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的向导,预示着语文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目的枯燥无味的教育现状 ,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充满活力的现代课堂教育。语文课要充满生命的活力,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引导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学生 培育 学习 主人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经常有这样两部分学生,一部分是学习的主人,一部分是学习的奴隶。
是学习主人的学生主要表现为:学习的目的性明确,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强。知道每天、每月学哪些内容,知道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听课注意力集中,自学效率高。这些学生和老师合作很好,并且又不依赖老师,有较好的自学习惯。他们忠实于自己,考试从来不抄袭,学习成绩好,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内心深处的需要,是一种乐趣、享受。和其相反的就是學习的奴隶。所以,我们要想办法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教师教书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服务。可是,刚教书的时候,我曾自以为是一切都是老师说了算,工作中缺少民主作风,觉得自己是教师,就该说了算,我讲你听,我管理你服从就是了。这使我想当然地做了不少脱离学生实际的无效劳动,吃了不少苦头。于是我回忆起自己读书的经历,想起自己过去所由衷尊敬的都是那些作风民主,真心诚意地为学生服务的教师。现在自己当了教师,也应该做受学生欢迎、为学生服务的教师。
为学生服务,就不能强迫学生适应自己,而应努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想办法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大纲、教材要求与学生的心灵实际之间架桥,要努力防止离开学生心理的此岸世界而只在大纲、教材的彼岸世界动脑筋、做文章的倾向。
有时为了使学生学有所得,必须把教学目标订得低些,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实现。例如,有一次,我给班里的后进生进行作文指导课。指导办法,就是请学生先听我念范文,然后写下来,同学们在听与写的过程中感觉符合自己的实际,愿意写,有些学生写得还不错。如果不这样,硬逼着连听写都有困难的学生自己作文,就会使刚刚学写作文的学生一下失去兴趣,索性不写,效果反倒更糟。学生学会听写作文后,再一点点引导他们往高处攀登。倘觉得学生水平低,总不肯把桥的一端建在学生的实际水平上,那学生也就总也不能到达大纲教材规定的彼岸。
二、教师要设计吸引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对小学生,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驱动力,能够激活学生内部的探究因子,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此,语文教学应当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课下认真研读教材,深度挖掘课本中有趣味的教学信息,并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1.兴趣导入,以趣促学
“燃起学生的渴望和学习热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教学中,多媒体具有丰富的图像、引入的声音,能多维度优化教学环节,增大课堂信息量,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发挥多媒体等教学工具的辅助功能,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巧设引趣情境,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例如:在教学《猴子捞月》一课时,通过动画演示,首先猴子顽皮可爱的样子把学生吸引住了,然后通过观看,知道了猴子怎样捞月,以及它们为什么没有捞到月亮。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达到了教学目的。
2.以情激情,点燃激情
小学生天性烂漫,情感丰富。作为教师,无论在课堂,还是课下,首先都要有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积极的求知欲,给学生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形象。利用饱满的教学热情,以情引情,激发学生的语文情感,激活学生体内的探究因子,让学生的学习激情点燃整堂语文课。例如,在教学《中华少年》这篇课文的时候,课前用一首《爱我中华》的背景音乐进行气氛烘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语文教师首先用饱满的热情进行范读,用铿锵的语调,严肃的表情,以情引情,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顺势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到教师与家长的期许,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3.自主空间,探索意识
“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心强,想象丰富,敢想敢干,所以,教学时,要打破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要引导着孩子自己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学生对乌鸦想出的办法不容易理解,为什么它把小石子一粒一粒地放到瓶子里就能喝到水了?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时动手做一做,为什么乌鸦往瓶子里放了小石子就能喝着水了?许多孩子课前都找到了答案。教学中,根据这个教学难点环节,利用录像分别在线乌鸦到处找水,以及往瓶子里一粒一粒地放小石子的情景,像这样运用多媒体来展现画面,学生才有身临其景之感,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才有破竹之势,学生的能力才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4.决策民主,帮扶前行
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引导学生多参与教学活动,即,仅参与学而且教。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就教学内容有意识的征求学生的建议,看老师怎么教,大家怎么学,学生都积极献言献策,最后制定出可行性方法进行学习。通过师生互动,生生合作互动,最终达到了非常好的的教学效果。这就避免了脱离学生实际失误。同时,又获得了学生们自觉、热情的支持,因为学生都有维护自己选定的方案的心理。又比如:作业究竟是自己根据实际确定,还是由老师统一留?单元或平时测验是否进行?作文是同学互批,还是由教师批?日记是统一题目,还是自选题目?这些较大的问题,都和学生一起商量,让学生合作商讨,再制定出可行办法。这样时间长了,学生便养成了发表自己意见、积极参与教学的习惯,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了。学生也养成了无论学习,还是其他事都有责任心的意识。
三、授之与法,培养能力
古人云“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责任就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就是为了不教”。教,就是教师在课堂中运用的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另一方面,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能力,从而达到不教的目的。
教学中,应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自学分两步走,第一步,独立学,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绐自学的程序与方法,采用一读,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二思,看一看"预习提示",读一读课后思考题,明确新课要学什么;三写,即认真读课文,深入思考,在文中圈圈画画,记下疑难,写下感受;四用,即,使用工具书,迁移旧知识,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第二,合作学习,即,把自学中不会的问题集中起来共同解决。由教到学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缺少的,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引着学生去自学,顺藤摸瓜,将学生更深更远。
一旦学生成了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中的许多难题,就变得容易解决了。
作者简介
麦青(1966.1—),女,汉族,籍贯:宁夏银川人,本科,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第二小学, 小教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