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输液监测系统在基层医院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8-12-22 10:59何淑华张婷婷刘世欢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5期
关键词:输液临床护理

何淑华 张婷婷 刘世欢

【摘要】 目的 探讨智能输液监测系统在基层医院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92例呼吸内科输液治疗的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9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监控, 观察组采用智能输液监测系统进行监控, 比较两组护理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单个患者护理工作量(0.69±0.41)h、单个患者平均总耗时(175.63±26.48)min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23±0.51)h、(256.14±11.59)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非常满意22例, 基本满意46例, 不满意28例, 护理满意度为70.83%;观察组非常满意36例, 基本满意54例, 不满意6例, 护理满意度为93.7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智能输液监测系统在基层医院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患者接受度较高, 可有效减轻护士输液工作量, 提高患者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智能输液监测系统;临床护理;输液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35.084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intelligent infusion monitoring system for clinical nursing in primary hospitals. Methods A total of 192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medicine infusion therap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9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intelligent infusion monitoring system for monitoring. The nursing efficienc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ingle patient care workload as (0.69±0.41) h, average total time spent on a single patient as (175.63±26.48) min,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1.23±0.51) h and (256.14±11.59) mi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ontrol group had 22 satisfied cases, 46 basically satisfied cases, and 28 dissatisfied cases, with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as 70.83%;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36 satisfied cases, 54 basically satisfied cases and 6 dissatisfied cases, with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as 93.7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infusion monitoring system has a remarkable effect in clinical nursing of primary hospitals with high acceptance in patients.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workload of nurses' infusion and improve patients'satisfaction.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Intelligent infusion monitoring system; Clinical nursing; Infusion

在社會发展和医疗资源紧张的大环境下, 加上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全面提升临床护理服务工作效率迫在眉睫[1]。静脉输液技术是临床护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易出现输液中断、堵管等现象, 稍有疏漏就会引来患者的不满情绪, 容易产生护患矛盾甚至产生护患纠纷。所以, 需要选择有效地远程输液监测系统的方式[2]。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 尤其是医疗卫生健康行业的突飞猛进, 高度智能化的物联网技术使护士在计算机操作台前就可以监测到每例患者输液时的各种参数, 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提高了工作效率。本院基于物联网建立了一套新的远程输液监测系统[3]。本文主要探讨智能输液监测系统在基层医院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为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合理的方式, 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2月1日~2018年2月1日来本院呼吸内科进行输液治疗的19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96例。对照组中男54例, 女42例;年龄20~70岁, 平均年龄(39.89±11.61)岁;住院时间3~11 d, 平均住院时间(4.56±2.56)d;输液瓶数4~6瓶/d,

平均输液瓶数(2.85±1.75)瓶/d;输液总量500~3000 ml/d, 平均输液总量(1016.89±741.26)ml/d。观察组中男52例, 女44例;年龄21~69岁, 平均年龄(39.49±10.43)岁;住院时间3~12 d, 平均住院时间(4.89±2.65)d;输液瓶数3~6瓶/d, 平均输液瓶数(2.96±1.18)瓶/d;输液总量450~3000 ml/d, 平均输液总量(1125.69±568.39)ml/d。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住院时间、输液瓶数及输液总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监控, 如床头铃呼叫、家属或陪人呼叫、护士巡查等。观察组采用智能输液监测系统进行监控, 具体输液操作程序与对照组相同, 具体操作步骤:每个病房安装一个数据接收器, 通过输液终端采集各个患者信息, 包括开始输液时间、输液速度、剩余液体需要输液时间等[4]。同时动态显示容器内液位变化, 通过无线网络将信息传送到护士站显示屏上, 护士可以根据每例患者的输液进程合理选择合适时间进行配药[5]。同时监测输液过程中出现的故障, 在剩余药液达到设置的报警值时发出提示报警, 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两组病区护士在试验期间每次接瓶或拔针均佩戴计步器测量步行距离, 并记录每次接瓶或拔针所使用的时间。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率, 包括单个患者护理工作量和单个患者平均总耗时。②采用本院自制

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 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6],

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效率比较 观察组单个患者护理工作量(0.69±0.41)h、单个患者平均总耗时(175.63±26.48)min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23±0.51)h、(256.14±11.59)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非常满意22例, 基本满意46例, 不满意28例, 护理满意度为70.83%;观察组非常满意36例, 基本满意54例, 不满意6例, 护理满意度为93.7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医疗工作中, 静脉输液已成为治疗用药的主要方法, 尤其是对于住院患者来说, 输液是医院治疗护理的常规手段。静脉输液技术推行极大地提高了临床的治疗效率, 但是现行的呼叫设备又不能代替人的眼睛, 在输液过程中患者或家属往往不时地盯着输液瓶, 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医疗保健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 高度智能化的物联网技术使护士在计算机操作台前就可以监测到每例患者输液时的各种参数, 为医院实现输液的智能护理, 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提高了工作效率[7-10]。

本院基于物联网建立了一套新的远程输液监测系统。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单个患者护理工作量(0.69±0.41)h、单个患者平均总耗时(175.63±26.48)min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23±0.51)h、(256.14±11.59)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非常满意22例, 基本满意46例, 不满意

28例, 护理满意度为70.83%;观察组非常满意36例, 基本满意54例, 不满意6例, 护理满意度为93.7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了智能输液监测系统使护理服务更加专业、人性化, 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 同时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同时护士不必奔波于各病室, 极大的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了工作量, 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

综上所述, 智能输液监测系统在基层医院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患者接受度较高, 可有效减轻护士输液工作量, 提高患者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莫焱, 黄中仙, 钟岸佟, 等. 基于物联网的远程输液监测系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 医药前沿, 2016, 6(33):266-267.

[2] 刘春雨. 智能化输液管理系统的应用. 护理研究, 2011, 25(3):254.

[3] 陈玲, 侯诗箐, 任博, 等. 医疗物联网在病区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8, 39(2):43-46.

[4] 张玉琴, 王菊美, 倪慧玉. 医用智能输液报警器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 健康必读旬刊, 2012(11):302-303.

[5] 张文. 智能终端在输液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养生, 2017(20):159-160.

[6] 姚宇游, 徐云, 劉群, 等. 基于物联网的远程输液监测系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护理研究, 2015, 29(35):4459-4461.

[7] 王娟. 基于物联网技术智能健康管理系统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复旦大学, 2014.

[8] 黄莹, 徐立群, 潘晓东.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液监控系统在病区输液闭环管理中的应用.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4(22):55-57.

[9] 王亚楠, 李平, 叶苓, 等. 静脉输液监测装置在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实用医学杂志, 2017, 33(5):831-834.

[10] 陈敏亚, 陆靓亮. 智能床位监测系统在护理质控和管理中的应用.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6, 37(5):35-37.

[收稿日期:2018-09-28]

猜你喜欢
输液临床护理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病了不要动不动就输液
颈枕输液袋
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