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艳 赖巧红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减少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效果。方法 92例四肢创伤骨折患者, 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46例。对照组实施骨科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疼痛程度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 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3.47±1.25)分, 对照组VAS评分为(3.50±1.29)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研究组VAS评分为(1.31±0.45)分, 对照组VAS评分为(2.32±0.80)分, 两组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 且研究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6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9%, 差异具有統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减轻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升护理满意度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有利于进一步拉近护患关系,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四肢创伤骨折;疼痛;护理满意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35.099
四肢创伤骨折是骨科常见骨折类型之一, 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在实际工作中, 所有患者均会在术后合并不同程度的疼痛, 部分患者疼痛剧烈, 可严重影响术后康复治疗顺利进行。有研究指出[1], 部分骨折术后患者可因剧烈疼痛而产生心理应激反应, 影响其治疗依从性及效果。因此, 应纳入更科学、合理的护理手段, 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提升治疗效果。本文选取2017年1~12月本院收治的92例四肢创伤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 以评估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2月本院收治的92例四肢创伤骨折术后患者, 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46例。研究组男31例, 女15例;平均年龄(37.25±10.46)岁。对照组男33例, 女13例;平均年龄(36.79±10.5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2]:①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新鲜骨折, 明确外伤史;②均符合手术指征。排除标准:①合
并全身慢性疾病或脏器功能障碍者;②治疗依从性较低者。
1. 3 方法
1. 3. 1 对照组 采用骨科常规护理, 包括术前宣教、生活护理及其他基础护理等内容。
1. 3. 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①加强术前护理:除完善术前准备外再予以术前心理辅导, 一方面, 详细告知手术治疗过程、目的, 提高患者认识及治疗依从性, 建立良好的治疗信心;另一方面, 对心理负担较重的患者予以一对一的心理指导, 寻找患者心理压力的来源, 安抚其情绪。另外, 保持环境干净、整洁, 避免强光、噪音刺激。若术前疼痛剧烈可遵医嘱适当予以镇痛药物。②术
后疼痛护理:术后第一时间告知患者手术成功, 快速安抚情绪, 避免心理波动而导致疼痛加剧;在安返病房后, 行护理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动作轻柔、态度亲切, 寻找最佳体位, 保持患者生理、心理舒适度。③早期康复训练:在患者病情、心理状态基本稳定后, 实施被动、主动功能训练, 促进肢体循环、缓解肿胀、疼痛症状, 避免褥疮、肺炎等并发症发生, 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提升术后康复质量。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疼痛情况, 使用VAS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疼痛评分, 满分为10分, 分数越高, 表明患者疼痛感越明显, 反之则疼痛感越轻[3]。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 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进行调查, 内容包括护理技能、服务态度、环境、细腻度及整体评价5个方面, 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3个等级。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干预前后疼痛情况比较 干预前, 两组VA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两组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 且研究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6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现有医疗技术下, 绝大部分骨折患者可恢复原有肢体功能。但是, 术后剧烈疼痛可引起身心不适, 不利于展开后续治疗, 从而影响康复质量[4, 5]。因此, 应及时解决患者术后疼痛问题, 以避免对术后康复治疗产生不利影响, 而伴随护理水平和临床参与比重的不断提高, 护士在骨折疼痛控制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6, 7]。黄玉婷[8]研究指出, 对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 疼痛缓解有效率高达96.6%、满意度高达91.0%, 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本研究通过纳入综合护理干预, 获得较为满意结果。其中, 术前护理的加强有利于患者治疗信心的建立和治疗依从性的提高, 而术后疼痛护理可针对性地减轻疼痛程度, 功能锻炼则可促进肢体关节功能恢复, 减少疼痛根源, 缩短住院治疗时间。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后, 两组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 且研究组VAS评分为(1.31±0.45)分,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2±0.80)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另一组数据显示,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6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者对综合护理干预更加满意, 与上述研究结论相近。但值得注意的是, 综合护理干预开展时间尚短, 仍存在大量需要完善的细节与不足之处, 应在加大研究样本量后作进一步分析, 以期为患者提供最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案, 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综合护理干预在减轻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升护理满意度方面效果肯定, 有利于进一步拉近护患关系,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丽华. 疼痛干预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观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13):2025-2027.
[2] 沈洁银. 护理干预在减少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13):301-303.
[3] 安淑君, 刘哲.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外科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16):262-263.
[4] 龙迪, 彭贵凌, 杨志农, 等. 综合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基层医药, 2017, 24(24):107-109.
[5] 杨晓丹, 梁彩虹, 丁芸, 等.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改善中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应用研究.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2):89-92.
[6] 庞郁, 何泽坤, 江新梅, 等. 对四肢骨折术后发生肢体肿胀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7):232-233.
[7] 曾雪芬, 包永兰, 池丽娜, 等.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创伤性骨折术后发热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6, 30(7):88-89.
[8] 黄玉婷. 综合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6):124-125.
[收稿日期:2018-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