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历史】 依声味永久传承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我们熟知的王安石《元日》诗有言:“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两句诗常被理解为最早的对联,其实不然。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1368~1399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了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238~250年)。在铁十字架上又铸有一副精美的对联:“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另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一副有明确出处的对联诞生在五代时期,《宋史·蜀世家》曰:“孟昶命学士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说明在宋代,对联创作已蔚然成风。我们一般认为:对联产生于唐,成熟于宋,盛行于明清,普及于现当代。也有学者认为对联起源于秦朝,最早的对联见于唐朝。
对联的传承源远流长。在传承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分类,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除了右上联左下联和横批从右往左、从上往下读、颜色一般是红底黄字或黑字外,赶上婚嫁丧娶,它的内容和颜色还别有要求。内容要应景:红色对联代表喜庆、庆贺,如节日或结婚或工程完工后的剪彩等,白色对联是人去世后办丧事时贴的,紫色对联是老人去世后第二年贴的,去世的当年不贴对子,黄色对联在个人宅院中很少贴,一般是供神仙的地方或庙宇中张贴。
对联的传承,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对称”阶段。对联源于中国文字语音的对称性,这种对称性出现应该在周朝以前。汉语之所以能实现“音节”相等,是因为汉语每个音节独立性强,都有确定的长度和音调,皆分平仄两大类,故而依声而作,音韵铿锵,味道隽永。正因如此,对联在实际运用中,上、下联文字不管多长,一般都没有标点,需要自行断句,这也是格式上的一种特殊讲究。上联:第一句,也叫出句;下联:第二句,也称对句;横额:也叫横批或横披。上、下联是对联的主体,有和璧之妙,缺一不可。
二是对偶阶段。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流传至今的上古歌谣已见其滥觞。至先秦两汉,对偶句更是屡见不鲜。自汉代起,对偶开始普遍而自觉地运用于辞赋的创作中,正名对、同类对、连珠对、双声对、叠韵对、双韵对等各种对联句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三是骈偶阶段。骈体文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它崇尚对偶,多由对偶句组成。这种对偶句连续运用,又称排偶或骈偶。四字对偶,六字对偶,八字对偶,十字对偶,十二字对偶等在这一阶段相对成熟,为对联的最终独立成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律偶阶段。律偶,格律诗中的对偶句。这种诗体又称近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但其溯源,则始于魏晋。一般的五言、七言律诗,都是八句成章,中间二联,习称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句式、平仄、意思都要求相对。这就是标准的律偶。律偶为对联的成熟和独立推开了最后一扇门。
骈文与律詩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正所谓:依声味永传承青史,合律联正接续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