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采用正畸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8-12-22 10:59刘文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5期
关键词:正畸治疗牙周病效果

刘文波

【摘要】 目的 探讨牙周病采用正畸治疗的效果。方法 96例牙周病患者, 根据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治疗, 观察组实施正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92%高于对照组的85.4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的20.8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牙周病患者实施正畸治疗, 不仅改善患者牙齿情况, 还提高其咀嚼能力, 减少治疗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调整牙齿美观程度, 让患者重拾自信心, 提升生活水平,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正畸治疗;牙周病;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35.048

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自身的美观度也越来越重视, 特别是口腔美观。但是人们不正确的刷牙方式、长期饮用碳酸饮料以及食用甜食等问题导致牙周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牙周病就是牙齿组织受到损伤、牙齿出现移位或者松动等疾病统称, 若不及时开展治疗会导致牙颌畸形以及咬合创伤等疾病, 从而增加牙周炎疾病, 产生恶性循环, 这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均有所影响。对牙周病患者多采用局部或者全身用药, 但是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正畸治疗方法越来越成熟, 对牙周病患者应用正畸治疗效果得到医师的认可与满意。所以, 本文针对牙周病患者实施正畸治疗, 观察其治疗效果与临床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96例牙周病患者, 将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8例。对照组中男25例, 女23例;年龄27~63岁, 平均年龄(47.66±6.89)岁。观察组中男24例, 女24例;年龄26~64岁, 平均年龄(47.98±7.3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①确诊为牙周病患者;②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③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口臭、牙齿松动、牙龈出血等临床症状。

1. 2. 2 排除标准 ①中途退出者;②妊娠、哺乳期;③严重高血压、心脏病患者;④精神系统疾病;⑤语言障碍;⑥治疗抵抗者。

1. 3 方法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作上颌、下颌模型, 根据X线拍摄结果与头颅定位侧位片结果实施分析, 根据患者体质情况、年龄、牙周以及口腔制定正确、合理治疗方案。

1. 3. 1 对照组 实施基础治疗。先测量牙周深度,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告知其口腔知识, 让其早晚刷牙, 饭前、饭后漱口。根据患者牙周严重程度开展相对应处理。先对根面进行平整术, 对牙龈上与牙龈下进行刮治, 还可实施翻瓣术, 将治病因子清除, 还可与米诺霉素、漱口水以及替硝唑联合治疗。同时, 对患者开展抗炎治疗, 提高牙周保护能力。

1. 3. 2 观察组 实施正畸治疗。当患者牙周疾病稳定一段时间后, 通过X线片牙槽骨吸收为静止可实施正畸治疗。应用标准直丝弓MBT技术对牙齿进行矫正, 粘结托槽部位, 尽可能接近牙龈处, 不应用带环磨牙, 粘固磨牙颊面, 初期应用弓丝更换排齐上下牙弓, 关闭牙弓缝隙, 在矫正过程中力道轻柔, 每间隔一段时间进行加力, 等到牙齿排齐之后应用平面导板打开咬合, 应用唇弓压入伸长的前牙, 压入之后关闭牙齿缝隙。牙齿矫正之后哦, 应用保持器对舌侧进行固定, 同时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做好牙周维护, 定期进行复查。

1. 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以及前牙覆盖情况正常;有效:患者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以及前牙覆盖接近正常;无效:患者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以及前牙覆盖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同时,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牙齿松动、牙龈出血等)发生情况。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5例(31.25%), 有效26例(54.17%), 无效7例(14.58%), 总有效率为85.42%;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9例(39.58%), 有效28例(58.33%), 無效1例(2.08%), 总有效率为97.9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后, 对照组发生牙龈出血6例(12.50%):轻度3例(50.00%), 中度2例(33.33%), 重度1例(16.67%);牙齿松动4例(8.33%):Ⅰ期2例(50.00%), Ⅱ期2例(50.00%);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83%。观察组发生牙龈出血1例(2.08%):轻度1例(100.00%);牙齿松动1例(2.08%):Ⅰ期1例(100.00%);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7%。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牙周病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 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 无法得到患者重视, 但是随着疾病严重, 患者会出现牙龈出血、肿胀、牙齿松动等情况, 若不及时开展治疗, 会导致细菌随着口腔进入机体, 从而使器官出现病变, 威胁机体健康[2]。根据临床数据可发现, 牙周病发生率呈递增状态, 这多与人们饮食问题、生活不规律, 保持口腔意识不强等因素有所关联。诱发牙周病因素较为复杂, 例如牙齿移位、牙齿扭曲等畸形, 而牙周病还会加重牙齿畸形, 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形式。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正畸治疗可控制牙周疾病发生, 改善牙龈炎症情况, 消肿效果理想, 不仅可确保整体治疗效果, 还可获得患者的认可与满意,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口腔正畸治疗是以生物力学原理为基础, 对牙周病患者开展矫正治疗, 临床效果显著, 不仅可改善牙齿不适症状, 还可提高牙齿美观度, 从而在临床中应用率越来越高。

此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92%高于对照组的85.4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的20.8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說明实施正畸治疗在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基础治疗, 正畸治疗优势性, 降低牙龈出血情况、牙齿松动情况, 改善患者牙周带深度、牙槽骨高度以及前牙覆盖情况。此次研究中, 成年牙周病患者治疗后的牙齿非常整齐, 口腔卫生良好, 整体效果理想。但是应用正畸治疗前, 一定要确保牙周膜腔清晰, 尖周组织正常, 牙槽骨吸处于精细, 方可实施正畸治疗, 不然不仅无任何治疗效果, 还会加速牙槽骨吸收速度, 损伤牙周。对患者进行宣教过程中, 告知其定期复诊的重要性, 控制炎性反应, 不然会出现骨丧失情况[3]。成年的牙周病患者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因为骨密度增加, 骨再生能力与可塑性差, 对成年牙周病患者实施正畸治疗一定要掌握好适应证。

对成年牙周病开展正畸治疗, 注意力度, 针对牙齿松动患者实施复位过程汇总, 一定要掌握力度, 用力同时不可过快过频, 避免使牙槽骨出现损伤, 加重牙齿松动。针对牙周组织出现反应缓慢可应用细丝进行治疗。正畸治疗成功重点就是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定期对口腔进行维护。所以,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应用碘氯反复对牙齿和牙周袋进行清洗, 医师一定要指导患者正确刷牙方式[4]。此外, 正畸治疗时间较长, 弓丝所承担的咬合力小, 正畸治疗间一定禁止食用过硬、过粘食物, 将大块食物切成小块, 控制好甜食摄入, 避免出现龋齿情况。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补充钙质, 增加骨代谢能力[5]。正畸治疗可以对患者面部骨骼、牙齿、颌面部神经以及肌肉进行调整, 从而达到理想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对牙周病患者实施正畸治疗, 不仅改善患者牙齿情况, 还提高其咀嚼能力, 降低治疗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调整牙齿美观程度, 让患者重拾自信心, 提升生活水平,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邱伟芳, 曾冠强, 邓文正, 等. 正畸治疗牙周病50例临床报告.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4, 36(1):64-66.

[2] 张彬, 果利, 姜玲, 等. 对19例牙周病患者进行正畸治疗的临床观察. 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11):70-71.

[3] 赵跃庆. 成人牙周炎64例正畸治疗临床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27):138-139.

[4] 马世春.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75例临床观察. 西南军医, 2011, 13(4):645-646.

[5] 高海涛, 刘建国, 徐建军, 等. 牙周炎致错位前牙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的临床研究. 口腔医学研究, 2010, 26(3):411-413.

[收稿日期:2018-07-03]

猜你喜欢
正畸治疗牙周病效果
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
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干预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美观的影响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效果探讨
灵动耳环
Ⅲ类颌间牵引在安氏Ⅲ类错矫治中的应用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的疗效分析
喝生姜水预防牙周病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失伴牙颌畸形的效果观察
减数矫治病例拔牙间隙关闭后牙龈折痕的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