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其对于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陈晔,徐晨.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1(3):104-107.

[2] 陈中.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5):24-26.

[3] 鞠玮,姜波,汪吉林,屈争辉.“构造地质学”实验教学内容及模式改革初探[J].才智,2017(5):79.

[4] 鞠玮,汪吉林.地矿类高校矿井地质学教与学现状和改革初探[J].大学教育,2017(8):56-58.

[5] 李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创新实践教育平台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3(9):83-85.

[6] 李慧.理工科大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的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5(12):191-193.

[7] 李文娟.加强实践教学,促进专业改革——浅谈加强实践环节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3):256-257.

[8] 刘长宏,戚向阳,薛猛,王刚,张恒庆.“四层次\三维度”学科竞赛体制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109-111.

[9] 马雪.试论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7(2):17-18.

[10] 肖纯凌.深化教学改革,克服“五重五轻”[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35-36.

[11] 于化东.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教改新视野,2010(21):23-25.

[12] 曾庆均,曾晓松.以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多层次全方位学科竞赛体系构建与实践[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101-106.

[13] 赵姝颖,潘峰.基于多维实践平台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1):311-313.

[14] 郑春龙.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12):73-75.

[责任编辑:刘凤华]

猜你喜欢
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综合改革与实践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探究
在小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五妙招”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浅谈中职学校计算网络开放式实验教学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计科专业学员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发现内化教学法在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中的应用
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