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才
【摘要】新课程改革在给数学教学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乡村数学的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挑战。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新学生观念,从而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等,进而促使农村小学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探究
乡村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在新形势下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研究分析当前乡村小学数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加以改革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解决当前乡村小学数学教学课程所面临的问题。
一、乡村小学教学新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小学教学新课程改革存在教学目标和方法不得当的问题
乡村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不仅仅教给学生知识。教学目的和方法不当,会导致整体教学出现严重问题。一是出现数学教学中教师中心化现象,教师占据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为板书而板书,为演示而演示,与学生的互动较少。二是存在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情况,老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应该让学生明白怎么去分析问题,主动掌握探究方法,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学习,更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三是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以教材为中心的问题,认为只要完成了教材上规定的任务,就能满足学生的全部需求。乡村数学教学方法重知识,轻能力,教学方法以教材为中心,较为封闭和单一。
(二)乡村小学教学新课程改革存在学生两极分化的问题
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乡村小学教学新课程改革注重解题策略的多样性与灵活性。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在思维上表现为层次较低,角度狭隘,答案具有唯一性,新教材突出思维的多层次、多角度、全面性,并且答案不唯一而有开放性。这就要求学生不断激活和发散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性,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新的学习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接受能力强,能掌握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能力差的学生,掌握方法的能力欠缺,久而久之两极分化的现象出现。
(三)乡村小学教学新课程改革存在课堂活动缺少教学设备的问题
乡村小学教学新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有很多学习内容需要学生动手去实践、操作,也就特别需要相应的教学设备。乡村小学数学教学在教学设备上的投入不足,很多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教学活动开展的效果不够理想。在农村地区,无法达到每个班级都用计算机来上数学课。乡村教学小学教学新课程教学因缺少计算机等新媒体教学设备,模拟演示、创设情境、展现过程等教学很不方便,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乡村小学教学新课程改革建议
(一)深入解读教材,提高乡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乡村小学教学新课程改革促使小学数学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深入解读教材成了提高乡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但是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数学教师需要拓宽眼界,深入挖掘教材,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好”教材,而不能“教好”教材,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教材。教师需要有效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领会教材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和改革意图,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从深入解读教材入手,有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利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了解各个知识点与前后知识点的联系,把知识的教学渗透在培养学生态度和能力的过程之中,保障教学活动高效开展。
(二)通过生成性教学,引动学生主动学习
当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效果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我们知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翁,从而积极主动融入数学课堂上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学习取得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教师要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巧设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导入话语,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不是被动跟着“走教案”。促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活跃主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有效地解决教学难点。
(三)转变教师的角色,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小学教学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开发者。从沉闷古板的教学方式、单调乏味地灌输知识、循环重复的题海战术之中解放出来,将视角深入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去。如在乘、除法计算中,先设置学生熟悉的、有意义的实际问题的场景,然后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和经验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堂教學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比如,在 “认识钟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亲手制作简易的钟表,丰富对时钟的认识,让学生深入了解“时、分、秒”的概念。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学生所学到的数学不再是机械的、沉闷的数学,而是充满实用性和趣味性的知识。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充满成就感和信心,激发他们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现代教育倡导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和求知。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面协调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注意创设平等和谐、合作交流,求知进取三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在教学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愉悦感,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能让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同时能激发和保持学生数学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去探索,去创造。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教学改革引发我们深思,在乡村小学数学教学课程改革实践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教师的职能是传递、训导、教育,更是引导、激励和帮助。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以知识传递为目的,以情感交流为纽带,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其主体能力,使学生各自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
【参考文献】
[1]邵瑞珍.小学数学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郑金洲.小学数学教育研究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