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与《红楼梦》在欧洲的影响

2018-12-21 09:43孔潇逸
赢未来 2018年19期
关键词:曹雪芹红楼梦欧洲

孔潇逸

摘要:《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篇不朽的名著,它不仅在中国地位极高,在欧洲也有着不小的影响。本文将以欧洲文学家对曹雪芹的评价、《红楼梦》在欧洲的翻译本、《红楼梦》在欧洲的影响力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分析曹雪芹与《红楼梦》在欧洲的影响。以期让人们更多的了解《红楼梦》在歐洲的传播与发展历程。

关键词:曹雪芹;红楼梦;欧洲;影响

引言:

《红楼梦》是一本在中国影响极大的文学巨著。由于其出色的文笔,精彩的描写,醉心研读红楼梦的学者大有人在,还由此诞生了一门崭新的学问——红学。《红楼梦》在中国的影响已不用赘述。而在欧洲,《红楼梦》也深受学者青睐。那么《红楼梦》在欧洲是如何传播的?其在欧洲的影响又具体展现在哪些方面?本文将重点分析这两个问题。

一、欧洲文学家对曹雪芹的评价

提到《红楼梦》在德国的传播,我们决不能忽视弗兰茨·库恩的译本。库恩是一位非常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家,凭借其一生翻译的诸多中国文学作品获得西德的最高荣誉奖。在其1932年出版的《红楼梦》德文节译本后记中,库恩对于《红楼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对于精神文明如此关注的欧洲:“怎么能把《红楼梦》这样一部保持完整的巨大艺术品、这样一座文化丰碑忽视和遗忘了一百年之久呢?”

除了库恩,斯洛伐克的黑山女士也很看好《红楼梦》和它的作者曹雪芹。她用十年时间翻译出了斯洛伐克文的120回本《红楼梦》。黑山女士来到北京,见到时任红学会秘书长张庆善时开口第一句便是:“中国人为什么不为曹雪芹申报诺贝尔文学奖?”她认为在全世界范围内最应获诺贝尔奖的人便是曹雪芹。

在法国的文坛,《红楼梦》也有一席之地。华裔法籍著名翻译家李治华先生协同妻子雅歌历时27年于1981年出版了法文全译本的《红楼梦》,被评为法国文学界的一件大事。法国《快报》周刊认为此完整译本的出版“填补了长达两个世纪令人痛心的空白”。他们把《红楼梦》当作一部可称之为惊世之作的鸿儒巨著,说红楼梦是“宇宙性的杰作”。对曹雪芹本人也评价极高,认为他可以与法国著名作家普鲁斯特、马里沃和司汤达相提并论。

二、《红楼梦》在欧洲的翻译本

英国是《红楼梦》最早传入的国家。但在最初,由于受英国翻译家文字功底、翻译水平和理解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英国人并没有对《红楼梦》进行整篇的翻译。1830年,英国科学院院士约翰·戴维斯翻译了《红楼梦》第三回中的两首词,这是《红楼梦》的最早译文。此后,红楼梦一直没有进行正式的翻译。直至曾任英国驻澳门副领事的裘里,于1892年翻译并出版了《中国小说红楼梦》,内容包含《红楼梦》的前五十六回,欧洲这才有了第一本较为完整的《红楼梦》。在此之前,虽然少数西方人曾阅读过《红楼梦》,但受翻译篇幅的影响,阅读内容比较零星。

在德国,系统翻译《红楼梦》的第一人正是上文提到的弗兰茨·库恩。库恩于1884年3月10日出生于德国萨克斯州,在日俄战争爆发期间,他从报刊中认识了中国,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此后他专心研究中文,并于1932年正式出版《红楼梦》的节译本。

在欧洲的其它国家,对红楼梦的翻译就明显晚一些。上文提到的李治华夫妇便是法文《红楼梦》全译本的译者。在此之前法国并无红楼梦的完全译本,绝大多数法国人没有研读《红楼梦》的机会。黑山女士翻译《红楼梦》也早已是在二战结束以后了。由此看来,除了英德两国,大部分欧洲国家是在二战后甚至更晚才接触到完整的《红楼梦》的。

三、《红楼梦》在欧洲的影响力

欧洲人接触《红楼梦》比较晚,但是欧洲人民对红楼梦的热情却并不低。德国翻译《红楼梦》的第一人库恩,他的德译本在出版后大受欢迎,在42年里再版了5次,可见《红楼梦》在德国的受欢迎程度。李治华夫妇的法文译本,第一版便印制了15000套,一出版便被抢购一空,后来又加印了几千本。在德国电视台2013年发布的“永久排行榜”的榜单上,《红楼梦》排名第四。这个排行榜既包括外国文学,也包括德国文学。在此情况下《红楼梦》还能荣登第四,可见其在欧洲的巨大魅力。从《红楼梦》译本的畅销和排行榜的名次,我们不难看出欧洲人民对《红楼梦》的喜爱。也不难看出它在欧洲巨大的影响力。

欧洲对于红学研究的起始和发展较晚。《红楼梦》译本于20世纪初刚出现时,人们并没有对这部东方巨著给予太多关注。直到20世纪30年代欧洲学者才对其有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欧洲红学真正开始研究的标志更是晚在1992年的《红楼梦》论坛,不过出现的晚并不代表欧洲红学不受重视。在欧洲首届《红楼梦》论坛20周年后,2014年9月,“欧洲《红楼梦》多语种译介与海外红学研究研讨会”于捷克帕拉茨基大学孔子学院盛大开幕。与会的18位专家来自诸多国家的13所著名高校,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孙玉朋和欧洲红学会长吴漠汀亦莅临该学术盛宴。这场大会可谓高手云集,各位红学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会议气氛十分高涨。

《红楼梦》在欧洲的影响也体现在诸多方面,欧洲人民对其进行了其它艺术形式的演绎和发展。在德国的多特蒙德上演过《红楼梦》的芭蕾舞台剧。在书展上,作者曹雪芹曾以漫画的形式出现在众人的面前,艺术家也为《红楼梦》中的人物一一塑造了漫画形象。正是因为《红楼梦》对欧洲人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欧洲人民才会对其进行各种形式的改编。

结语

《红楼梦》作为曹雪芹的泣血之作,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在欧洲的影响亦十分深远。透过《红楼梦》,欧洲人民不仅可以品读中国文学的精妙绝伦,体悟书中人物的百态人生,更可以揭开其长期以来便十分向往的东方世界的神秘面纱,书中体现的诸多人生哲学,更是在时时处处警醒世人,正如莎士比亚的巨著《哈姆雷特》一般,一千个人眼中亦有一千种红楼众生,欧洲《红楼梦》译本畅销,欧洲红学的持续发展,无一不展现出了《红楼梦》在欧洲的地位和影响。

参考文献:

[1]吴漠汀(Woesler.M.).曹雪芹和《红楼梦》在欧洲的影响[J].红楼梦刊.2015.5:229-233

[2]姚军玲.20世纪德国文学史中的《红楼梦》.红楼梦学刊.2011.3:261-279

猜你喜欢
曹雪芹红楼梦欧洲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曹雪芹南游金陵说再考辨
敦诚的西园与曹雪芹
别样解读《红楼梦》
“这个地方难站”——曹雪芹对聚散离合的叙事与思考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曹雪芹》:如同断臂维纳斯