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兴伟
虚假新闻传播的受众行为危害性
文/房兴伟
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
真实性是新闻传播的生命和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保障新闻传播的真实性也是新闻工作者基本的职业素养和人文修养,更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体现。在新时期背景下,一些媒体新闻工作者为了一时之间能够博取受众的关注,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就会想方设法编造一些假新闻进行发布。尽管假新闻在新闻总量中占据少部分,但是其影响非常大,影响受众的认知和行为,这不仅会给受众造成一定的伤害,对新闻传播主体的发展更是不利。本文对虚假新闻传播对受众行为的危害性进行了探析,不仅分析了虚假新闻传播的危害性,而且也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防范对策。
虚假新闻;受众行为;危害性;防范控制
对于新闻传播来说,“真实性”是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只有新闻具有真实性,才能正确引导受众。随着我国媒体改革的持续深化,我国各类媒体竞相发展,特别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虚假新闻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播渠道也越来越广泛,由于虚假新闻缺乏真实性,会对受众行为造成一定的危害,特别是对受众的认知以及情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网络新闻具有很强的“跟风”现象。由于虚假广告对受众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甚至还有很多危害,这就会导致一些虚假新闻的传播更为广播,影响也更为深远,因而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从虚假新闻传播对受众行为的危害性入手,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好预防与控制工作,必然对受众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冲击。
随着我国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绝大多数新闻媒体都希望使新闻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更强,因而十分注重新闻时效性,这也直接导致出现了一些虚假新闻。特别是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达到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利益,主观上“制造”虚假新闻,尽管我国也加大了相应的打击力度,但虚假新闻仍然大量存在。由于虚假新闻缺乏真实性,因而会对受众行为造成极大的影响和危害,最重要的是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容易导致受众出现错误行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经过学习而获得的。由于虚假新闻也属于“新闻”,对于受众来说,并不能正确辨识其是否属于虚假新闻,特别是一些具有较强权威性的媒体,受众更是对此深信不疑,这就直接导致很多受众会对虚假新闻的传播内容进行学习,特别是由于虚假新闻具有很强的“暗示”功能,比如在一些大众传媒采取“议程设置”的方式,对受众进行主观性以及促进性暗示,受众必然会不自觉的进行学习。比如当前网络上有很多虚假新闻,尽管最开始受众并不十分认同,但由于长期受到虚假新闻的影响,逐渐开始产生认同感,进而进行学习,最后出现错误行为。还有一些受众由于受到媒介的示范作用,受众尽管明知道属于错误行为,但仍然会去做,从这一点来看,虚假新闻极易导致受众出现错误行为。
二是容易导致受众出现盲从行为。对于普通人来说,普遍都具有很强的“从众”心理,特别是由于虚假新闻具有很强的传播性,特别是通过“议程设置”,虚假新闻对受众的影响更强,因而虚假新闻极易导致受众出现盲从行为。比如当前有很多关于股市的虚假新闻,受众会出现很强的盲从现象,比如2014年10月16日有新闻报道称中国赛马会近日在北京成立,当天,九龙山、珠江实业等个股逆市涨停,带动多只股票上涨,赛马概念横空出世。20日,民政部主管的《公益时报》刊登消息称纯属炒作,当天相关个股走势出现暴跌。从这一点来看,受众由于受到虚假新闻的影响,盲从的行为较多,由于受众的盲从,会对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造成不良的影响,因而如何做好虚假新闻的防范与控制至关重要,这是需要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
由于虚假新闻对受众行为具有很多不良的影响,甚至具有很大的危害性,特别是由于受众在虚假新闻的影响下,会出现大量的错误行为、盲从行为以及跟风行为,对政治、经济、社会等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危害社会稳定。因而应当从控制受众行为危害的角度,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防范和控制虚假新闻传播。
一是加强受众教育引导。要想更有效的防范和控制虚假新闻对受众行为的危害,首先要加强对受众的教育和引导,使受众能够学会辨识虚假新闻,进而减少虚假新闻的危害性。这就需要媒体监督与管理的相关方面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比如当出现虚假新闻的时候,官方媒体应在第一时间进行“辟谣”;再比如还应当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对受众的教育和引导,使受众能够理性看等各类新闻,特别是要通过多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学会甄别虚假新闻,并且自身要做好不信谣、不传谣,并且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在社会上、在网络上与虚假新闻传播做斗争。总之,一定要加强对受众的教育和引导,使虚假新闻无法进行传播,这应当成为治本性措施。
二是完善新闻审查机制。健全和完善的新闻审查机制,可以更有效的防范和控制虚假新闻的产生和传播,进而能够减少对受众的危害性。在这方面,新闻媒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要针对当前网络媒体快速发展的大形势,研究制定虚假新闻传播方面的监督管理措施,比如可以出台《关于打击虚假新闻完善新闻审查机制的意见》,对虚假新闻的界定、如何进行监督管理以及相关的惩治措施等等都要进行明确,特别是要采取最严格的惩处措施,对于传播虚假新闻的媒体、其他组织以及个人,要在经济上、行政上以及法律上给予制裁。新闻媒体更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自身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审查机制,对于不能确定其真实性的新闻要做好传播的控制工作。
综上所述,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呈现出速度快、渠道多、影响大等特点,这也给虚假新闻传播提供了平台。由于虚假新闻缺乏真实性,会对受众行为造成极大的危害性,进而对政治、经济、社会等造成不良的影响,因而应当针对虚假新闻对受众行为的不良影响,特别是要针对虚假新闻容易导致受众出现错误行为、盲目行为、跟风行为的种种危害,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和防范虚假新闻传播,特别是要在加强受众教育引导、完善新闻审查机制、科学应对受众行为等方面努力,最大限度虚假新闻传播对受众行为的危害。
[1]陈威.微博虚假新闻的原因及治理——基于网络自媒体传播的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