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 杨丽 卢秀丽 冯娟
摘要:家居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最为重要的空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家居舒适性设计与安全性设计要求都在快速提升。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进步,智能家居也得到了充分发展。然而当前的家居设计对舒适性过于重视,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该文对物联网与智能家居的关系进行阐述,指出智能家居安全设计的基本理念,并对当前物联网智能家居安全性设计的发展现状及其意义进行分析。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家居;安全性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33-0042-02
信息化技术、智能技术的快速普及让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以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为基础的物联网出来后,人们的观念彻底被改变。智能家居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代名词。物联网背景下的智能家居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如何做好智能家居安全性设计,提高智能家居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1 物联网与智能家居
物联网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解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相互连接的系统。它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信息时代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近几年,物联网在我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1]。物联网的出现与发展极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并成为智能家居最为重要的技术基础。智能家居是物联网技术应用在家居生活中的基本体现,可以有效将家居生活中的设备例如照明设备、音响设备、空调设备、家庭网络设备等连接在一起,实现统一管理,智能控制。随着智能城市建设活动的不断推进,智能家居得到了快速发展,物联网在智能家居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2 物联网智能家居安全设计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其更加重视智能家居的安全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智能家居的安全问题,智能家居安全设计正从最初简单、片面的安全设计向着全面体现家居安全生活理念转变。物联网背景下的智能家居利用互联网有效实现了家居设备的智能化与网络化。人们在生活中可以有效对各类数据进行监测,这就为智能安全设计提供了充足的技术条件[2]。在过往的智能家居安全设计中,设计人员往往重视基本的安全防范设计,而没有对安全设计进行科学、合理的系统设计以及施工,并没有充分意识到智能家居设计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据相关部门统计,近几年的家庭火灾发生机率依然处于较高水平,由此导致的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问题十分严重,家居安全已经成为设计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物联网的高效数据传输特点可以有效帮助人们解决安全隐患,提高家居生活的安全性。
3 物联网智能家居安全设计现状分析
3.1 物联网智能家居安全设计理念
建立在室内空间基础上的家居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最为重要的场所。一般来说,人们都会将居住的安全性交给建筑设计师来解决。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让人们开始参与室内设计的活动。由此,安全问题正式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依旧是由建筑设计师所承担的建筑安全,而另一部分安全问题则存在于室内设计工作中。这样的现状让设计人员不得不重新思考设计思路。针对新形势下家居安全开展的设计活动则是我们所说的物联网智能家居安全设计。
物联网智能家居安全设计必须要遵循传统的建设安全设计理念,在具体的工作中做好固定场所如走廊宽度等重要室内因素的安全设计,为后续的安全设计提出充足的基础。传统室内设计工作中大多充分体现着一些设计理念,而对室内设计的安全性关注度不够,这就导致了室内安全性不足。对此,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设计师必须完成观念的转变,从源头出发,对安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将设计安全性转变为安全性设计。
3.2 物联网智能家居安全设计特点
一般来说,传统的家居安全设计更加重视建筑物自身的安全性,以确保建筑物内部人员与财务的安全性,缺乏预警系统,缺乏安全管理统一性,且没有标准化、科学化的安全管理接口。这一设计理念并不符合智能家居安全设计理念[3]。物联网智能家居安全设计涉及多个设备,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智能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淘汰,这就给家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来说,物联网智能家居安全设计必须具有统一化的管理平台以方便业务进行统一管理。同时,物联网智能家居安全设计必须具有标准化的接口以供新设备的接入。此外,物联网智能家居的安全设计必须加强室内安全监测,具有有效的安全预警功能。
3.3 目前物联网智能家居安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对智能家居安全设计进行充分理解后,对比当前的设计活动我们不难发现当前的物联网智能家居安全设计存在诸多问题,对此进行整理归纳后,可以归结为以下几部分:
3.3.1 物联网智能家居设计缺乏完善的安全标准
当前,人们对智能家居设计的安全性重视程度得到大幅度的增加,更多的设计人员对产品自身的安全性重视程度较高,并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产品安全性设计工作中去。事实上,当前的家居生产厂家数量众多,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每一位设计师对家居安全设计的理解都不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品的安全性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为智能家居安全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众多标准不一的安全设计会带来更为复杂的安全隐患。在一些情况下甚至会泄漏业主的个人信息,甚至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分析,可以發现其根本原因在于产品设计过程中缺乏完善的安全标准。对此,必须根据家居安全性设计的具体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标准。
3.3.2 物联网智能家居设计缺乏有效的安全预警机制
安全预警机制可以将安全信息及时反馈给业务,并帮助业务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减少安全问题造成的人员损伤与财产损失。然而,在进行安全性设计时,设计师并未给予充足的重视。目前的家居安全性设计中防盗门依旧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传统防盗门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4]。物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智能家居安全性设计必须充分意识到安全预警的重要性,并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加以体现以满足人们的安全需求。目前的智能家居主要通过wifi网络进行连接并通过网络系统与业主进行远程连接,这就为安全预警机制的建立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然而,当前虽然已经出现了远程预警系统,并同家庭监控装置、家居设备结合起来,却由于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实际使用效果并不好。5G技术的出现为远程连接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手段,更为便捷的传输效率。相信随着5G技术的逐渐成熟与发展,安全预警机制将变得更加完善。对此,相关设计人员必须加强智能家居安全系统的预警机制的建设力度。
3.3.3 物联网智能家居设计缺乏有效的逃生机制
确保业主的生命健康安全是家居安全设计必须要满足的设计目标。然而,当前的物联网智能家居设计过于重视家居的舒适性设计。由此导致整体性设计在室内设计活动中的比例不断增加,而逃生设计等部分所占比例相对较低。物联网技术可以有效满足逃生系统以及协助逃生功能的设计需求。然而,当前社会各单位以及相关部门并没有对家居逃生设计给予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为缺乏完善的民用逃生APP平台。火灾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时的逃生教育依旧以传统的定期演练为主,并未有效结合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智能家居安全性设计的逃生机制设计水平需要进一步研究、提高。
3.3.4 设计人员对智能家居安全性认知不足
当前,各智能家居生产厂家对其所生产产品的安全性能重视程度较高,对智能家居安全性的认知也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的[5]。社会各界对智能家居安全性设计的理论研究还不够完善与成熟,这就给智能家居安全性设计工作质量的制造了障碍。与此同时,智能家居安全性认知并没有充分渗透到当前的主流设计活动中时。对此,必须建立以相关部门为主导的安全性设计管理体系。通过不断的宣传研究提高各单位的安全性认知,提高我国智能家居安全性设计水平。
4 加强物联网智能家居安全性设计的意义分析
加强物联网智能家居安全性设计对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加强物联网智能家居安全性设计研究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4.1 现实意义分析
当前的室内设计对舒适性设计以及个性设计的重视程度较高。加强家居安全性设计研究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家居设计的科学性,在为人们提供较高舒适性的同时,提高家居生活的安全性能。与此同时,加强物联网智能家居安全性设计研究工作有助于提高设计人员对安全设计工作的重视力度,从而提高家居安全性设计水平[6]。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家居设计的安全性需求越来越高,对此,加强物联网智能家居安全性设计研究工作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4.2 理论意义分析
家居设计是一项随着时代转变而不断进步发展着的设计工作。然而我国现代化家居设计工作起步相对较晚,理论发展并不完善。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的室内设计从最初的绿色设计一步步向着可持续设计发展。随着社会进入物联网时代,家居安全性设计理念的重要性也被突显出来。安全性设计不仅仅是人们生活理念的具体需求,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对家居设计工作提出的具体工作要求。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加强物联网智能家居安全性设计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
5 结语
智能家居的出现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将物联网与家居设计相融合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家居生活的舒适性,还为其安全性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途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加强物联网智能家居安全性研究工作,提高安全性设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熊芳. 物联网趋势下的智能家居产品设计研究[D]. 北方工业大学, 2016.
[2] 吴衍標.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设计与实现[D].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6.
[3] 詹旭.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与实现[D]. 东北大学, 2016.
[4] 赵静, 麻名蕊, 宋振.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安全防护系统设计[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5):216-217.
[5] 陈静. 基于物联网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8(3).
[6] 吴鸿飞. 关于物联网“智能家居”安防系统设计[J]. 科技资讯, 2017(35):10.
【通联编辑:代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