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美
[摘 要] “有效追问”是课堂提问的一种技巧,是教师针对某一内容或问题“再度提问”,这种方式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深入探究,走向思维的深处。语文老师最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学习的能力。但是,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发现课堂追问过于模糊或无效等现象。对此,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练习,对追问的方法策略进行有效实践,使学生找准问题的正确方向,深入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追问;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探究性、创造性的行为。只有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才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从而获得思想启迪。”有效追问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出现的一种教学形态,相对于传统“直白式提问”的教学而言,更倾向于“沟通启发”的本质。笔者发现教师在语文课上,“满堂问”已不多见,但“无效追问”的情况时有出现。
一、借重点词语进行“巧问”
追问,作为对前次问题的补充和深化,它有着两种重要的价值取向,一是指向学生思维的深度,让学生知其一,又能知其二。二是指向学生思维的过程,让学生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课文每一篇都是精心选编的,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再进行追问。
中段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有时会出现片面、零碎等现象,利用重点词追问,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可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这样的追问方式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准确、全面和深刻。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的一篇课文《掌声》,两位教师进行“同堂异构”,运用不同的追问,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
情景一:学生自己读课文后。
师:你知道英子是一个怎样的学生吗?
生1:英子是一个残疾学生,她有小儿麻痹症。
师:英子为什么不愿意上台去讲故事?
生2:英子不愿意上台,是怕别人笑话她的腿。
师:最后英子上台了吗?
生3:最后,英子终于上台了。
初看教师这样的提问,似乎没什么问题,但细看一下,会发现问题中已隐含了答案,学生完全可以不经过思索,也能猜出大致的答案。这样的提问,虽然学生会回应答案,但学生容易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不能有效思考,学生的积极思维的兴趣点并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其实根本没有在深入思考。
同样的问题,另一位教师换了一种方式,抓住描写心理活动的重点词语进行“追问”,效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情景二:学生自己读课文后。
师:英子总是一个人默默坐在教室的一角,你想到了哪個词?
生1:我想到了“孤单”。因为英子是一个残疾学生,有小儿麻痹症,她不愿意大家看到她细细的腿。
师:是的,英子孤单而自卑。当老师让她上台讲故事,英子在犹豫,她“犹豫”着什么?眼圈红红的感觉,你能感受到吗?
生2:英子好像快哭了,她担心别人笑话她,又不能不走上讲台,她非常矛盾。
师:是的,可怜的英子,最后还是一摇一晃地上台了,你能从词语中,体会她当时所有的心理活动吗?
生3:老师,英子多么孤单、痛苦、自卑。
两种追问的方式的对比,我们更清楚地看到,第二种追问的方式,更能让学生走进文本,理解英子自卑、矛盾、痛苦的心理活动。英子心理活动的变化就是本课中的一个教学重点。这样的追问,有助于教学重点的突破,激发学生思维向深处拓展。
二、循序渐进的“探问”
笔者还发现,教师在课堂中进行追问时,如果指向性不明确,学生会听了而不知道要做些什么。交流时,就会发现学生低着头,没什么反应,有些学生甚至会一下子蒙住了,不知所措,更不知道该如何思考。站起来回答时,学生也会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笑话。因为问题的模糊、过难,学生就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思考。因此,学生自然也就没有了思考的积极性,更不用说去培养他们的思维和阅读的能力了。
例如,四年级上册第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因为中段小学生对旧中国贫穷落后的历史背景不甚了解,因此,课堂上当老师这样追问时,学生根本答不上来。
面对出现这些追问的现象,我们需要反思:课堂上师生对话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目的不仅仅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而是通过师生对话,引领学生发现深藏的问题,解决问题,让思维走向纵深,攀登思维的高度。如果学生的学习,始终在一个平面上浮动,思维是不会获得提高和发展的,语文的能力也不会形成。这样的课堂效率也是低效的。如果对追问的问题进行重新设计,学习效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这样的三个问题指向明确,指向了当时祖国贫穷、列强欺辱的历史背景,学生找到了正确思考的方向,有了目标性,对课文的难点也更理解了。
阅读教学中,课文的内容都是前后连贯的,一般是由多个问题形成链接,在追问的时候应考虑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如此达到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效果。因为几个逻辑紧密的追问,是需要逐层推进的,后一个问题显然是在前一个问题的基础上产生的,前一个问题的解决,才能为下一个问题的解决作铺垫,前后问题要连贯。这样,既为学生扫除了前面的障碍,又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参与了挑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节外生枝: “反问”
中段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呈现出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特有现象,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已经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过渡,关注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因与外因。中段小学生的这些思维特点,为课堂追问提供了思维基础,课堂追问应顺应中段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因此在学习实践中,我们的学习活动,更要有益于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灵活性的相应培养和提高。
但是,中段小学生有时也会由于年龄特点,思维遇到障碍和矛盾时,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使得回答显得粗浅,缺乏深度,甚至自我矛盾。这时,教师要及时地开拓一些科学的思维方法,搭设思维的跳板,帮助学生树立全面看问题的价值观。
当学生的理解处在肤浅或粗疏的时候,教师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追问,对问题进行分解细化,引领学生通过思考和感悟,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笔者在执教三年级的一篇略读课文《狮子和鹿》时,就运用了这种探问的方式。
师:学生读课文,找一找小鹿对着水面照着自己的影子的句子,然后,出示句子:“咦?这是我吗?”
师:王老师也很想读读这个句子——“咦?这是我吗?”从我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1:小鹿好像很惊讶。
生2:小鹿完全不相信自己这么美。
生3:小鹿被自己的鹿角陶醉了。
同样的方法,学生很快又找出另外小鹿说的三句话。
教室里突然安静了下来,同学们一下子被问住了。他们在静静地思索着。接着,大家开始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1:老师,最好不要锯掉鹿角。
生2:老师,我认为鹿角锯掉了,就不好看了。
生3:老师,我在课外书上看到过,美丽的鹿角,是雄鹿求爱用的,不能锯掉。
教室里瞬间爆发出一阵嘻笑声。显然,学生已经明白,鹿角虽然让小鹿差点送命,但是也是有用的。这样的追问,有益于学生建立全面看待问题的价值观,为学生全面地看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拓展文本资料进行“補问”
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还发现,中段小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往往喜欢借鉴别人的观点,而缺乏自己的一些思考,特别是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地方,学生表达不出来。这时,教师就应该通过拓宽学生的视野适当补充资料,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再抓住机会追问,引导学生在借鉴他人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再说出属于自己的理解,这样才能“为有源头活水来”,体会追问带来的惊喜。
五、自我解读内容展开“逆问”
学生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概括出来后,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结论,进行上溯,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学生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对思维发展起到一种促进作用。
例如,在执教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卖木雕的少年》这篇文章时,就可以运用这种追问方式,理解非洲少年对中国人的友好之情。教学片段如下: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13小节,然后出示句子: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少年是用卖木雕微薄收入来过日子的,怎么不要钱呢?说说你读后的感受。(生默读,然后交流。)
生:原来黑人少年把我们当朋友,我有点读懂了。
师:你对这个非洲少年原先也是这样的想法吗?
生:不是的,我一开始以为黑人少年就是要卖木雕给我,现在我发现不是。
师:你们同意这样的观点吗?如果同意,能找出文中的句子来证明你的说法吗?
生1:“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少年。读到这里,我发现他不只是卖木雕给我这个中国游客,其实他喜欢中国人。
生2: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让我感觉这个黑人少年非常热情,希望我把非洲的工艺品带回中国。
生3:“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这句话让我感觉黑人少年对中国人非常好,一眼就认出我是中国人。
生4:“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可以看出黑人少年默默地帮我找了一个小象墩,而且不要钱,这样可以让我不遗憾,可以带回中国。
师:是的,同学们理解得非常好,我们已经看到黑人少年对中国人的那份深深的友谊之情。
以上的教学片段,我们发现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又是一个从感悟到赏析的过程,教师的逆向追问设计,打破了常规的设计,让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出来,促使学生去反思自己的整个探究过程,对学生把握文章重点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效的教学追问是课堂上的一盏引路灯,是学生的思维火花的点燃器。有效的“追问”源于教师正确的教学理念,深入的文本解读,灵活的教学机制,它是语文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了提高学生思维和学习能力,语文教师应将“有效追问”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严华敏.“追问”与“有深度”的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2008,(12).
[2]蒋海莞,陈兆进.教师如何进行课堂追问[J].教研天地,2007,(2).
[3]景洪生,王道源.让追问成为预设与生成的桥梁[J].当代教育科学,2007,(11).
[4]徐学妹.语文课堂追问的有效性策略[J].教育科研论坛,2007,(12).
[5]袁万安.高校新办专业的控制和发展[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1,(7).
责任编辑 满令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